浅谈后进生耐挫能力的培养

2022-03-22 19:26陈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后进生

陈敏

【摘要】在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一部分在学业成绩、品德素养等方面较为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较多,其具体表现各异,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耐挫能力较差。在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培养后进生的耐挫能力,实现后进生转化,可尝试实施有效的“三步走”策略:一是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对其展开情感教育,培养其抵抗挫折的自信心与意志力;二是结合后进生的个性特征,实施有效的日常管理,给予其形成较强耐挫能力的心理支持;三是为后进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其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辅导;耐挫能力

挫折是个体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障碍,会使个体自发产生一种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消极观念,进而对个体,尤其是身心状态发展不够完善、学习及工作状态未达到预期目标的个人造成困扰。当今时代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个体的耐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其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品质关乎其个体及社会的未来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塑造、身心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的耐挫意识和能力还较差,遇到困难容易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以致情绪焦虑、抑郁,甚至心理失常。此种情况在后进生中更为突出。“后进生”顾名思义,即“后来进步的学生”,它特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方面发展较为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经常违反纪律等原因,极有可能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落,在班集体中存在感低,在学习和活动中缺乏自信心,挫败感较强。因此,在培养小学后进生耐挫能力的工作中,教师应着重把握后进生缺乏耐挫能力的表现及成因,积极探索后进生耐挫能力的培养策略,逐渐引导后进生正确面对挫折,提高后进生的耐挫能力。

一、分析后进生缺乏耐挫能力的表现及成因

在小学阶段,后进生缺乏耐挫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 一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教师与课堂存有恐惧感与抵触情绪,不敢与教师沟通,不擅于发表意见,缺乏学习自信心;遇到学习问题会慌乱与焦虑,而不去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二是遇到棘手的生活问题会心神不宁、行为失常或偏激,表现为过分敏感与过分脆弱,容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等情况,且不愿与他人展开交流与沟通,不乐于与同伴交往等。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学生个人的内在因素,也有来自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的外在因素。在这一背景下,后进生缺乏耐挫能力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大体集中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三个方面。其一,后进生自身的生理或心理素质较差:一是某些疾病或事故可能给他们造成了心理阴影,导致其产生了焦虑、紧张等情緒,致使其耐挫能力下降;二是后进生的意志力与承受力普遍较弱,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所经历的困难或挫折较少。其二,后进生的家庭支持系统发展不健全:一是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大小事都包办代替,他们在家长的过度庇护下,没有机会接受挫折磨练,甚至不知挫折为何物;二是个别后进生的父母离异或是忙于工作,缺少对孩子的关爱与陪伴,致使他们缺乏心灵的慰藉,久而久之产生了不安全感、多疑敏感、叛逆等心理。其三,后进生的学校支持系统发展不完善:教师对于学生的区别性对待,特别是较少给予后进生关注、关爱与鼓励,多是给予他们批评、指责和呵斥等,均有可能致使他们的成长积极性与主动性遭受打击,在遇到挫折时,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中,缺乏直面挫折与困难的勇气,挫折承受能力相对较差。

二、探究后进生耐挫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其可塑性较强。小学教师可根据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其抵抗挫折的自信心与意志力;强化日常管理,给予其形成较强耐挫能力的心理支持;强化学习方法指导,使其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使后进生转化工作取得成效。

(一)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后进生抵抗挫折的自信心与意志力

后进生也是普通的学生,有着同于常人的进取心与上进心。但由于其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还处于暂时滞后的状态,主动取胜、积极上进的发展愿望受阻。因此,作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教师,必须结合后进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积极做好情感教育,帮助其畅通主动进取与上进的路径。

其一,引导后进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后进生大都缺乏自信心与发展决心,想取胜而又无法取胜,极易产生自卑与孤独心理。教师要培养后进生的耐挫能力,首先要发展后进生的自信心与源动力,引导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在自信心的驱使下敢于直面困难与挫折。一是以激励的语言作诱导,如用“请你来说说”“你再想想”“等你想好了再发言”等语言鼓励后进生参与课堂学习,在提出后进生学习不足的同时,肯定后进生现有的成绩与进步,并提出接下来的发展期望。二是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引导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如,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后进生怕背书、怕写字、怕写作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目标,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此,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将得以提升和增强,耐挫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其二,帮助后进生设置奋斗目标,培养意志力。对于追求上进而又行动力不够坚决、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后进生而言,他们极易产生消极心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退缩。教师要结合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首先为他们设置近期的奋斗目标,再使目标设置逐渐高远,呈现阶梯式发展,逐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例如,在开展“尊重别人”项目训练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后进生设计短期目标:与人相处时,不骂人、不给同学取绰号;接着设置下一个目标:不打人、不搞恶作剧。在此基础上,继续设置下一阶段目标:与人交往时,对帮助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些目标坡度小,且紧密相连,不易半途而废,且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多次体验到成功的欣喜,有助于产生进一步达成新目标的愿望和勇气。这种发自内心的动力十分可贵,鼓舞后进生不断争取进步,使其“挫折感”日益减少,耐挫能力逐步增强。

(二)强化日常管理,给予后进生形成较强耐挫能力的心理支持

后进生大多较为自卑,缺少与教师和同学的有效沟通。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接近后进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给予其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关怀,让其真正感受到关爱与温暖。在这样的接触中,教师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其内心想法,进而展开更加有效的日常管理,为后续顺利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奠定基础。

其一,传递情感力量,给予后进生心理关爱。后进生接收到的关爱与支持相对较少,往往呈现出自卑心和自尊心都较强的心理发展状态。教师切忌放任自流,要及時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变化,在情感上亲近他们,特别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细节上,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如在课堂上,教师看到后进生埋头写字,可以走到其身边,轻声提醒他注意坐姿;冬天午睡时,提醒他们盖好被子。此外,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个人问题时要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不能对任何一方有所偏见;批评后进生时,态度要诚恳、温和,不能带有讥讽的语气和态度。在关爱中成长的后进生将展现出较强的耐挫能力,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其二,安排合适座位,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环境对于个体而言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能够塑造个体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部分后进生不能遵守课堂纪律,喜欢在课堂上与同学交头接耳、嬉戏打闹,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鉴于此,教师可尝试对后进生的座位进行调整,为他们设置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事前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再安排遵守纪律、成绩良好的学生坐在后进生的周边,降低后进生上课交谈的几率;倘若该后进生继续违反课堂纪律规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师可在与其家长沟通后,安排其坐在教室的前边。如此一来,教师可及时关注到该后进生的课堂行为表现,并可及时制止其不良行为,引导其积极正向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其在周边同学的影响及教师的提醒下逐步专注于课堂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交流与讨论中,减少挫败感的出现。

其三,加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与学校环境相当,家庭环境同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体行为及后续发展。因此,教师在指导后进生时,还要注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共同提升后进生的耐挫能力,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首先,教师应该明确部分后进生家长的育儿方式可能不太科学,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应与家长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共同商讨对策;其次,教师可增加与后进生家长的联系频率,邀请家长来校面谈或主动开展家访,从家庭层面充分了解后进生耐挫能力较差的原因,并共同商讨干预方案;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家长的教育方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家长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并保持平常心,于生活和学习中给予他们关爱与鼓励,帮助他们确立适合的学习目标,逐步培养耐挫能力。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更加明确后进生耐挫能力的表现和成因,并认识到帮助后进生调整耐挫能力的正确方法,有助于后进生在家长的关爱与陪伴下,调整身心状态,健康快乐成长。

(三)强化学习方法指导,使后进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后进生和普通学生一样,也具有好奇心与探索欲,但往往学习兴趣较低。教师可尝试从他们周边的生活环境入手,优化学习氛围,创造学习情景,提升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强化对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后进生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帮助后进生设置合理的学习期望值,提升其耐挫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一,培育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体而言,后进生的学习基础普遍相对较差,学习接受能力也较弱,若教师不加以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就有可能继续降低,学习成绩也可能急速下降。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多提醒、多督促、多沟通、多培养”等方法,改变后进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使其在学习层面上提升耐挫能力。

例如,笔者在了解某后进生的情况后,对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关怀。在课堂教学中,为其提供了较多的学习辅导。一方面,笔者借助于名人系列故事与先进模范事迹,引导该生明白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主动钻研的重要意义,激励其乐学、好学,懂得刻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笔者着重培养该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鼓励其认真听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等,并对其每日落实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跟进与评价,给予及时的肯定与奖励。一个学期后,该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集中表现在学习更加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更加积极,与同学打闹情况则较为少见,并能按时完成作业及学习任务。特别是在面对学习难题和挫折时,不再自暴自弃,而是会主动请教同学和教师,耐挫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该生在学习方法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但相较于之前,已取得了较大进步。

其二,帮助后进生设置合适的学习期望值。学习期望值设置得越高,一旦未达到该设定值,学生所承受的心理落差感和失望值也会越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后进生而言,其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耐挫能力也较差,设定合适的学习期望值就更加有必要。因此,教师在调整后进生学习状态时,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期望,协助学生设置符合自身发展状态的学习期望值,切忌过高或过低。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适宜的学习目标,如本学期各学科要达成的考试分数,本月要完成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本周要完成的学科作业等,并在此基础上设定合适的学习期望值,确立要取得的学习成效,从而减少挫败感出现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设置该学习期望值的原因,教会学生达成学习期望值的方法,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确保学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进一步增强学习自信心与耐挫能力。

后进生也是祖国的“花朵”,只不过尚未完全开放,或暂时开得不够灿烂,其后进只是暂时的。教师可在日常教书育人中,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与关怀工作,帮助他们正向面对困难,以较强的耐挫能力成长为自信自立、天天向上的现代学子。

参考文献:

[1]柴金凤.小学后进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8):1-2.

[2]常国祖.适时疏导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耐挫能力[J].教书育人,2020(17):30-31.

[3]寇世祖.浅议班级自我管理与后进生转化的相关性[J].考试周刊,2021(1):157-158.

责任编辑  陈小凤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后进生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德育方式思考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