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最优路径研究

2022-03-25 21:37肖红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理论

肖红芳

[摘           要]  积极实现大学生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充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意识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阐释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最优化教学理论,从制订科学系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思政元素与英语融合、结合学生特征开展多元化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强化文化渗透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健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外部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最优路径。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理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07-03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为促进高校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入指引了方向,同时也极大地确保了专业教学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的有效统一。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提升大学生英语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锤炼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是建设新时代优秀人才的重要方面。从当前来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较多问题,阻碍了教学目标的最大化[2]。为此,本文重点以尤·康·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最优路径。

一、尤·康·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

尤·康·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20世纪下半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教育理论之一。所谓教学最优化理论是指运用最少的教育资源、时间等投入成本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一教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加快了时代教育的步伐。最优化教育理论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一,从教学任务上看,最优化教学理论要求必须要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在明确学生具体学习状态的前提下,将教学总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成为若干个具体的教学任务[3];第二,从教学内容来看,最优化教学理论要求重点把握教材核心内容,并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内容精髓;第三,从教学方法来看,最优化教学理论强调应立足学生需求,针对不同个体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与指导,以此确保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第四,从教学进度来看,最优化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步骤、速度等,实现学习任务的最大化完成;第五,从教学效果来看,最优化教学理论要求师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并给出实际的完善方案。可知,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渗透在教学课堂的各个环节,对于促进各个环节的紧密融合与互相渗透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4]。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院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为指导方针,是坚持专业显性教学与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关键,同时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有力途径。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确保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融合,从而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元素结合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英语课程教材的有效补充,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英语课程的内涵和深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充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积极培养正向的价值观,有助于充分提升其综合思想素质,从而实现人生的飞跃。大学英语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课时较多、覆盖面较广、开设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教育,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可以说,积极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够促使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實现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塑造,使之成长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意识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有助于有效地延伸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化感知力和时政理解力,如此一来必然能够充分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比如,通过播放十九大报告英文版,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治觉悟;还可以通过播放英文纪录片《习近平的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政治素养,实现民族文化自信意识的塑造,这对于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最优路径研究

(一)制订科学系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计划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强调,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制订需要从教养、教育和发展三大维度入手,这三者之间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有助于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并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从教养维度来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要注重学生英语专业素质、文化情感素养、英语综合能力培育等方面的提升;从教育维度来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实现其综合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从发展维度来看,要注重实现对大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英语专业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的共同提升。

为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以最优化教学理论为基本前提加以实践,将教养、教育和发展这三项紧密融合起来,共同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教学任务为先导,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其思考能力及反思意识。比如,在学习Learning,Chinese style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应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多方面实现总体教学目标的分解,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比的写作方式,同时还能使之加深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对这三重维度进行有机分解,在教学计划的不同阶段分别突出教养、教育和发展要素,以确保学习计划的有序执行。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思政元素与英语融合

根据最优化教学理论,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从而确保思政元素与英语课程的有机融合,让教学过程起到最大化的效果。一方面,作为英语教师,应善于从教材出发,挖掘教材内容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来更好地达到情感目标和专业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获取课外教学资料,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有机填充,以此来更好地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Father Knows Better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体会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目前存在的家庭代沟、家庭矛盾等现实问题,通过列举对中西方问题的不同看法,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首先,从传统美德角度来看,在东方文化中,受到“父慈子孝”等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对于子女的干涉大多出自对子女的爱,而子女则应弘扬孝道文化,回报父母恩慈。因此,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有助于充分提升学生的感恩心态和孝顺美德,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以上述讨论的亲子关系为基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引导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如何弘扬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从而更好地处理各类工作关系,在工作岗位上最大化地奉献自身价值。

(三)结合学生特征,开展多元化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个体的差异化导致不同的学生往往存在与众不同的特点,根据最优化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多元化特征进行教学实践,从而确保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起到最大化的效果。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背景、成长经历、学习能力、思想发展等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专门化的教育和指导。比如,在学习He Glorious Messiness of English这一单元的时候,为了让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应对学生基于相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分类,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此来最大化地延伸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比如主题演讲、小组对话、话剧拍摄、故事讲述等,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提升交际能力和感悟能力,实现自身文化视野的延伸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在完成活动之后,学生應针对本次活动的参与情况、任务完成情况、个人进步情况等进行汇总并提交报告,这对于最大化地提升个人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满足了最优化教学理论的要求。

(四)强化文化渗透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第一,教师应积极开展中西方文化专题、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等系列主题活动,将这些文化内容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比如,针对Learning,Chinese style这一单元,教师应积极布置有关对比中西教育制度差异、中西文化制度等方面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思考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拓宽其文化视野,同时还有助于强化其文化自信意识。第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小视频、文化类电影等方式,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自身听力水平、理解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接受文化熏陶,实现自身综合水平进步,达到一举两得的作用。总体来说,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使命是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思政素质,而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能够极大地延伸学生的文化感知力,重塑文化自信意识,实现其综合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这与最优化教学理论的理念殊途同归。

(五)健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外部保障体系

第一,强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推动。高校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倾斜及资金投入,加强对于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引领作用,真正让这门学习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的课程,在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第二,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英语专业素质,同时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顺利实施。这就需要大学英语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展开深入沟通和交流,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从而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教材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要想从根本上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就必须要积极实现教材的改进,将更多富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中国文化故事、艺术哲学、历史发展等内容融入其中,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进而有效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六)构建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必须要构建完善的测评体系,建立专业、精准、科学的评价范式,以此来充分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第一,注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充分关注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活跃度、品德素养、心理健康等要素,并将之充分地融入考核体系中去,在期末通过闭卷考试、问卷调查、主观题目设置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衡量。第二,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考核,充分把握他们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情况,作为衡量学生思政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三,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必须要充分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德育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渗透作用,有效地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应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文化素养及思想素质等,并时刻接受其他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和监督。总而言之,只有构建多维度、完善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最优化教学理论对于当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充分研究,在全面分析其实践意义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制订科学系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思政元素与英语融合、结合学生特征开展多元化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强化文化渗透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健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外部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确保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取得最大化效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加快时代教育改革的脚步。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2]杨金才.新时代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2020,41(6):11-14.

[3]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4]叶俊,盘华.“四个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45-46,49.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理论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