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22-03-29 21:35谢丽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计算能力已经成为小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计算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8-0058-03

引  言

现如今,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入发展,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其今后物理和化学等科目的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数学背景的认同,提升其学习兴趣,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其次,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思维、逻辑运算及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小学是学生思维成长和丰富认知的关键时期,只有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继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1]。另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能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良好运算习惯的欠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运算习惯。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运算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例如,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运算过程以及相关的运算法则和规律,学生很容易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在演算过程中不分稿纸、试卷,甚至在课本上直接进行演算,导致卷面或课本密密麻麻一片,杂乱无章。甚至还有学生直接在自己的手背上进行演算,演算结果模糊不清。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若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面的学习都将成为空谈。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必须对理论知识、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有清楚的认知且理解透彻,不斷地进行巩固和提升,并加以灵活运用。否则,学生将很难在课后自主完成练习题和作业等。

(三)学生不能良好地运用计算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认知都处于初级阶段。在计算方面,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技巧,但是在遇到真实的数学问题或者处理实际问题时,会手忙脚乱,不能很好地找到突破点,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计算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的重视程度,提高其计算兴趣和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提升。例如,在教学完必要内容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适当进行拓展与巩固训练,如坚持每天做10道计算题。长此以往,学生在获得计算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不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障碍,帮助或引导他们克服心理方面的问题,通过“口算比赛”“趣味解题”等形式,降低数学计算的难度,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促使学生计算信心的不断增强。

(二)注重培养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能力

1.口算

口算是在不依靠纸笔的情况下,单纯通过大脑思考进行运算,这种方式也被称为心算,是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必须掌握的计算方法之一。口算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良好发展,帮助他们减少运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口算可以作为笔算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一些口算练习题,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加减法练习开始,逐步混入表内乘除法,最后将四则运算也混入其中。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口算的过程中掌握其中的规律,以此促进口算效率的提升,为后续解答更为复杂的计算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估算

与口算相同,估算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的计算方法。估算意识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强化,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估算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以此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估算解决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如一个油桶可以装5千克的油,33千克的油需要装几个桶?学生在这种估算训练中,会加深对生活实际中估算的价值的感受,从而重视估算学习,主动去探索更多的估算方法,促进估算意识及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注重算理算法的研究

每一道数学题的解答都有特定的数学原理基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着其计算能力的高低。因此,学生只有牢牢掌握基础原理和运算法则,才能快速、准确地解答出计算题。笔算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算理,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再据此进行计算。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直接决定了其对计算法则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会算,还要明白这样算的根本原因。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中“队列表演(一)”

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展示14×12的直观图,让学生明白此题就是求12个14相加的和是多少,注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有具体的意义,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算理,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其次,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乘数个位上的数”求的是2个14得28,因此,8要与乘数2对齐,写在个位上;“乘数十位上的数”求的是10个14得140,因此,4要写在十位上,由此让学生明白数位对齐的具体原理。

(四)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1.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很多学生在解答计算题时,经常会出现审题不清或看错运算符号和数据的问题,最终导致计算答案错误。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首先就要让他们养成认真读算式的习惯,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随后,教师要让学生思考先做哪一步,后做哪一步,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解答。

例如,在学习乘除法以后,当作业中突然出现加减法时,学生就容易犯错。为避免出现此类错误,笔者在计算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要盲目计算,要先在心里默读算式,再进行计算。而在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先默读综合算式,看清楚每一个运算符号,然后画出第一步的运算顺序。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数字及运算符号与顺序出错的现象。可见,要想正确计算,首先就要认真读题。然而,有一部分粗心的学生很难做到耐心读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的耐心和信心,不厌其烦,坚持不懈,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验算习惯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这些都是缺乏仔细验算造成的。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在面对计算题时,因为懒得准备草稿纸,会直接进行口算。这就导致他们在计算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基于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将一些常用的逆算法、估算法等检验方法教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作业后,自主进行检查和验算。如要求学生在得出计算结果后,再反过来计算一遍,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错误,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但是,很多学生因为验算比较麻烦而不愿意做,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训练,锻炼学生的验算能力。

3.培养简算意识

以“0.48×99”的计算为例,很多学生会选择对其进行直接计算,却经常在进位时出现错误。而如果把“0.48×99”看作0.48×(100-1),让学生灵活运用“凑整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就会简单、快捷,计算结果也会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着重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认真观察数的特征,仔细寻找算式的特点,促使学生自觉结合运算性质,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最为简便的计算。

(五)将计算练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能够解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之外,在生活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超强的计算思维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快速地梳理出解决方案,从而有效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计算能力应用方面的培养,只是将课程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学习一定是为了服务生活,脱离实际的学习只会让学生产生机械的思维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计算题目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融入课堂中,改变学生对数学课堂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使其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案例,如统计某班级学生的成绩、统计某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统计人们生活出行的方式等。这些题目都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教师应着重点明题目中涉及的生活背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价值。例如,在进行“影响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实验时,由于某批种子在不同的实验环境下的发芽率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结果,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统计出不同环境因素下种子的发芽率,然后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题目就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做起来也比较顺手,教师还可以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小麦,然后解释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小麦的成分,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这样既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落实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六)及时总结计算技巧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技巧,针对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让课堂计算训练有规律、有目的且有步骤地进行。很多学生还没有对计算能力的提升有明确的认识,因此他们感受不到计算能力带给自己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计算技巧的总结,引导学生认识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做题效率,提高答题正确率。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计算的总结,针对学生的错题,科学辩证地分析错误的原因,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有所收获。教师可以将解题的逻辑思路以及解题步骤展示给学生,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探索数学世界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结  语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始终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王永芹.试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20(15):64.

作者简介:谢丽(1981.1-),女,福建邵武人,任教于邵武市实验小学新天地分校,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