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传承模式研究

2022-03-29 21:39韦於坊莫幼政
歌海 2022年1期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

韦於坊 莫幼政

[摘 要]“‘非遗’进校园”是各地区学校向学生宣传、展演并授课地方“非遗”内容,以加深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是地方“非遗”在校内传承发展的手段。以广西壮族“打扁担”这一“非遗”项目为例,调查乡镇中小学如何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了解其工作成效、内涵与意义的同时,探讨地方“非遗”在乡镇中小学的传承困境,并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打扁担;传承模式

自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以来,国家及各地政府全面推进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评估、申报与保护工作,通过成立机构、健全法规、完善政策等措施,抢救了一批又一批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到2020年末,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共有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①广西作为文化遗产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区,目前已有52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762个项目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②。

我国在2011年通过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提出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由此开始,“‘非遗’进校园”成为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一个新举措,各地政府开始逐渐加大对“‘非遗’进校园”实践的推进力度。目前学界对“‘非遗’进校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等院校课程与“非遗”结合的探讨上,涉及乡镇中小学的研究较为稀少,而且对“打扁担”这类地方“非遗”的研究,大多关注其自身的传承困境,较少留意其在校园中的传承模式。本文着重关注地方“非遗”在乡镇中小学的传承和发展,为“‘非遗’进校园”实践提供一些案例参考。

一、改良创新:壮族“打扁担”的传承发展

壮族“打扁担”,也称壮族扁担舞,是常见于广西都安县、马山县、上林县等地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表演者手持扁担相互敲击长凳,配以其他乐器或音乐进行表演,表演者人数通常为双数。扁担舞最初的道具并非扁担,而是来源于对“打舂堂”的改良与创新,有关记录最早见于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盘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③“舂堂”即南方用来给稻谷去壳的木槽,人们将稻谷置于舂堂中,用木杵碾开稻谷壳,取米粒以烧饭。木棒与舂堂撞击发出的声响形成节拍,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也有记载:“静江民间获禾,取禾心一茎藁,连穗收之,谓之清冷禾。屋角为大木槽,将食时,取禾桩于槽中,其声如僧寺之木鱼。女伴以意运杵成音韵,名曰桩堂。每旦及日昃,则桩堂之声,四闻可听。”①后来稻作民族人民以此为娱乐,在劳作间隙通过打舂堂消遣休息、振奋精神,逐渐形成寄托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或庆贺丰收等情感的习俗。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编写的《隆山县志》记载:“打舂堂之习,相传久矣,今犹未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为自由娱乐期间,妇女三五成群,作打舂堂之乐,其意预祝丰年,故有谚云:‘正月舂堂声隆隆,今年到处禾黍丰’。”②

关于打舂堂如何演变为打扁担,《隆山县志》记录:“但浑大木,近颇难得,舂堂之用鲜矣。妇女每用木板以代其法,以一长方坚致之木板,两端垫以长凳,两旁排列妇女二三,手持扁担,上下对击,或和以锣鼓遍迫轰冬,高下疾徐自成声调。”③可见由于道具的获取和重量等问题,这一活动由木杵敲击木槽的“打舂堂”,逐渐演变为扁担敲击木板的“打扁担”。随着时代发展,“打扁担”的祭祀和祈求功能逐渐减弱,娱乐功能加强,后来就成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据《马山县志》记录,打扁担的方法主要有“插秧、水车、耕田、收割、打场、舂米等打法”,④其反映出拥有悠久稻作历史文化的壮族以舞蹈模拟劳作,记录了人们从种稻谷到收稻谷的劳动过程。劳动人民的智慧助推这一传统舞蹈得到改良和创新,使之传承至今,并得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在2008年成功申请进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山县人将打扁担、会鼓、三声部民歌统称为“马山文化三宝”。马山县政府自2014年起,就在县内各乡镇中小学开展馬山县“文化三宝”进校园活动,并在各乡镇建立“非遗”教育试点学校,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镇中小学的日常教学工作。马山县加方乡地处县城东部,山多地少,扁担是当地主要劳动工具之一,有着悠久的“打扁担”历史,堪称扁担舞发源地。马山县加方乡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加方初中)作为当地唯一一所初级中学,成为以“打扁担”为特色的“非遗”教育试点学校。该校在2017年创建“一校一品”特色学校,以传承和发展扁担舞为目标和使命,制定“非遗”进校园的工作方案。在当地政府、教育局与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加方初中的扁担舞表演在各大文化艺术节、县级“‘非遗’进校园”成果展等活动中皆有出色的表现,并在2018年由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为地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对加方初中“‘打扁担’进校园”的传承模式进行研究,为“非遗”在中小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二、“五进”校园:“非遗”特色校园的创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其中特别提到对“非遗”教育、宣传和能力的培养。“各缔约国应竭力采取种种必要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主要通过……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⑤“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作为当今专业技能教育和文化知识传承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必须作为‘非遗’传承和保护的主要杠杆与强力支点加以利用。”⑥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对青少年进行“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马山县作为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将“非遗”引进课堂,在学校进行地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借由对马山县加方初中“‘打扁担’进校园”的“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调查,总结学校将“打扁担”融入学校日常教学的工作方法,概括出了地方“非遗”“五进”校园模式。

(一)“非遗”“进”规章制度

在国家以及自治区的“非遗”保护政策驱动下,马山县政府、县文新广体局、县民宗局以及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在全县开展“文体兴盛工程”“文化惠民项目”“‘五个一’民族特色活动”“‘文化三宝’进校园”等活动,并印发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如《马山县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方案》《马山县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实施方案》等,通过建立乡镇“非遗”教育试点学校、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等方式推动地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政策的出台,加方初中“‘打扁担’进校园”工作得到政府资金支持。马山县民宗局在2018年先后向加方初中发放9万元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加方初中扁担舞传承工作。加方初中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展“‘打扁担’进校园”的“非遗”传承与教学实践活动,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并制定《马山县加方初级中学扁担舞传承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方案》,以“灵动、和谐、担当”为指导思想,以“加油干,方圆梦”为主题,组建了特创组、规划组、宣传组、硬件建设组等八个工作小组,有条不紊地开展制定工作计划、搜集资料、创建课程、建立展示厅等各方面的工作,并借助“加方乡为扁担舞发源地”这一契机,成立“扁担舞之家”,以“打扁担”作为“一校一品”特色校园建设的主推项目。加方初中将“非遗”进校园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目标和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推进方案,为地方“非遗”进入乡镇中小学的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非遗”“进”校本课程

地方“非遗”要在校园得以传承和发展,不能只依赖于“‘非遗’进校园”的宣传、表演和展示等方式,还要通过创设“非遗”校本课程,让地方传统植根于中小学校园。加方初中在2017年成立“‘文化三宝’进校园”课题组,成功申请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组教师积极推进课题进度,通过联系马山县文体局收集“文化三宝”相关资料、向各位“非遗”传承人学习相关知识等方式,丰富了学校“非遗”课程资源。课题组以调查所得材料,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学校特色扁担舞课程,采购或自制所需道具,自主编写《特色创建,扁担传承》校本民族教育教材,教材内容包括“文化传承”“文体之乡”“校园建设”等内容,图文并茂介绍了扁担舞的起源和传承、扁担舞的基本打法、学校学习扁担舞的历史与成果等方面的内容。“打扁担”课程以“使学生人人会打扁担舞,个个为传承做贡献”为目标,立足本土文化与本校特色,以“打扁担”为突破口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目前加方初中共有18个班级、881名学生、7名打扁担教师,学校每周对七年级新生开设1节“打扁担”课程,每年定期邀请加方“打扁担”传承人进入校园,为全校师生开展“打扁担”展示宣讲课程。

(三)“非遗”“进”课堂内容

这主要指将国家政策融入校本教材,将校本教材融入日常教育。加方初中集结七名有“打扁担”经验同时是加方“金花扁担队”队员的学校教师作为学校“打扁担”教学团队,每年对初一新生开设“打扁担”课程教学,以让学生“知来源、有意愿、学得会”为目标,将教学内容设置为“背景介绍+实际演练+文化汇演”三部分。团队首先向学生介绍“打扁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演变、文化内涵、所使用的道具、舞蹈的样式等;其次向学生进行扁担舞打法详细动作分解,通过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学会扁担舞的基本打法;最后通过学校文艺汇演的方式考察各个班级“打扁担”的学习效果。据学校“打扁担”教师M老师的介绍,加方“打扁担”有三套传统基础打法,初学的学生首先练习比较简单的一套打法,之后再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决定是否练习另外两套。“‘打扁担’看似简单,实际上要打得整齐好看还是比较困难的,站立、半蹲、对打的姿势都要调整纠正,敲击扁担凳和敲击扁担的节奏要卡得准、对得上才行。”1对于“打扁担”课程的开设,学生大多持感兴趣的态度,“‘打扁担’一个人是不能打的,需要两个人一起配合才行,所以跟小伙伴一起学很有趣,刚开始总是出错,两个人打不到一起,但是也很开心”。2“打扁担”课程作为学校民族特色教育课程,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打开了一扇窗口,同时也为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四)“非遗”“进”课外活动

加方初中对学校民族特色课程的打造不止停留在课堂上,还让“打扁担”走进学生的课外活动中。由于学业压力,八年级和九年级不再开设“打扁担”课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了就忘”,学校在每周二、周四的大课间开展全校性的“打扁担”活动,但由于正规的“打扁担”需要扁担与扁担凳的道具,而学校场地、道具以及大课間的时间有限,学校“打扁担”老师便自主创新编排了一套大课间扁担舞《壮娃打扁担》鼓点(如右图),将道具进行简化,让每位学生人手一根扁担,两两对打即可完成,既节约了“打扁担”的道具和时间成本,又能通过简短、精悍却有力量的鼓点让全校学生参与进“打扁担”活动,使得活跃身心的校园大课间同时成为传承“打扁担”文化的场所。

学校每年积极开展“‘打扁担’传承人进校园”的课外活动,让“非遗”传承人牵手中小学生。学校邀请到了“打扁担”第二代传承人莫菊花,让她给全校师生讲解和展示“打扁担”的传统鼓点,讲述她“打扁担”的经历与对“打扁担”的传承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打扁担”这一自治区级“非遗”的传承现状,在激发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此外,加方初中组建了校级扁担队,让优秀学生代表学校积极参与县级、市级民俗展示活动,如马山县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马山县“文化三宝”进校园工作成果展演、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大地飞歌”开幕式等,让“打扁担”走出加方,让人们了解“打扁担”文化。

(五)“非遗”“进”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了解学校教育特色的最直观的平台。在政府拨款与学校筹款的双重努力下,加方初中在以“打扁担”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让学生耳濡目染体会壮族传统文化。学校校门外有25米长的民俗文化宣传栏,向往来家长和群众展示马山“文化三宝”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况;在校内,用“文化三宝”图标装饰教学楼墙面,用系着金丝的扁担点缀绿化带,在校内宣传栏张贴“打扁担”的简介和鼓谱以及活动剪影,用扁担与扁担凳的模具装饰校园等。此外,学校投入4万余元在校内建立了以“打扁担”为主题的民俗展示厅,展示厅内除了展示“打扁担”这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服装和道具,还展示壮族及广西其他主要民族民俗,并附有简要介绍。在地方“非遗”“五进”校园的行动中,借由民俗文化展示厅的建立,加方初中初步形成以“打扁担”文化为特色,以多民族多民俗文化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

三、加方初中“打扁担”进校园的传承困境

“打扁担”作为民族特色教育内容进入乡镇中小学,扩大了这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性,扩大了中小学生及家长群众对地方“非遗”的了解,但就“非遗”在校园中的可持续性传承而言,“打扁担”课程在加方初中的持續开展依旧存在困难。

(一)教师稀缺,传承人与学校对接困难

“非遗”传承人的老龄化是绝大多数“非遗”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打扁担”目前共有三代传承人,最年轻的传承人45岁,传承人新生力量不足,年轻人大多认为“打扁担”的经济效益难以支撑他们养家的需求,而传承人目前尚不能只依靠“打扁担”的收入生活,“打扁担”的传承与发展变成了一项“情怀事业”。传承人进校园的讲学活动目前也只能做到一个学年开展一次。加方初中主要依靠校内“打扁担”教师进行授课与训练。

学校目前有7名“打扁担”教师,但均为兼职教师,且皆为中考科目教师,在完成自己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兼顾“打扁担”课程,在校内外的文化活动中还要组织校扁担队编排表演或参赛的节目,教学压力大。同时学校民族特色教育课程教师还面临流动大的困境。加方初中校领导表示:“学校之前还有一位音乐老师也能教‘打扁担’的,比较专业,但后来调去别的乡镇了,所以我们学校的‘打扁担’老师目前都是兼职教师。”①传承人老龄化与传承人不能以“传承”为生的现状,使其与学校对接困难,学校请不到专业的老师进行“打扁担”教学,使得“打扁担”进校园的传承工作难以朝深度开展。

(二)课时不足,无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由于面临升学压力,加方初中的“打扁担”课程目前只在七年级开设,八、九年级的打扁担活动仅在周二和周四的大课间开设。七年级学生在每周1节“打扁担”课的短时学习中,想要能较好掌握“打扁担”的技巧比较困难。与此同时,目前“‘非遗’进校园”的民族特色课程只停留在“兴趣课”的阶段,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对地方“非遗”有基础性了解,距离保护与传承的目标有一段距离。加方初中的“打扁担”课程目前并未制定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制度,只通过文艺汇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因此在学生的认知中较难形成自觉意识,认为扁担舞“会打就行”,也不受考试与成绩的限制。在课时不足、无评价机制状况下,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受到相应的削减。

(三)缺乏土壤,文化自觉意识尚未形成

加方初中学生以壮族为主体,占全校学生的50.9%,其次是汉族与瑶族,在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前,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以“非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对“非遗”知之甚少,对本民族文化也不甚了解,许多同学对马山“文化三宝”的内容是不够了解的。经过以“打扁担”为特色的“一校一品”校园建设实践后,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基础性的了解,在学校里基本做到了“人人会打扁担舞”,但目前停留在“会打”的阶段,尚未能真正激起学生学习、保护地方“非遗”的使命感,总体而言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不强。

过去“打扁担”这一文化传统得以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稻作民族日常生活中对这一道具的频繁使用,需要通过木杵碾磨稻谷,需要扁担搬运粮食。而如今农村农田的利用率已极大降低,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在城市务工,乡镇学校的儿童缺乏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情感,只是从课堂习得“打扁担”的知识,因而难以对这一习俗产生“根”的找寻与继承的情感。再者,“打扁担”是需要了解打法、熟记鼓点、不断练习才能打好的,学生容易对此产生畏难情绪,且初中阶段的“打扁担”学习在高中并不延续,致使学生对地方“非遗”的传承不够重视,要培养出一支优秀精良的扁担队不易。

(四)知名度低,文化传统缺乏宣传力度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其自身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推动,因此,“非遗”的知名度是拓宽“非遗”市场的重要保障。“打扁担”这一民间舞蹈的主要推广场所目前局限于各类文艺展演、开幕式、旅游节、文化节等活动,推广力度较小,受众群体较为单一。当地政府和学校目前所做的推广工作主要是围绕着“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立成果的宣传,以及加方乡“扁担文化节”活动的开展,通过活动吸引媒体报道,大多呈现在南宁电视台、《南宁晚报》、南宁文明网、广西吃喝玩乐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上,报道时间短,频次低,与新兴媒体平台合作较少。在影视方面,加方初中仅在2017年参与了《音绕壮乡——广西壮族特色乐器电视专题片》的部分拍摄,未有专门的“打扁担”纪录片或学校影像记录专题片,单靠传承人与学校的力量无法扩大“打扁担”的知名度。

四、“打扁担”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国家教育部指出,“各传承学校要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辐射带动为拓展,以成果展示为助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打造成本校的美育特色和品牌”。②在义务教育阶段,“‘非遗’进校园”实践过程中,要避开传承困境,解决发展困难,就必须形成由上至下的完善政策,形成“政策指导实践,实践反馈效果,效果完善政策”的可持续循环。

(一)依托政策,“非遗”主体协力发展

教育部在2011年印发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学校通过设置相应的艺术或文化课程,以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艺术的欣赏和评价,形成多元文化意识。国务院在2015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皆提到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此外,2021年3月,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可见国家对我国“非遗”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

各地方政府部门要紧跟国家政策,制定适合地方“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模式,尤其要在各个“非遗”主体的有效衔接上,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要积极挖掘地方“非遗”的价值,有效开展地方“非遗”的保护工作,避免传承人老龄化并逐渐走向衰落的问题;各级学校要积极搭建与“非遗”传承人联合教学的平台,培养新生代传承人并密切与学校的联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拟定并实施“非遗”教育的各级衔接工作,让“非遗”走进中小学后能在高校延续学习,同时能够培养专职民族特色课程教师,为各级学校输送稳定教师资源,减轻兼职教师教学压力;各社区与企业要使地方“非遗”得到生产性开发,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实现“非遗”产业化,让“打扁担”类的“非遗”项目衍生出的“非遗”产品在能够补贴传承人生活的同时提高地方“非遗”知名度,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

(二)明确计划,建立教学评价机制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2018年在《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中接受记者采访,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三方面工程建设建议,即覆盖教育学段的固本工程,融入教材体系的铸魂工程,贯穿人才培養的打底色工程,同时强调对教材体系的建设,要依据不同学段的学生来制定方案。加方初中的“‘打扁担’进校园”实例反馈出其各年级教学无法深入衔接、无评价机制等缺陷。因此,当地中小学应当创新教学机制,结合校本情况制定民族特色课程计划,将课程目标细化并落实到教学中。尤其要侧重对评价机制的制定,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有可供参考的目标,并制定递进式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让对“非遗”的学习不只停留在“了解”的层面。此外,地方教育局与学校需共同克服专职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增加绩效等方式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让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学校常态教学工作中。

(三)回到民间,提升学生文化自觉

“市场经济改变传统文化生态,现代文化传播导致传统文化认同危机,城镇化加速原有文化空间瓦解。”①文化自觉无疑是文化自信的根源。在“‘非遗’进校园”实践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实现由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再由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由此,在“打扁担”即将失去传承土壤的今天,乡镇中小学应该借由“‘非遗’进校园”这一活动,让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人走进校园,再由学生带着传统文化回到社会,让来源于民间的文化回归民间。首先,学校可以依托政府开展的社区教育发展工作,开放共享学校资源,为“‘文化三宝’进社区”提供教学场地和教育服务;其次,可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创建工作,如让有条件的家长为孩子制作扁担、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邀请传承人宣讲等,形成“非遗”进校园的小手牵大手模式。

(四)平行联动,扩大“非遗”宣传力度

为提升地方“非遗”的知名度,扩大民族特色学校的宣传力度,让各中小学学生了解到多元的优秀民族文化,政府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力度,扩大宣传面,通过与县级、市级的新闻媒体展开合作,对地方“非遗”相关的校园活动、社会活动进行积极宣传与报道,让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入大众视野。二是制作视频宣传材料,整合为资料库。近年来,广西各市县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及“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皆取得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整合自身工作成果,如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起缘、发展、成效,对该特色传统文化进行介绍与展示。三是建立网络联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各地可组建地方“‘非遗’进校园”平台,将各试点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精品课、成果展等内容共享至平台上,让不同地区学生能够依托网络平台了解到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地民族特色学校或文化场所的研学活动;没有条件的乡镇中小学可利用现代网络新兴技术,如故宫“VR+文创”新兴传播路径,远距离“参观”故宫,了解民族文化。

“如果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日常的学校活动,学校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增加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会让所有学生在生活中真实感受到民族地位平等,促进民族间的交往。”①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丰富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展“非遗”“五进”校园的同时,要正视“非遗”校园传承模式中的困难与不足,以“一校一品”的校园特色教育建设为依托,展开多方位联动,让“非遗”“出校园”,让学生在了解本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同时了解我国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意识,维护民族文化多元和谐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最终目标。

作者简介:韦於坊,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莫幼政,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

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http://www.ihchina.cn/chinadirectory.html.

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名录,http://www.gxfybhw.cn/directory.php?jb=2.2021.03.09

③刘恂:《岭表录异校补》,商壁、潘博校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第53页。

①〔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一》,中华书局,1985,第42页。

②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132页。

③④马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马山县志》,民族出版社,1997,第701页。

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2016版)》,2006,第10、13页。

⑥吴文科:《非遗如何“进校园”?》,《中国文化报》2014年第8期。

1采访对象:M老师,女,壮族,41岁,加方初中数学老师兼打扁担老师;采访时间:2021年2月25日;采访地点:马山县加方乡初级中学。

2采访对象:L同学,女,13岁,壮族,加方初中205班学生;采访时间:2021年3月1日。

①采访对象:加方初中校级领导W老师,男,壮族,53岁;采访时间:2021年2月25日;采访地点:马山县加方乡初级中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EB/OL].(2018-01-24)[2020-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1802/t20180207_327024.html.

①曾芸:《文化生态与“非遗”保护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①陈立鹏、段明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心理学的视角》,《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非遗进校园
绵阳市文学进校园活动走进游仙区小枧中学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