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2022-03-31 19:07李国辉杨兴洪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相对贫困内生动力小康社会

李国辉 杨兴洪

摘 要:在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我国的贫困表现形式由考虑生存为主的绝对贫困变成了注重发展需要的相对贫困,贫困治理工作的对象由绝对贫困群体变为相对贫困群体,两者的改变对日后的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反贫事业将进入“解决相对贫困”的新阶段。基于此,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及参照统计年鉴,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解决相对贫困所面临的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即确立相对合理的相对贫困标准,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返贫监管和建立持续增收致富机制,“扶志扶智”引导激发贫困民众的内生动力,以期对我国建立解決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小康社会;相对贫困;治理;内生动力;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3-0022-03

一、相关文献梳理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的途径来获取相关文献,通过知网数据库以“相对贫困”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近两年的相关文献数量激增,这说明相对贫困的有关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不管是“相对贫困”的研究视角还是研究深度都有所拓宽和加强。以下是部分文献梳理。

(一)相对贫困的内涵

国内外不同的研究学者对相对贫困有着不同的定义。Townsend & Peter(1979)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还包括个人、家庭、社会组织缺乏食物、住房、娱乐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资源等,使其不足以按照社会惯例或在社会上倡导的平均水平生活,从而被排斥在正常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之外的一种生存状态。阿马蒂亚·森(2001)将权利相对剥夺这一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引入到了相对贫困之中,认为相对贫困是个人或家庭的权利相对被剥夺。他所考虑的不但包含穷人的收入分配问题,而且还涉及了贫困程度的高低,以及贫困人群进入市场、获得教育和健康等经济、社会权利的相对剥夺状况。康晓光(1995)将个人或家庭的合法收入不能满足生存需要的贫困称为生存贫困,同时又将因经济收入的相互差距产生而导致的贫困称为相对贫困。

(二)我国相对贫困现状

有诸多的研究学者对我国的相对贫困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的相对贫困现状具有人口基数大、贫困维度广、发展不平衡、动态性、多维性等特点。陈朔(2006)认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导致相对贫困加剧的重要原因,因为资本收入的增幅大于工资和农产品的增幅导致了贫富差距日渐扩大,并表示相对贫困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收入水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育水平、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等方面;高强、孔祥智(2020)在其研究中表示,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相比,前者具有人口基数大、贫困维度广、致贫风险高等特点,并且在缓解治理中应注重持续增收问题、多维贫苦问题、内生动力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董帅兵、郝亚光(2020)通过对N省T县的地方政府探索相对贫困治理的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具有以下五个维度:经济结构性、政策负外部性、社会权力性、社会时间性、社会心理性;韩广富、辛远(2020)研究发现,农村相对贫困具有动态性、多维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征,并且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着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难度大、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弱、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滞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现实境遇。

二、相对贫困治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的贫困识别标准与小康社会的相对贫困治理不相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国家的贫困治理资源合理的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家贫困治理资源是否能够进行合理配置与贫困识别标准是密切相关的。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20标注,自1978年以来主要有三个标准,脱贫攻坚时期我们选取的是2010年标准即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每人每年生活水平2 300元(2010年不变价)。不同的贫困识别标准会测算出不同的统计数据,以不同标准下2005年的统计结果为例: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分为2 365万、2.5%;6 432万6.8%;28 662万、30.2%。过高或过低的贫困识别标准都会引起很大的贫困数据差异,不相适应的贫困识别标准会造成漏算或者多算,进一步影响着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不同的时期根据社会的发展状态要及时地对贫困识别标准做出调整。相较于绝对贫困而言,相对贫困的治理对象更加复杂多样、更加隐蔽,由于被识别群体发生了转变也就意味着如果延续传统的识别标准来识别相对贫困群体是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新阶段的治理需求并且会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相对贫困标准将会成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首要难点之一。

(二)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通过统计年鉴数据来看,我国农村内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为突出。地理位置差异、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人力资源差异等原因长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农村内部的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之间的财产分配差距极其明显,近七年的高、低收入组的平均比值高达8.83。2013—2019年农村居民高、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为7.41、8.65、8.43、9.46、9.48、9.92、8.46,整体围绕着8.83这一平均值上下波动,在2018年达到最高值9.92。从农村内部的高、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的数值来看,极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是我国农村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真实写照。这也表明,我国日后的相对贫困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依旧在农村地区。

(三)持续增收问题

当前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但在已经脱贫的贫困群体中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脱贫,一种是“被动型”,即这部分人由于所处地区发展空间不足或者是自身发展能力受限等原因,主要是由国家政策来直接补贴兜底得以实现脱贫的,例如残疾导致的劳动能力有限或长期卧病在床的特殊群体;另一种是“支持型”即这部分群体是通过在政府和社会力量建设的扶贫项目的支持下逐步脱贫的。前者由于其发展能力有限的原因,可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其收入和财产的累计主要靠政府财政补贴兜底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或身体疾病的影响。以重大疾病为例,虽然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已经实现全面覆盖极大地降低了因病返贫的风险,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医疗水平有限,想要有效医治就要去经济发达地区的更高水平的医院,这样其需要自己承担的相关费用便会直线上升,很有可能因此返贫,这部分人也会成为相对贫困治理中的最大难点之一。后者其发展主要依托于扶贫项目,其收入的高低跟当地扶贫项目持续发展的好与坏有着高度关联性。从产业扶贫项目来看,有些地方的扶贫产业相似度很高,由于盲目跟风所导致的同质化严重,并且大部分是在种养环节,处于相关产业链的最低层次。几年之后如果扶贫政策力度有所弱化,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扶贫产业亦或扶贫项目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向好发展有待经历时间的考验,农户是否能够持续增收真正地远离贫困有待商榷。gzslib202204011917

(四)内生动力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过内生动力的重要性,内生动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脱贫效率与能否实现脱贫后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内生动力在缓解相对贫困时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国家和社会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取得成效的同时,部分贫困农户养成了被动接受帮扶的习惯,从而忽视了自身发展的能力形成了“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又或是存在“推一步动一步,不推不动”的现象。这种高度依赖外力的缺乏内生动力的脱贫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贫困问题,虽然贫苦群体获得了摆脱贫困的机会,但其可持续发展性较低。这种“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对国家和社会资源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但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相比,其具有基数大、维度广、多维性、动态性特点,显然如果在解决相对贫困治理中选择采用这种“输血式”帮扶是相对不科学、不合理的。在步入小康社会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注重提升“造血”能力,激发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是高效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挑战。

三、相对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相对合理的相对贫困标准

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已有的贫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前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首要任务是要尽快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相对贫困识别标准,通过相对贫困标准识别出相对贫困人群,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才能促使我们后续的治理工作高效运行。国内外学者对于相对贫困标准的划分讨论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以经济收入为衡量指标的,以特定人群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来划线界定是否相对贫困;二是以人均消费支出为衡量指标的,以特定人群的人均消费支出为参考系通过支出占比来测算相对贫困;三是综合性考虑的多维贫困标准,即考虑了经济收入也涵盖了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多维度识别标准,类似于我国脱贫攻坚时期设立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国际上虽然没有统一的相对贫困标准,但是都与收入密切相关,我国可以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初期参考第一种以经济收入作为主要衡量标准,采取某一特定群体的人均收入的百分比来划定相对贫困线。

(二)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发展不平衡是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收入不平衡是相对贫困产生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是解决相对贫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政府在治理相对贫困的工作中做好资源统筹分配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更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财富分配的失调直接影响着不平衡发展的严重程度,甚至会导致部分人群被动地陷入相对贫困状态。在初次分配阶段,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调整最低工资增长机制,保证低层劳动者薪酬增长与经济增速一致。引导提高相对贫困群体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意识,强化劳动力要素质量,提升市场价格,改善自身能力不足的现状,从而提高初次分配中的占比,缩小收入差距;在再分配阶段,加大对相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优化提高对特定群体的兜底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努力缓解城镇内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悬殊的现状。第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相对贫困治理必须与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共同推进,进一步消除影响城乡融合的障碍,推动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盘活各类资源,释放农村发展潜力并增强吸引力。

(三)加强返贫监管和建立持续增收致富机制

加强返贫监管和持续增收致富机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止贫困户返贫的前提,也是解决相对贫困的基础。在返贫监管方面,虽然目前绝对贫困已经消除,贫困治理工作重心逐渐向缓解相对贫困转移,但在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后绝对贫困问题仍然需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前文提到的“被动型”脱贫的特殊群体,这部分群体虽达到了脱贫的标准,但其致富能力偏弱,是监管监测部门要加强重视的对象,完善监管机制做好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兜底;在持续增收致富方面,重点是全力做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是脱贫持续增收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因此相对贫困地区要充分挖掘并发挥各种特殊资源,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乡村特色产业,也包括乡村旅游。要将短期成效与长期发展有效结合,不能过于看重短期效益,要具有长远的眼光,杜绝盲目跟风最终造成资源浪费,不断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农户的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以企興村、以商富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四)“扶志扶智”引导激发贫困民众的内生动力

发展的实质不单单是经济方面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的提升,经济状况的改善是扶贫的目标,“志”和“智”的提高才是目的。小康社会的相对贫困治理关键在于“输血式”帮扶与“造血式”帮扶能否有机结合起来,随着贫困表现形式的转变后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是指其主动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自我提高、我要发展的自觉意志和行为。首先,要认识到部分群体的脱贫内生动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永续存在的,可能会存在时有时无的现象。比如,现在绝对贫困全面消除,贫困农户的生活方方面面得到了明显改善,由于其长期贫困习惯便已满足于现状,其内生动力较之参与脱贫初期就会有明显的弱化甚至消失。因此,要加强教育引导,依托农民讲习所、文化下乡等活动结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机制,巩固和加强群众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引导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生活。其次,要引导群众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贫困人口子女教育的扶持力度。现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老人对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处于疏于看管的状态,对其后续的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导致很难跳出贫困代际传递的陷阱。在保障贫困群众接受义务教育权力的同时加大人力和教育技术的投入,健全乡村教师支援机制,完善教育扶持计划,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出发点,建立以素质和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  Townsend,Peter.Poverty in the United Kingdom[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2]  Foster J.E.Absolute versus Relative Pover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2).

[3]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5]  冯素杰,陈朔.论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相对贫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1):78-81.

猜你喜欢
相对贫困内生动力小康社会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改革以来中国贫困指数的测度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