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初中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

2022-03-31 03:48耿月龙
学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错题深度情境

耿月龙

(甘肃省镇原县临泾初级中学,甘肃镇原 744521)

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优秀人才的要素之一,能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得到改善,并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下对深度学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探究成果,并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继续探索和研究,进而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

一、深度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自主、探究”已经成为新的课程理念且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可。这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程序化严重、知识探究流于形式、知识讲解流于表面等。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部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强调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以质疑的眼光看待新知,并强调知识间应用的迁移和整合。通过采用深度学习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突破知识浅层化,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知识的本质,推动深层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二、促进初中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以全面了解为基础,重视学情评估

数学知识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而深度学习的开展不仅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还需要学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网络,并且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深度学习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估,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选择与其真实学情匹配的资源和材料,并构建恰当的教学情境和学习策略,进而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前采取课前访谈或测试的形式对学生知识水平、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多观察学生,总结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而对于认知水平的了解,则需要根据心理学知识从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就可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教学,进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值得注意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重视且尊重这种差异,尽可能给予学生爱护和关注,并对部分后进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这有助于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更好地开展深度学习。

(二)以合适情境为先导,激发学习热情

部分教师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学数学没意思”,这从侧面反映出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但同时也给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师可以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来创造合适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例子、数学史中的问题或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情境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激发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并主动学习。教师需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先找到知识本质属性及其他内容的内在联系,并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学生会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对新问题进行探索,进而产生疑惑和认知矛盾,这就是教育的好契机。教师应通过针对性指导和启发思维来解答疑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新知识,有效克服认知障碍。基于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会有所提升并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听讲,这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数学课程都需要创设情境,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判断,不要为了创设情境而生搬硬套,这样就显得本末倒置了。

(三)以相关问题为驱动,引发持续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有了充分的认知,但是在越发严峻的中考压力下大部分教师还是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经常只用几个注意、几个要求、几个定义来完成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在此背景下,学生往往不了解知识的本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借助驱动性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对此,教师在备课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问一问自己“学生能否想到这一点?能否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能否联想到相关的旧知识?”这也是教师教学思想转变的一种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保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语言以疑问句为主,让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思考。基于此,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会被逐渐激发,并通过一个个相关的问题来展开持续性的思考,从而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提升整体课堂学习效果。

(四)以实践活动为手段,实现自主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挑选合适的时机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开展真正的自主探究活动。但是学生在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等还存在一些困惑。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生成、发展等过程中,更多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听知识,而不是学知识。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就要以实践活动为手段,着力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合作。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围绕课程内容对需要探究的知识设置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等量关系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问题并学会反思,多借鉴他人的长处,反省自身的短处,通过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共赢”,进而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实现思想的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五)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落实融合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教师在初中数学深度学习中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结合并非只能围绕此方式展开。因此教师要探索信息技术在学生深度学习方面的其他应用方法,基于新课程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环境为学生建设一体化教学平台,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学生在线下课堂面对面地与教师探讨数学知识,并将线下学习延伸到线上一体化教学平台中,带着旺盛的求知欲自觉参与线上学习知识探究活动,自然而然地能够在持续的数学探索与逻辑思考中实现深度学习。不过在当前初中数学线上与线下一体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中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阻碍了融合教学积极效果的发挥。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没有在建设平台时搜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导致学生虽然能够自由登录平台并展开自主学习,却无法获取所需学习材料。所以,要想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师还应在落实融合教学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收集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平台信息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材料。学生由此展开多元、深入、持续的数学学习,通过回顾平台学习档案了解自身不足,重新定位学习方向,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深度学习。

(六)以学科整体为载体,构建知识体系

如今的数学课堂中普遍出现了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无法明确或清晰地讲出知识点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和地位,使知识点独立于整体之外,导致学生在应用知识时迁移度较低。而且学生也无法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难以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同时碎片化的学习模式与深度学习理念也不相符。对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思路,以学科整体为载体,在教学中突出单元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如课堂中可以运用类比的思想带领学生探究三角形与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定期带领学生复习回顾,在每个章节或是每个模块教学后针对这一阶段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并利用思维导图、逻辑树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在应用时快速提取其中的信息,这对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本质以及提高迁移能力有着较大的裨益。基于此,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化地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清晰地掌握每个知识在单元整体中的作用,进而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可以快速联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保证深度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

(七)以灵活应用为目的,提高思维层次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但从学生平时表现以及对数学的态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心中存在“数学无用”的观点。扪心自问,数学学习真的没有用处吗?其实,学生之所以觉得无用是因为其根本不会应用。同时,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仅仅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问题,远远达不到深度学习的要求。这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应用、研究以及创造。具体来说,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应做足前期准备,认真地钻研教材,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在教材内,要结合学生实情和教学特点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了一个新知识之后,学生难免会在心中思考学习这一知识有什么用,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需要用到这一知识的问题作为范例引导学生解答。解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对此,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变化,而思维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学习效率和能力。当简单的知识学习无法促进深度学习顺利开展时,教师需要借助多样化手段培养学生深入、理性地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当学生具备高阶思维后,深度学习的开展也会更加顺利,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八)以数学错误为资源,培养纠错素养

错误在初中生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而这是教师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下经常忽略的教育资源。这导致学生缺乏正视自身薄弱之处的能力,影响其数学知识应用与实践思维的调整,阻碍深度学习。所以说,为在初中数学新时期教学环境下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应以数学错误为教学资源及时引导学生析错、纠错,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改正错误,深入把握数学应用规律,提升纠错素养,逐级达成深度学习。然而在当前情况下,多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简单地批改学生在习题测验或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要求学生独立改正错题,并在其无法独立改正错题时直接将正确答案书写在黑板上,让其自行抄写并思考。学生本就对错误题型存在理解误区,在此纠错模式下并不能很好地改正错误,甚至会形成思维定式,机械性地记忆正确解题步骤,对其深度学习大为不利。对此,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设计专门的错题研析课堂,利用单独的课堂活动时间整理学生在阶段性学习活动中出现的典型错题,与其在课堂上共同讨论错误原因与改错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纠错课堂中合作学习、分享解题思维,让他们在改错基础上建立错题集,一边誊写错题,一边写下正确的解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系统化的错题集为学生把握自身学情与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促使学生在教师提示、同学启发下革新解题思维,改正错误数学应用意识,深度学习随之实现。

三、结语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优化课堂内容,带领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重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说,深度学习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深度学习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在课堂中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利用创设情境、问题驱动、设计实践活动、整体化教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引导,逐步完善深度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错题深度情境
笑笑的错题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