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两极分化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2022-03-31 03:48省新斌
学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数学课堂

省新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局,甘肃肃南 734400)

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兴趣和学习经历不同,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进入初中阶段数学学科范围更广、难度更深,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更明显,两极分化现象愈加严重。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不同学生的困境与需求,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均衡参与、共同进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两极分化问题的成因

(一)兴趣程度不同

数学是探索自然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认识、改造世界的助推器。学生学习数学能武装思想、完善思维框架。而兴趣是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驱动力,对学生有深远影响,促使学生自觉投身于数学探索。学生在兴趣的影响下会主动了解、剖析数学的特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转变学习思维,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虽然兴趣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明显的,能够帮助学生开启数学探索之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但是每个人的兴趣和思维习惯不同,有的学生热衷于数学研究,擅长以数学的视角观察事物、解决问题,得到求知的乐趣;而有的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因而不愿意主动参与数学活动,难以提升数学能力。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程度不同,导致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不同,因而数学成绩有较大差距。

(二)数学基础不同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学习基础。学生学习数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因为意志力薄弱而丧失数学探索的动力,无法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进步。学生还容易受到自身性格特点的影响,无法突破学习瓶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能局限在某个框架中学习数学,影响课堂学习质量。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数学学习经历,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思维形成和学习能力,导致学生出现明显的学习差异,给学生后续发展带来影响。有的学生受家长和教师科学的引导,数学思维较强,基础知识较扎实,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而有的学生长期处于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数学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小学阶段不同的学习经历导致学生升入初中后表现出不一样的学习能力,这是造成学生数学水平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

(三)方法习惯不同

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好的方面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学习资料、方法理解和应用知识,加快掌握知识的步伐。从坏的方面来说,学生形成的方法习惯不同会导致他们不同环节有不同表现,造成学生之间发展不均衡。如果掌握的学习方式并不合适,那么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帮助,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受以往学习经历的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大不相同。有的学生能主动做好预习、复习这两个重要环节,积极完成随堂作业,课上认真听讲,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留下课堂笔记;但有的学生学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时难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强度,自然不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

(四)教师的态度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采取公平公正的教学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优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针对学生的问题加强训练,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迅速掌握数学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但有些教师更关注课堂表现积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学资源也向这些学生倾斜,导致教学不均衡。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无法获得教师的悉心指导,丧失了超越自己的更多可能性。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会因为教师的忽视而逐渐掉队,学习困难、破罐子破摔,拉大班级之间的学习差距。成绩优异或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回答问题并且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更倚重这部分学生,常常给他们课堂探究任务和表现机会。而另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却得不到学习资源和教师关注,游离于课堂外,长此以往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完全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耐心,教师的态度严重加剧了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

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成绩两极分化问题的成因思考对策,从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着手,通过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让不同学生得到均衡发展的机会,最终保证每名学生都有相应的进步与提升。教师可以从趣味教学、差异教学、合作教学、教学优化等途径入手,总结适合解决学生两极分化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呈现趣味数学,激发共同兴趣

数学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上教师观念刻板,缺乏求新求变的意识,加重了课堂沉闷枯燥的氛围,导致学生不愿主动走进课堂。数学在萌芽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现了数学的独特魅力。而我国数学的发展进程与天文历法、易理术数、地理堪舆等传统文化建立了一定联系,增加了数学的神秘性。此外,数学源于生活且广泛用于生活,数学学习中常常能捕捉到生活的影子,在生活的启发下学生也能对数学问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师不妨结合课程内容适当融入数学文化,体现数学与其他文化领域的联系或者引入生活元素构建生活图景,通过体现数学的人文性和生活性呈现趣味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产生求知欲,进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不仅要体现数学的趣味性,还要体现数学探究过程的趣味性。比如,在引出某一数学问题之前先借助相关的数学故事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把问题研究当成深度探索数学故事,从而保持学习热情。教师通过设置奖惩制度营造竞争氛围唤起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比赛的乐趣,进而深度参与、积极表现。教师在实施趣味教学时还可以立足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探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调查问卷咨询学生对数学的看法,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的兴趣所在。在汇总整理调查问卷信息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融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活跃起来。调查问卷能直接反映学生对数学的态度,为教师了解学生、开展下一步教学工作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极力体现数学及数学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初步避免课堂两极分化问题。

(二)尊重学生差异,采取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在兴趣、数学基础、学习方法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而教师也因此对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是数学教学两极分化问题的主要成因。一方面,教师要反思自己与学生相处的过程,尽量做到一视同仁,给每个学生同样的关注和关心,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适当采取分层教学策略。把学生按照各自的数学水平分成不同的群体,根据每个群体的共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落实因材施教。

1.问题分层。通过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适当提问,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但目前教师提问后,成绩优异的学生主动抢答,水平中下的学生基本没有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影响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性问题,然后让不同群体的学生解决相应难度的问题,保证学生均衡参与课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程度的锻炼,最终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督促学生搜集更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更全面地看待数学;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基础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有关数学概念的问题,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分层问题对自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知道怎样解决学习困难,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

2.评价分层。评价是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明确自我提升的方向。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评价模式,而要依据学生的表现综合展开评价,使学生既能获得技巧上的发展,又能获得精神上的鼓励,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综合学生的进步情况实施多样化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互评,让学生客观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如果教师以同样标准评价学生,实际上是误解公平教育,因为这种情况下优等生得到的往往是正面评价,自信心和意志力更强,学习动力更充足。而学困生得到的基本是负面评价,信心受到打击,逐渐自卑、失去学习动力。教师要深度落实因材施教理念,采取分层评价。严格要求优等生,肯定其能力的同时指出不足,扩大学生的提升空间,让学生更上一层楼;对学困生适当放宽要求,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多方面予以评价,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如果学生出现错误要详细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分层教学可以减少课堂上因学生差异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都能保持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三)加强合作探究,缓解学生矛盾

合作不仅是时代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学生学习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山外有山”,培养学生谦虚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作任务把学生聚集在一起可以发挥巨大的力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通过合作找到自己的位置,汲取他人身上的优点,解决自身的不足。初中生处于争强好胜的年纪,但这并不一定完全起积极的作用,有时也会产生负面效果。如课堂上优等生往往能够及时抢占学习资源和回答问题的先机,得到更多锻炼和表现的机会,牢牢抓住教师的注意力;而另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和同学的思路,找不到存在感,只能接受现成知识和结论。如果教师不能有效调节学生之间的这种矛盾,只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不妨构建互助小组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分组时要严格遵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一方面,组内异质能够消除小组内部的竞争氛围,优等生能够主动担负起帮助同学的责任,学困生能够积极向同组优秀成员学习,探究过程中同组成员能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同突破难关;另一方面,组间同质能够强化各组之间的竞争关系,从而提升小组凝聚力,各组在好胜心的驱使下能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努力提高小组每个成员的数学能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形成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从而有效解决两极分化现象。

(四)优化学法指导,促进学生交流

学习方法和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正是因为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好才导致学习过程烦琐复杂,学习效率低下,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也难以取得较好成果,这就体现了学法指导的重要性。但是学习方法和习惯不能统一化,因为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同,教师要在恰当指导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帮助每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提意见,依据学生的想法展开学习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提炼教学精髓,总结教学经验,优化学生学习。教师在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探究方法,如数形结合、化归、类比等,借此丰富学生的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比如,有的学生善于归纳总结、整理错误资源,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积累本、错题本供同学传看,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从而改进学习策略。学法指导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技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自己的节奏,逐渐提升数学能力,从而有效避免两极分化问题。

总之,两极分化问题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初中数学教师要了解问题成因,积极改进教学方针,给学生打造自由、平等、和谐、趣味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入数学学习腹地,掌握丰富的数学学习技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数学学习积蓄力量,提高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