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2022-04-01 23:02高瑞
知与行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高瑞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经提出,其时代重要性就充分凸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召唤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大学阶段开设的第一门思政课,应当率先承担起铸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深刻逻辑在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内容载体的丰富性和实践需求的现实性。在教学实践中,要紧紧抓住培养目标,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从而实现全过程融入,并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效度。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1-0066-07

一、问题的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经提出,其时代重要性就充分凸显。铸牢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然就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开设的第一门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理应率先承担起这项重任。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由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走到“自觉”“自强”[1]。2014年5月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语境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此后,认知渐次深入,不断形成新的表述,提出新的要求。同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纳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而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中,充分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又讲了“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

(二)铸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当其时

时至今日,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而进一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要求。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5],我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时代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必然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间,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培育”“铸牢”,这一方面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落实学校教育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在今天的中国,铸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当其时。“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重要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

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契合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大学阶段的第一门思政课,必须推动青年大学生尽快实现从具备基本政治素养到不断增强使命担当的转变。应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其深刻逻辑可从教学培养目标、内容载体、实践要求三方面把握。

(一)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从目的层面看,在青年大学生思想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的诉求、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的需求。也就是说,要培养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这一现代民族作为各民族共同体的深刻认同,具体实现青年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引导他们自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才能够“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5]。青年一代肩负着国家前途、民族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将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完成。在青年的思想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就有了担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培养目标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高度的耦合性、一致性,二者都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学校的思政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培养时代新人,又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而,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主动使其教育内容和培育路径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6]。“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推动青年大学生从具备基本政治素养向不断增强使命担当转变,要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他们真正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大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使青年学子成长为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内容载体的丰富性

从内容方面来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课程载体和内容载体。虽然“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但“理论彻底”并不直接“说服人”,而是还需要一个“说服”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在于其内涵的正确性、透彻性,还需要一个渐进的“铸牢”过程,即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来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真正“铸牢”,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完整过程。当前,在民族高校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以及相关校本课程,但总体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材建设、课程安排、师资配备、观念提升等方面都還存在较大问题,因而,思政课必须承担起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说服”工作,这既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因为思政课拥有丰富的内容载体。“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载体,其本身也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以最新修订的课本为内容载体,以专题讲授、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完成教学目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就能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引导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完成从“理论彻底”到“说服人”的过程。从最新修订的教材来看,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得到了扩充,从“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到“追求远大理想”和“弘扬中国精神”,再到“学习法治思想”,几乎每章都有可以用于“说服”的内容,其中既包含“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理想,又包含“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等具体要求,全都有力地支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三)实践需求的现实性

从实践的现实性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铸魂育人、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关键课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信息获取极其方便快捷的信息时代,他们面对海量信息,却又缺乏有效甄别。他们自身的心理成长正处在趋近成熟的关键时期,各种外来思想文化的渗透冲击和错误思想的误导严重影响着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民族观。这种现实状况给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带来了严重的思想冲击和现实挑战,“有时甚至可能会影响民族团结,威胁国家统一”[8]。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如果对青少年放任不管,他们就容易受错误思想特别是错误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的影响,有的甚至会走上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安全的道路。”[9]因而,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广大青年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保证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将理论讲透、将历史讲深、将故事讲活,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达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切实维护国家统一,不断增进民族团结。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

具体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项系统的实践活动,需要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实现培养目标、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并适时评估和改进融入的效度,从而实现培养的有效性。

(一)紧紧抓住培养目标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培养目标就在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应有之义。”[10]95并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机融入更能够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从而在实现社会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理想。通过课程教学的引导来实现培养目标,既需要从课程整体上把握,将培养目标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帮助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担当;也需要实现各章节的有效融入,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章节目标、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和相互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目标一经确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就更具针对性了。

(二)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教材对提升教学实效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修订工作的要求和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了修订,2021年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本取代了2018年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际上,中宣部、教育部2020年12月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就重新规范了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将大学本科阶段的“思想道德修養与法律基础”调整为“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专门开展了新教材使用培训,就编写背景、修订思路、修订内容以及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次修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教材、融入教学过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正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就教材具体章节而言,“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等板块都体现了修订完善,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机融入提供了更多内容和更大空间。例如,“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章所介绍的我国宪法中新增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内容,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语料”资源。

(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帮助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入。课堂教学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教师具有目标培养意识,还需要理论讲得透、故事讲得活、历史讲得深、情感用得真,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的过程中实现在青年大学生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目标。目前看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已经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可供借鉴的教学实践探索。在相关研究中,有的提出要“处理好目标统一与学科多样、价值主导与批评思维、理性认知与情感共鸣、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四重关系”[10]95;也有的从慕课教学实践出发,探究采用“思政教学‘N+4+3’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还有的提出“结合民族精神、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章节,深化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政策的认识”[12]。

诸多研究都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需要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内容支撑,也需要具体选取重点章节来进行系统的阐释,从而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有理论、有说服,真正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为了什么、基于什么等问题。在从“理论彻底”到“说服人”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关键的一步。只有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打造有内涵的‘硬核’思政课”[13]35,才能够真正“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耳、入脑、入心”[13]35。一要确立教学目标,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培养时代新人”主线,引导青年大学生将个人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征途。二要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教学内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绪论指出“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引导大学生将人生目的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第二章的“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等内容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第三章阐述了“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第四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引导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六章介绍了宪法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内容——所有这些都是重要的教学材料。三要选择一个能够系统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章节。可以从民族政策、民族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入宪的历史过程等方面系统认知,也可选择在“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章的教学中系统阐述、完整理解。实际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基于一定社会存在而产生的社会意识,需要我们回到它的社会存在中去感知、理解,即回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系统认知。由此来说,课堂讲解务必实现理论与历史的联系贯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把握和理解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要通观中华民族从王朝时代的“自在”状态到近代以来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战的“自觉”状态,再到今天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自强”状态的历史过程。要让青年大学生充分理解“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4]。要在理论上讲透,因为说服人需要“理论彻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向是要增强“五个认同”,具体说来,“认同伟大祖国在于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历程,认同中华民族在于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大家庭及其成员,认同中华文化在于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内生纽带和前行动力,认同中国共产党在于认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领导凝聚力量,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现实与未来发展的轨道和方向”[14]。要从历史到理论,从理论到情感,把握从“理论彻底”到“说服人”的整个过程,围绕真正“说服”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的有机融入。

(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总的来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兼具思想性与实践性。就教学目标而言,本课程乃是要服务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不断提升,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努力促成学生躬身践履、知行合一。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研学、课堂讨论、课程实践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从而内外结合,引导学生将思想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一方面,“要善于将生动的社会现实中所蕴含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引入教学活动,活化、具体化教材阐述,让小课堂贯通大社会、引入大世界”[15]。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和优化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分享民族团结进步小故事、讲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依托课程教学走进当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點等形式,在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而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可以邀请相关学者、民族文化传承人走进课堂,讲述中华民族历史过程和当代发展,展示民族文化。总之,通过课堂讲授和课程实践,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故事,不断增强学生的认同,促进青年大学生自觉自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评估改进融入效度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要思考为何融入、如何融入,还需要评价融入效度。通过收集教学反馈,开展教学反思,不断改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供给”,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改进,以期达成下一轮教学的优化。基于教学过程完整性以及教学规律的要求,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即衡量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程度,或者说衡量其对目标知识的获得及内化效果。这种课程教学评价可以贯穿教育学习全过程,通过多内容、多指标、多层次的设置,进行理论与实践、情感与行为的综合评价。在方式上,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实践分享以及期末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衡量;在内容上,可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素化、具体化、知识点化,从而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概念内容的掌握,“尤其是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6];在情感上,可以通过学生对“五个认同”的心理认知、态度好恶、情感倾向、言语表达等进行评价衡量;在践行上,可以通过学生敢于担当大任,能够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情况进行评价衡量。其中,方式是评价的手段,而内容掌握、情感表达和行为实践是评价的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为导向,采取多种评价衡量方式,并审视评价结果,持续改进,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进一步完善教学。在教学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章节进行系统阐述和讲解分析,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在教学材料选取上,要注重历史材料与当代实践相结合,持续跟踪形势发展,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做到“小课堂贯通大社会”;在教学方式上,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变化,将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慕课学习、研讨式教学、阅读自学科学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手段上,要关注信息技术和学生兴趣,更加注重现代教学工具、学习平台、网络媒介的引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趣味性;在针对性上,要更加注重精准选取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课堂“语料”。总的来讲,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馈、评价和再设计,实现后续班级下一轮课程的有效改进,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效度。

[参 考 文 献]

[1] 李维军,杨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赓续与现实发展——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维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2):38-40.

[2] 新华社.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光明日报,2014-05-30(1).

[3] 新华社.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4-09-30(6).

[4]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9-09-28(2).

[5] 新华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2021-08-29(1).

[6] 孙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内涵要素、建构过程与培育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2):118.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8] 李尚旗,郭文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9(1):64.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6.

[10] 陈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9(5).

[11] 王露.以思政课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教学“N+4+3”模式探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1):57-63.

[12] 卞程秀,潘莉,邓小明,等.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29.

[13] 李晶,师英杰.思政课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12).

[14] 严庆.政治认同视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20.

[15] 本教材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修订说明和教学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9):26.

[16] 狄鸿旭,杨宗丽.主渠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料”选择与实现路径——以“纲要”课为中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5):98.

〔责任编辑:余明全〕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