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22-04-01 02:40赵祥禄管鑫陈融姜相君曲海霞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抗血栓类药物异质性

赵祥禄,管鑫,陈融,姜相君,曲海霞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二科,山东青岛 266011)

胃癌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死亡率居全球第四位[1]。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经广泛应用于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治疗中,是EGC 的标准治疗方法[2]。有研究[3]报道,采用内镜下根治术治疗EGC,5年生存率可达91%以上,但手术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难度,常导致术后出血等并发症[4]。目前,国内外关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post-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bleeding,PEB)的发生原因尚存在争议,且国内相关研究样本量较少,得出的结论也较为单一。本文通过文献筛选,纳入国内外相关高质量文献9篇,共获取病例5 719例,进一步扩大了临床研究样本量,并通过Meta 分析进行综合评分,以期为评估EGC 患者发生PEB 的风险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检索2010年1月1日-2021年5月1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EGC 发生PEB 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检索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谷歌学术、Cochrane Library 和Web of Science。英文检索词包括:EGC、ESD、mucosal resection、endoscopic、mucosal resections、 endoscopic mucosal、 strip biopsy、endoscopic mucous membrane resection、 blood loss、postoperative、postoperative blood、postoperative blood loss、hemo hemorrhages 和postoperative;中文检索词包括:早期胃癌、术后出血、危险因素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

1.2 纳入标准

①确诊EGC 并经过ESD 治疗的患者;②研究中连续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s)比较,分类变量提供及95%CI;③高质量文献。

1.3 排除标准

①综述、Meta 分析、个案报道和会议纪要;②动物研究;③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④数据无法进行比较的研究。

1.4 文献数据提取

两位评审员使用统一标准独立收集数据,不一致的地方协商后决定。协商不一致的交由第三方裁决,按照既不缩小范围又不刻意扩大范围的原则。提取内容包括:文献题目、作者、发表时间、纳入的数据年份、样本量和出血的危险因素(性别、术中发现溃疡阳性、使用抗血栓类药物、肿瘤位置、高血压、操作时间、病灶切除大小和浸润深度)。

1.5 文献质量评价

对纳入的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暴露和未暴露队列的选择,两个队列的可比性,以及结果三个方面。大于5 分为高质量文献,低于5 分为低质量文献。本研究所选取的文献均为5分以上的高质量文献。

1.6 统计学方法

选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二分类连续性变量使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和95%CI进行比较,二分类资料使用比值比(odds ratio,)和95%CI 进行比较。数据中的异质性使用I²检验,若I²≥50%且P≤0.1,则认为各研究之间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异质性原因,结合临床实际来处理统计学结果;若I²<50%且P>0.1,则认为数据异质性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异质性较高的进一步行敏感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选文献和质量评价结果

初检获得7 842 篇文献,经反复剔除筛选,阅读题目和摘要,排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后,进一步阅读全文,最终纳入9 篇文献[5-13]。其中,中国2篇[12-13],日本6 篇[5,7-11],韩国1 篇[6]。研究病例共5 719 例。其中,男4 228 例,发生PEB 233 例;女1 491 例,发生PEB 49 例;PEB 总发生率为4.93%(282/5 719)。纳入的文献中,8 篇为病例对照研究[5,7-13],1 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6]。文献筛选流程及方法见图1。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见附表。

附表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Attached table Basic information of included studies

图1 文献筛选流程Fig.1 Flow chart of study selection

2.2 Meta分析结果以及森林图

2.2.1 性别共9篇文献[5-13]分析了性别关于EGC发生PEB 的影响。I²=0,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是EGC 发生PEB 的危险因素,男性EGC 发生PEB 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1.73,95%CI:1.26~2.37)。见图2。

图2 性别比较的森林图Fig.2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of sex

2.2.2 术中发现溃疡阳性8 篇文献[5-12]研究了术中发现溃疡阳性关于EGC 发生PEB 的影响。I²=53%,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显示异质性来源于临床数据[7],该研究纳入的溃疡为二次内镜下发现的,是ESD 造成的溃疡,与其他研究为术中发现的溃疡明显不一致(图3)。去除森林图中MATSUMURA 的研究后,I²=52%,仍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发现溃疡阳性的患者与未发现溃疡阳性的相比,EGC 发生PEB 的风险增加(:1.83,95%CI:1.04~3.22)。见图4。

图3 术中发现溃疡阳性的森林图Fig.3 Forest plot of intraoperative positive ulcers

图4 去除MATSUMURA的研究后得到的森林图Fig.4 Forest plot after removing MATSUMURA's study

2.2.3 抗血栓类药物9 篇文献[5-13]分析了抗血栓类药物关于EGC 发生PEB 的影响。I²=42%,异质性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抗血栓类药物的患者更容易发生PEB(:2.17,95%CI:1.65~2.86)。见图5。

图5 抗血栓类药物的森林图Fig.5 Forest plot of antithrombotic drugs

2.2.4 高血压5 篇文献[5-6,9,11,13]分析了高血压类于EGC 发生PEB 的影响。I²=18%,异质性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对EGC 发生PEB 没有影响(:0.89,95%CI:0.59~1.32)。见图6。

图6 高血压的森林图Fig.6 Forest plot of hypertension

2.2.5 上1/3 胃癌7 篇文献[5-9,11,13]分析了上1/3胃癌关于EGC 发生PEB 的影响。I²=36%,异质性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上1/3 胃癌发生PEB 的风险低于非上1/3 胃癌的患者(:0.61,95%CI:0.38~0.98)。见图7。

图7 上1/3胃癌与非上1/3胃癌比较的森林图Fig.7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upper 1/3 gastric cancer and non-upper 1/3 gastric cancer

2.2.6 病灶切除大小7 篇文献[5-11]分析了病灶切除大小关于EGC 发生PEB 的影响。I²=0,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切除病灶越大,EGC 发生PEB 的风险越高(MD:5.30,95%CI:3.32~7.29)。见图8。

图8 病灶切除大小的森林图Fig.8 Forest plot of lesion size excised

2.2.7 操作时间6篇文献[5,8-12]研究了操作时间关于EGC 发生PEB 的影响。I²=0,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操作时间越长,EGC发生PEB 的风险越高(MD:12.48,95%CI:1.72~23.23)。见图9。

图9 操作时间的森林图Fig.9 Forest plot of operation time

2.2.8 浸润深度7 篇文献[5,7-11,13]分析了浸润深度关于EGC 发生PEB 的影响。I²=0,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位于黏膜下层的EGC 发生PEB 的风险高于局限于黏膜层的EGC 患者(:1.53,95%CI:1.04~2.26)。见图10。

图10 浸润深度的森林图Fig.10 Forest plot of infiltration depth

3 讨论

ESD 已成为临床上治疗EGC 的首选方式。KOSAKA 等[14]分析472 例EGC 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经过ESD 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83.1%,且没有1 例因ESD治疗而死亡的病例。这表明:ESD是治疗EG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由于ESD操作难度较大,时间较长,存在PEB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发生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对于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存在不同的研究观点,本文通过Meta 分析进一步系统分析了EGC 患者ESD 术后发生PEB 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分析了性别对EGC 发生PEB 的影响,汇总了5 719例病例。其中,男4 288例,女1 491例,结果显示:男性是EGC 发生PEB 的危险因素,与SATO 等[10]的结论相同。本文也证实:术中发现溃疡阳性是EGC 发生PEB 的危险因素。有研究[15]认为,胃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和非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等有关,这些因素也会增加胃溃疡出血的风险。发生PEB的患者既往有抗血栓类药物的服药史,这本身也会导致溃疡。有研究[16]指出,高血压是发生消化道内镜术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但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

抗血栓类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会增加胃癌PEB 的发生风险[7,17-21]。目前,临床上也有很多关于抗血栓类药物与出血风险的研究:①减少药量:在手术期间可使用小分子量阿司匹林进行抗血栓治疗,HORIKAWA 等[22]的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②使用替代疗法:目前有肝素桥接疗法,可以在停用抗血栓类药物期间使用肝素代替,但也有研究[23]指出,使用肝素桥接会增加出血风险;③增加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用量:IZUMIKAWA 等[24]指出,即使使用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出血风险也不会降低;④推迟使用抗血栓类药物时间:KOH 等[19]指出,可以推迟再次使用抗血栓类药物的时间,术前7 d 停用抗血栓类药物可预防发生PEB,术后出血主要是重新使用抗血栓类药物导致的,推迟抗血栓类药物使用可以降低出血风险;⑤使用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KAGAWA 等[25]指出,沃诺拉赞是一种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发挥作用更快,可以有效预防ESD带来的出血风险。

本研究显示,操作时间和病灶切除大小是EGC发生PEB的危险因素。两者具有相关性,操作时间延长,可能会加大创面,增加出血风险;切除病灶越大,创面越大,术后愈合就越慢,可能会加大血管损伤,发生PEB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学者[26]认为,胃上1/3 的胃癌手术难度较大,操作时间延长,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但在本研究中发现,上1/3 胃癌发生PEB 的风险低于非上1/3 胃癌的患者(:0.61,95%CI:0.38~0.98),国外也有研究[27]指出肿瘤位置与EGC 发生PEB 不存在相关性,推测可能与纳入指标有区别有关。本研究还发现,位于黏膜下层的EGC发生PEB的风险会明显升高,与YOO等[28]报道一致,其指出:黏膜浸润越深会增加出血风险。对于PEB的应对策略,临床上有很多措施:KIM等[29]指出,二次内镜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出血的病灶,降低出血风险,有许多文献也证实了二次内镜的有效性[30-31];也有研究[32]认为,二次内镜会增加创面负担,减慢愈合速度,不利于预防出血。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较少;②纳入研究总数较少,未能进行发表偏倚的分析;③仅纳入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研究。日本和韩国EGC筛查计划开展较早,手术预后较好[33-34],特别是日本胃癌Ⅰ期和Ⅱ期的5年存活率超过70%,远远高于其他国家[35]。日本和韩国关于胃癌ESD的研究数据较多且相对完整,而其他国家相关研究较少,可比性亦不高,故进行筛除。今后其他国家有类似高质量文章发表,仍需进一步纳入研究。

综上所述,上述导致EGC 发生PEB 的危险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如使用抗血栓类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也会导致溃疡,而溃疡会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切除病灶越大,需要的操作时间越长,两者联合进一步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因此,临床上评判出血风险时,应综合考虑可能会导致PEB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猜你喜欢
抗血栓类药物异质性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关系
红花二米粥能抗血栓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红花二米粥抗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