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课程的价值

2022-04-02 01:11陈维雯
民族文汇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文学科音乐课程美育

陈维雯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尤其在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更加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了有效提高音乐教育水平,加强我国学生的总体音乐素养,当代音乐教师应该深度挖掘音乐课程中的价值,并将其融入到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因此本人主要对音乐课程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音乐课程;人文学科;美育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名典型的情感艺术,他能有效激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音乐课程的内在价值主要通过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实现,当代音乐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向学生渗透音乐课程的价值,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价值熏陶,从而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

以审美为核心,是基本理念。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并体会所抒发的情感。,这其中并没有枯燥和严厉的说教,而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美的润泽,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独特的部分,一直以来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音乐教师都会以智力教育的方法来开展音乐教学,以科学实践的模式来学生学习音乐,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相背离。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好的审美体验,并将其作为音乐教学的核心,将音乐教学变成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比如,在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起到的具体作用,如节奏、音色、速度、旋律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音乐中最扣人心弦、最具表现力的部分,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体验音乐,而不是将音乐拆分成各种构成元素,一点点为学生讲解。就是要侧重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另外,在音乐教学中,实践同样重要,为了使音乐概念和音响达到统一,单纯依靠对音乐概念的死记硬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开展相应的音乐实践活动,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整个音乐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审美体验。

二、创造性发展

音乐的产生实际上就是创作过程。在音乐课教学环节中,教师强调要切实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孩子们逐步成为自己学习或活动领域的“小主人”,无论学生表演还是艺术欣赏,都应当伴随着他们的创造性思想,即兴表达出丰富生动的艺术联想。例如,在音乐鉴赏中,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审美体验。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创作。在这里,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投入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来,然后给学生一些关键词,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这个画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想象力的过程,如果有些学生有绘画基础,他们也可以画在纸上,这是审美创造的另一个过程。这种从听觉到视觉的审美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兴奋不已。

三、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活动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项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传播人类文化精神的另外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研究民族音乐艺术,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只有广泛了解和熟悉自己国家的优秀音乐文化,才能增强自己对民族音乐,对自己国家的音乐、艺术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乐教”目的。因此,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有利于全面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

比如,就是完全可以让学生与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展开交往,定在唱歌、表演或演奏等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将独立思考、集体学习和小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并从小组内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入手,将共同参与作为基本目的,实现平等、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在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潜能会得到深度开发,团队意识也会得到充分培养。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音乐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不受教室和课堂的制约,无拘无束的进行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自己的音乐体会,交流彼此学习音乐的心得,让音乐课堂成功得以延伸,这也会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拉近学生彼此的距离。

四、表现和社会交往价值

古人云:“言之不足歌咏之,歌之不足舞蹈之。”学生需要通过在各种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培养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又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准确把握。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音乐教育,要求学生“充满自信、公开地歌唱”,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音乐素养教育中,往往需要通过集体互动来进行主要的教学内容,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树立和谐向上的音乐集体意识。它是一种集体的音乐活动,也是学生组织的以音乐为纽带的社会人际交流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这种社会交往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音乐不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人类文化的宝贵结晶。就是通过开展音乐教育,尤其是民族音乐教育,就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距离感,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开展民族音乐小学,可以从根本上拓宽学生的音乐事业,从而推动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教育的结合,形成“双赢”的局面。

结语

总之,音乐教师们在日常音乐课教学指导工作中,要注重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讓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和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闫经纬,吴跃华.我国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中两个热点问题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7(05).

[2]徐颖.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07(05).

[3]陈荣.《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0).

猜你喜欢
人文学科音乐课程美育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美育教师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