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思维的出版价值提升实践

2022-04-03 14:44王丹
出版广角 2022年4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丛书阶段

【摘 要】 出版行业竞争激烈,传统出版的“编、校、排、印”业务已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出版社只有不断深挖自身专业优势,在出版全过程中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提供增值服务,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在多年实践中探索了一套“系统性出版服务”创新方案,包括出版咨询、大纲策划、写作培训、组织审稿、参与统稿、编辑出版及宣传发行等,能帮助客户解决出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前,这套方案已在多个项目上应用,此类项目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远大于传统出版。

【关  键  词】系统思维;出版;创新;服务

【作者单位】王丹,中国原子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4.015

当前,图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类专业出版社受自身业务范围限制,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不占优势。如何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创造更多价值,是当前科技类专业出版社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中国原子能出版社是核领域唯一一家专业出版社,在体制改革后进入发展瓶颈期。近几年,其通过不断挖掘自身专业优势,进行价值创新,改变传统业务模式,以策划组织核电站建设经验总结类大型丛书项目为依托,将传统出版业务的“编、校、排、印”向出版价值链前端延伸,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性出版服务”方案。此套方案在实践中得到客户的认可,并已成功推广。

一、系统思维规划大型丛书

系统思维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思维模式的转变,能够帮助人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系统思维关注事件的整体性,并审视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互不相干的独立要素关联起来,从而展现一幅完整的景象。这种思维方式对规划和执行复杂项目是非常有益的。下文以核电站建设经验总结类大型丛书的策划编写为例,探索系统思维如何在出版全过程发挥作用。

核电站建设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需要经历前期选址、土建、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准备、运行等阶段,将各阶段的建设经验提炼总结,且抓住各个阶段的创新点,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该技术落地于福建省福清核电站。作为全球首堆示范核电工程,福清核电的“华龙一号”5号机组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战略工程,建设周期长达5年,投资上百亿元人民币,上万人参与建设。把这么复杂的工程汇总成文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核电站建设经验总结大型丛书共有10个分卷,约700万字。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历时2年,上百人参与撰写、审查、统稿等工作。笔者有幸作为项目策划人和主要负责人参与该丛书的编辑出版全过程,深深感受到将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上百名作者的上千篇文章组织成风格统一、主题突出的有机整体,是一件多么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事。

1.难点分析窥全貌

大型丛书的编写工作较一般图书要复杂得多,不仅需要作者对丛书所属的专业领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需要负责人组织各方人员根据编写任务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大型丛书的编写工作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组织协调难。大型丛书的编写工作需要核电站建设的总承包公司、设计公司、建设公司、设备制造公司等各领域人员共同参与,给组织协调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第二,编写思路形成难。虽然核电站的建设过程大致相同,但每一座核电站在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核电站建设经验总结大型丛书的编写人员大多是工程技术人员,不擅长写作,让其将工程建设的特点、创新点和经验完整地展现并不容易。第三,统稿难。统稿即编辑用“审、改、筛、合、串”等方法将成百上千篇风格各异的文章串篇成章,串章成文。但大型丛书的撰稿作者众多,不同的作者对工程认识的高度和参與的程度不同,所撰写的内容有的高屋建瓴,有的细致入微,将这些文章组织成风格统一、主题突出的有机整体,是一项专业性强且复杂的工作。第四,不可控因素多。大型丛书的编纂时间一般跨度较大,从启动到出版需要两三年,其间不确定因素多,很可能发生不可预计的问题,对编写计划造成严重影响。

2.系统思维抓重点

大型丛书的编纂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策划阶段、编写/审稿阶段、统稿阶段、出版发行阶段。并不是所有阶段、所有工作都是重点,编辑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抓住那些制约和影响整体编写质量和进度的重点,统称“抓重点”。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抓重点,也就是“统筹重点,兼顾一般”。以核电站建设经验总结大型丛书项目的编写为例,整个项目的重点工作是“如何高质量地把稿子写出来”,而这个重点工作要分阶段来分析。

以策划阶段为例,此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如何编制“主题突出、逻辑严谨”的三级大纲,而大纲形成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的编写思路,不同的编写思路所形成的大纲千差万别。那么,编写思路是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但是,参与丛书编写的作者有上百名,不同的作者思路各异。院士等高知识水平作者往往从国家以及行业的高度看待问题;业内专家则从本领域的专业角度提出措施;工程技术人员从本职工作的角度提出问题。在撰稿过程中,如果作者只重视其一而偏废其他,很可能因编写思路过度拔高而导致“言之无物”,或者因为思路起点过低而达不到要求。所以,编写思路的主题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在分析此阶段的重点工作之后,编辑就能够有策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需要注意的是,编辑在做重点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时兼顾其他工作,例如召开项目启动会、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制订详细的计划等,这些工作虽然不是此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如果忽略了,很可能在后面的某个阶段被此制约。所以,“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是有条理地展开各项工作的前提。

3.创新方法呈亮点

在明确编写思路之后,编辑就要根据思路来组织编写工作了。由于撰写初稿的作者众多,写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收集上来的文章风格各异,给后期的统稿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就此,出版社尝试了一些创新的方法,在写作方法、项目管理方面提供了专业服务,保证编写工作顺利开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撰写初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部分作者会觉得写文章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不知从何下手。其实“不善写”的核心原因并非在“写”本身,而是源于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思维”出了问题——作者缺乏系统思维能力。“结构化写作法”是很好的系统思维写作方法。

“结构化写作法”的要点是“结论先行”的写作方法。所谓“结论先行”就是将工作中重要、有价值的内容或核心观点,清晰、准确、简练地在文章开头进行阐述,起到统领全文、提纲挈领的作用,之后再有条理地展开论述。而“结论”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一件事情的结论往往是另一件事情的条件,从而形成更高一层次的“结论”,这时候就需要作者逐层展开,即上一层结论是下一层结论的总结概括,下一层结论则是对上一层结论的解释说明,形成“以上统下”的写作方法。然而,每一个结论不止一条信息作为支撑,而是由某一类的多个信息组成的,这样的话,就需要作者将具有相关属性的信息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归纳为同一逻辑范畴,作为结论的支撑,这就是“归纳分组”的写作方法。但是这些信息又不能无序地置于文中,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这时候就需要作者使用“逻辑递进”的写作方法。

编辑只有学会系统地思考,才能用结构化的写作方法指导作者完稿,协助作者写出逻辑严谨的文章。运用系统思维帮助作者是提升价值的关键所在。

二、系统出版的价值体现

系统思维运用在出版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就出版项目的流程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系统。整个系统的各环节,以及各环节中的各要素都是相互关联的。系统思维的原理可以体现在以不同目的为导向的各环节中。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内部各环节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出版中运用系统思维,既能从整体出发,看到整体的目标和价值,又能从各要素出发,看到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内部结构及相互影响。

1.系统出版服务模式

形成以整体服务为导向的系统服务模式。系统思维的原则之一是整体性、全局性。全局性是指不局限于某一个环节,而是思考问题产生的背景与各环节之间的关联,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在系统出版服务模式中,图书出版项目中的写稿、审稿和出版不再是分裂的环节,作者、专家和编辑也不再是分裂的个体,而是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价值的有机整体。系统出版服务模式的核心是关注出版过程中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关联。

出版社可系统规划从项目咨询开始到出版发行所有环节的服务内容,将出版业务的“编、校、排、印”服务拓展至整个流程,从而打造一套完整的系统方案,包括“咨询—策划—培训—出版—宣传”服务。这套方案是针对作者在各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定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写思路调研、编辑大纲策划、项目管理规划、写作培训课程、组织专家审稿、驻场参与统稿、出版方案制订、宣发方案制订等。在整套服务方案中,培训课程贯穿始终,从编写思路的形成、编写大纲的编制方案、写作方法的培训到如何根据主题搭建文章的框架结构、如何撰写总结类文字等,都需要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这些培训内容也是作者认为最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服务内容。

要素是系统中最容易识别的部分,丛书的策划、大纲的编制、初稿的撰写、内容的审定,以及出版发行都是这个系统里的各要素。在系统出版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在观察时不要只窥一斑而不见全貌,要关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保证解决方案具备可操作性。例如,在大型丛书的构思策划阶段,编辑可以根据同类出版物的情况,给作者提供文章内容定位和主题思路的建议,为撰稿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在撰审阶段,编辑可以给作者提供科学的写作方法,辅助其更好地完成作品,或充分利用行业资源,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帮助作者提升稿件质量,以减少后期修改文章的次数;在出版阶段,编辑应向作者提出编写规范、装帧设计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建议。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出版的优势。

关联是一个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系统中的关联发生变化,整个系统都会发生改变。要想解决系统问题,就要抓住关键点,统筹兼顾。一个系统项目分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兼顾非主要矛盾是系统思维的本质。而主要矛盾要分阶段来分析,主要矛盾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存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所以,“統筹两个重点”就是重点考虑主要矛盾和各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兼顾两个一般”就是照顾非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此外,还要动态观察其中的变化。

系统思维在出版项目中要关注价值实现的整体性,确保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因素都对后续的工作产生有益的影响。所以,系统出版所创造的价值远高于传统出版。

2.系统思维提升核心竞争力

大多数企业进入发展瓶颈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大多数时间都在做“价值攫取”型工作,而不是“价值创造”型工作。“价值攫取”型工作是指企业想办法不断争取存量资源,而“价值创造”型工作是企业更改资源的利用方式,创造新价值,利用系统思维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正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出版企业亦是如此,一本图书的生产流程包括明确写作思路、编制大纲、撰写初稿、专家审稿、编辑出版发行,各阶段的价值由作者、专家和编辑分别实现。首先,作者要完成构思和写稿;其次,同行专家评审,作者数易其稿;最后,编辑加工环节结束后,作品进入出版发行环节。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出版“价值链”上有一个分水岭,出版社的编辑在流程的后端才发挥作用。正因如此,传统编辑的角色往往被定义为“为他人作嫁衣裳”,那是因为编辑做的是规范性工作,而不是创造性工作。从价值链的理论来看,实现的价值越少,发挥的作用就越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不具备优势。出版社唯有将编辑的服务移至价值链的前端,使编辑与作者共同参与出版的全过程,才能实现服务价值的增值。

不断提升价值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科技类专业出版社,更要在本专业领域里深耕细作,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开拓创新,向价值链前端延伸。出版编辑要跳出传统出版的价值定位,用系统思维看待问题,将孤立的问题串联起来,从出版的全过程把握问题,发挥更多的增值作用。

|参考文献|

[1]齐藤显一,竹内里子. 麦肯锡图表工作法[M]. 金磊,译.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

[2]嶋田毅.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M]. 张雯,译. 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

[3]张建中,夏亚梅. 专著出版同行评议:特点与启示[J]. 科技与出版,2020(1):109-112.

[4]楼玲玲. 科技出版“走出去”背景下专业编辑能力培养[J]. 科技与出版,2019(10):125-129.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丛书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艺术创想丛书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