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媒体”语境下地方媒体智能化升级探索

2022-04-03 14:44姜言
出版广角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智能化信息

【摘 要】“四全媒体”语境下,实现智能化升级是地方媒体的发展方向,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地方媒体应积极探索构建全媒体的传播矩阵和传播样态。澎湃新闻是我国第一个切入移动客户端的新闻转型产品,其注重自身定位,通过打造手机APP,定位于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时政内容。作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澎湃新闻在探索过程中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运营理念,成为智能化全媒体传播的典范。

【关  键  词】“四全媒体”;地方媒体;智能化;澎湃新闻

【作者单位】姜言,中国传媒大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4.018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简称“四全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四全媒体”语境下,媒介融合趋势显著增强。伴随5G、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地方媒体智能化转型发展进入快车道。换言之,地方媒体也将进入跨越时空和主体的智能化全媒体传播领域。

一、“四全媒体”语境下地方媒体智能化升级的方向

“四全媒体”的出现意味着传播方式已发生改变,地方媒体融合发展趨势增强,智能升级势在必行。科学认识“四全媒体”的丰富内涵,有助于为地方媒体智能化升级指引道路和方向。

1.全程媒体

全程媒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媒体应全程关注和关心与群众相关的新闻事件,即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初期阶段要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及时捕捉信息并迅速报道;在中期阶段要及时跟进新闻事件,为大众提供后续报道;在新闻事件结束的后期阶段为大众提供相关总结性报道。全程媒体有助于弥补网络信息时代新闻报道碎片化、分散化的不足,增强新闻事件报道的连续性,其背后体现的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是保持新闻报道全程协调的一致性。新闻生产与传播共处于紧密链条中,各部门信息的一致性和对称性至关重要,关系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全程媒体意味着在新闻生产与传播链条中,各部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协同参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报道的线索获得、策划、采访、形成、生产、传播、反馈日益智能化,地方媒体传播各环节的联系更加紧密[1]。同时,全程媒体要求媒体要注重新闻报道的全程跟踪与持续报道,借助数字化媒体平台保留报道记录,还原新闻事件始末。

2.全息媒体

全息媒体指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表、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打造立体化的视听空间,这一模式下,媒体的信息载体呈现多功能的特征。全息技术为全息媒体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并为受众提供了多重感知觉体验。与传统媒体相比,全息媒体赋予媒介更丰富的意义和功能,而媒介作为人的延伸,对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高度融合及智能化是全息媒体的显著特征,即通过打造沉浸式的传播场景,使人们获得多感官的刺激和体验中。

全息媒体对地方媒体发展的影响为以下三点:一是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媒体传播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地方媒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借助自媒体、社交媒体、新闻竞合平台等报道新闻内容;二是利用智能化手段不断丰富新闻传播场景,VR/AR等技术在传媒行业的广泛应用为媒体转型升级、构建全息场景创造了有利条件,地方媒体须积极构建全息媒体传播样态,增强受众情感体验,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新闻传播;三是增强与受众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新闻传授多方之间的高效交流和实时互动,如多数地方媒体平台以直播形式还原新闻的第一现场,还原民众关心的问题,让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件。

3.全员媒体

全员媒体发展意味着如今的新闻传播早已不再单打独斗,新闻生产与传播中各主体联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的趋势显著增强。

全员媒体指传授多方的共同参与。新闻媒体人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责任人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而大众通过社交媒体、自媒体等参与信息传播,使得新闻传授双方的角色定位变得模糊,加速了新闻传播向公共传播转向。

全员媒体的发展要求地方媒体变革原有的传播结构。一是明确地方媒体智能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区域定位和发展定位,增强地方媒体在信息服务、公共服务、新闻传播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多元化需求之间的适应性。二是地方媒体智能化转型升级须坚持差异化原则,既要主动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采编流程再造,又要结合自身稀缺资源和历史性的产业基础,打造极具本地特色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因地制宜地探索地方媒体智能化发展路径[1]。三是新闻报道来源应更加广泛,地方媒体可吸收自媒体平台的优质作品,将更多的好新闻、好作品传递给受众。

4.全效媒体

全效媒体强调运用丰富的传播手段增强传播效果。当前,新闻传播的分众化趋势日益明显,为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媒体应更加注重信息生产和传播时效的提升。随着全效媒体的推进,地方媒体逐步构建了“一对一”“多对多”的传播路径,传播的精准度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全效媒体集合信息传递、社会交往、公共服务等多重功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全效媒体的实现依靠智能化技术的加持,因此新时代的媒体传播样态实际上是传播生态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全效媒体要求地方媒体转变工作思路,将效率、效果、效能融为一体,实现媒体结构重组,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传播的效率、效果和效能。从宏观层面看,地方媒体在传播整体架构方面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传播路径。地方媒体应充分利用“四全媒体”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有层次的建设路径,从平台搭建、传播流程、信息内容优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地方媒体资源的智能整合、全方位整合,以及智能化的转型升级[2]。5G技术改变了媒体生产方式和用户传播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信息的传播影响力和传播效率,地方媒体应抓住“5G+8k”的发展机遇,强化地方媒体内容,重视各类平台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地方广播电视台、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各种资源优势,推进信息传播的移动化、数据化、场景化和平台化,从而实现地方媒体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构建“四全媒体”传播体系为地方媒体智能化升级指明了方向,要求地方媒体协同打造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格局,运用智能化思维提高新闻媒体报道实效,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优化媒体报道流程,扩大地方媒体传播的影响力,打造地方媒体品牌。

二、澎湃新闻智能化升级的实践探索

早在2014年,澎湃新闻就成为我国第一个转型切入移动客户端的新闻产品。作为移动互联网产品,澎湃新闻注重自身定位,通过打造手机APP,定位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时政内容。多年来,澎湃新闻作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在探索过程中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运营理念,成为智能化全媒体传播的典范。

1.建立24小时全程采编发机制和新闻追溯机制

澎湃新闻的全程媒体策略主要从两方面落实,一是保持报道时间的连续性,实现24小时持续的新闻报道机制;二是注重报道事件内容的连续性,对新闻事件实施全程跟踪。作为直接服务移动客户端的新闻主体,澎湃新闻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对采编流程进行重塑,结合互联网传播规律,形成24小时采编发机制。《上直播》作为澎湃视频直播栏目的王牌,按照24小时采编发工作机制,实现全天候新闻生产与报道,新闻事件报道按照“即采即审即发”的原则,几乎零时差地发布受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和事件,让受众身临其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上直播》栏目成立新闻组和调查组,对新冠肺炎疫情热点进行全程跟踪,以“深度调查”为方向,不仅实现了重要疫情信息的实时传播,还为民众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上直播》栏目直播火神山建设过程,通过全程报道让民众对医院建设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报道让民众切实感受到中国战胜疫情的强大决心和信心。在新闻事件内容全程跟踪方面,澎湃新闻重点解决“烂尾新闻”,及时推送新闻事件的进展。新闻追溯机制体现了澎湃新闻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其在实践中积极发挥主流舆论的引导功能,还原了新闻事件的發展脉络,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2.构建“场景+专业+交互”的全息媒体框架

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澎湃新闻十分注重多元场景的打造,并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充分显现了自身在新闻领域的专业性。近年来,为增强与受众间的交流与互动,澎湃新闻初步建立了“场景+专业+交互”的全息媒体框架。一是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融合使用多种呈现形式,丰富新闻报道场景,如采用图文与视频结合、直播与文稿结合等方式,使新闻事件的报道更为直观。二是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体现报道的高水准,坚持新闻报道的严谨、专业、权威视角,在提升新闻报道深度的同时提升了新闻内容的软实力。三是结合用户需求,打造“澎友圈”,形成全新意义上的交互社区,进一步强化了用户体验。这些功能优化使澎湃新闻成为一个优质、开放、专业的媒体平台,吸引了更多用户的关注。澎湃新闻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丰富的海量内容,通过强化用户生态、内容生态和舆论生态,为澎湃新闻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3.构建全员媒体新生态

全员媒体在地方媒体智能化升级中的应用,可从媒体内部管理和媒体内部与外部的联合两个维度出发。澎湃新闻对内搭建了人工与智能化相结合的新闻生产模式框架,在信息技术与新闻报道深度融合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支持下,澎湃新闻打造AI主播“小菲”,不仅让用户耳目一新,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澎湃新闻智能化升级的方向。同时,为保障新闻质量,澎湃新闻还建立了内容管控审核体系。在内外联合方面,澎湃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包括中央一级的新闻媒体平台、同类型的地方媒体平台、社会大众的自媒体平台等,不仅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速度,还体现了地方媒体关注大众、向社会传播优质新闻内容的初心。

4.借助智能化技术全面提升新闻报道效能

媒体是社会信息交互的平台,其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3]。融媒体时代,地方媒体必须全面提升新闻报道速度,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能化技术的支持。随着澎湃新闻在媒体深度融合等诸多领域的不断升级,澎湃新闻正积极将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中,使内容和技术结合得更为紧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此外,澎湃新闻研发了澎湃算法,通过对受众精准画像,构建起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体系,对收集的用户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更好地服务受众选择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如《澎湃号》通过对受众阅读需求以及订阅栏目的详细分析,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社群,在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引导下,对用户的阅读内容进行精细化归类,确保所推送的新闻产品符合受众需要,从而实现信息的精准高效传播。随着智能化技术不断成熟,这些技术将为澎湃新闻智能转型升级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未来,智能化升级的深度和广度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三、“四全媒体”语境下地方媒体智能化升级的方向

“四全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传播理念、运作方式和产业链条发生了深刻变化。澎湃新闻智能化转型升级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也是地方媒体智能化转型的典范。

1.优化报道流程,提升新闻传播能力,推进信息资资源共享

数据新闻不仅是图形或可视化效果,还是用最好的方式讲述故事[4]。“四全媒体”加快了媒体间的深度融合,媒体融合既是技术上的有机融合,也是价值理念扩散与传递的过程。前者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实现新闻内容的传播:后者则需通过传播手段、传播途径的创新,向社会公众传播主流价值观。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既要注重新闻内容质量,也要通过客户端报道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如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借助互联网传播规律打造了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实现了对传统采编发流程的再造。其充分利用“中央厨房”实现全媒体信息的多元互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传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地方媒体智能化升级既体现在组织架构的优化层面,也体现在积极推进信息资资源共享方面。在打造信息传播全程化、全息化、全员化、全效化媒体过程中,地方媒体应将优化和再造媒体流程放在首要位置。

2.扩宽新媒体视野,为用户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

全民皆媒需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元化技术提升可连接、可关联的可供性,为全民关系网络构建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传统的传播方式下,用户只能阅读与自身选择相关的信息,无法看见与他人相关联的信息。而互联网技术下的推荐、分发和互动功能,可以更好地让用户了解信息链的全貌,查看人与人、人与内容、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未来,地方媒体在智能化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全民皆媒的时代特性,了解用户偏好,充分尊重用户的主体地位,用贴近用户情感表达和生活习惯的方式,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四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地方媒体既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也要将内容搭载于技术赋能之上,为读者提供综合性的信息服务,特别是区域特色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智能化转型将成为媒体效能优化的终极构想,智能空间中信息传播的场景将会更加丰富,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场景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渠道,进一步扩大媒体内容传播的领域和方式,将促使新闻与场景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这也给地方媒体的融合发展拓宽了空间。

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地方媒体既要考虑传统媒体智能化转型的艰辛和不易,也要从容应对媒体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明确互联网时代新闻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主动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对用户的新闻信息服务深度融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信息传播模式,扎实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和曼,焦飞越. “四全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 中国编辑,2021(7):91-96.

[2]陈维龙,张静,曾静平. 5G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建构、实施路径和生态管理策略[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1):36-39+63.

[3]宋建武,王枢. 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技术逻辑[J]. 新闻与写作,2021(9):39-45.

[4]韦一. 全媒时代下澎湃新闻如何报道灾难性事件探析[J]. 传媒论坛,2021(4):173-174.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智能化信息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