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学术格局与创新境界探究

2022-04-05 01:25郭睿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秋水双创

郭睿

摘  要:《秋水》是庄子的代表性作品,研读《秋水》可以得出庄子的两大重要思想——“相对论”与“齐物论”。这两种思想对从事学术研究来说,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双创”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研究者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秋水》提供了最好的答案,探索学术之道亦是研究者永恒不变的追求。认识万千世界从质疑开始,令人深思的提问是学术研究之端,找到真问题甚于解决问题。受益于庄子的“相对论”思想,随着客观对象的全方位展现,人类主体逐渐形成了辩证思维,学术格局与创新境界就是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与超越的。几于道,正是提升学术格局,开拓创新境界的至高追求。

关键词:《秋水》;“相对论”;“齐物论”;学术格局;创新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2)01-0090-04

《秋水》这一千古名篇,被不少研究者关注,但论述《秋水》篇章结构的文章相对较少。笔者尝试挖掘《秋水》的结构,以及七组对话背后的深义,从而为当下“双创”背景下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启发,进而提升学术格局,开拓创新境界。

一、发人深思的提问是研究之端

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来说,发现真问题、提出真问题已经成功了一半。《秋水》中看似略显笨拙的河伯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学习河伯发现问题的角度,对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颇为重要。

《秋水》这篇经典名篇在《庄子》一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顾如华曾说:“《南华》为诸子中第一开眼之书,而《秋水》又为《南华》中第一开眼之文,内篇《逍遥游》《齐物论》一大注脚也”。既然是“《逍遥游》与《齐物论》的注脚”,则说明《秋水》中深蕴逍遥之道与万物其一的思想。

河伯的第三次发问是全文的点睛之处,“以道观之”是整篇的核心主旨。《秋水》由河伯与海神的七组对话,六次提问架构全篇。后半部分由六则寓言组成,这俨然已形成现代小说的雏形。河伯的六次提问,渐次深入,层层剥皮。北海若的回答更是针锋相对,着实令河伯叹为观止。正如清代学者林云铭高度赞誉的“此千古有数文字,开后人无数法门。”

开篇“自喜”“自美”(“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河伯与柏拉图那个神秘的洞穴如出一辙。施特劳斯对于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曾作出这样的解释:“柏拉图式的洞穴图景描述了人类的根本处境。人是其所处时代及场所中权威意见的囚徒,一切人由此开始,大多数人也在此结束。”他进而指出,教育就是要让人从柏拉图式的“洞穴”中“获得解放,就是上升到某种立场,从那里能够看到洞穴。苏格拉底断言,他只知道自己是无知的(Only I know what I don’t know),这说明他获得了这样的立场,从这里他看到,被他当作知识的,只不过是意见——被洞穴生活的必然性所规定的意见。任何形式的哲学都假定,通过无所凭借的理性,人总能够超越给定的东西,找到一种不武断的标准,以对抗那些用来衡量它的东西(against which to measure it),正是这种可能性构成了人之自由的本质。”《秋水》中多次提到人可能受环境、自身条件的限制,从而局限在一隅,这在北海若的回答中尤为突出。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文末第三则寓言中写到井蛙不懂“东海之大乐”,仿佛“用管窥天,用锥指地”。就做学问做研究而言,我们不能成为“井底之蛙”,需从“柏拉图式的洞穴”中超越出来,同时还要注意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避免犯“用管窥天,用锥指地”的错误。北海若回答中的“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对学术研究的影响颇深。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是追求真理,真理之道的获得要求研究者提升专业修养与研究品味。而素养修为的提升是从质疑开始的,追求真理即是从怀疑开始。因此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漫漫真理的大道由此起航。胡适也曾告诫我们“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权威带来了秩序,质疑带来了科学。

河伯就小大之辩、有形无形、贵贱之别、为与不为、何贵于道、何谓天人六方面逐层深入。从具象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伴随问题的深化,何谓大道也有了较清晰的答案。“道”的神秘面纱也在北海若的回答中逐渐揭开,昭示于读者面前。“小大之辩”“有形无形”“贵贱之别”均是“道”的具体展现形态,属于“相对论”的范畴。“为与不为”属于中间的过渡阶段,“何贵于道”以及“何谓天人”是最高级形态的“道”,属于“齐物论”的范畴。而“齐物论”是高于“相对论”的,强调天人合一,万物处于自在逍遥之境,大道归一,一派和谐。程以宁曰:“此篇以形有大小,喻道无大小;以物有精粗贵贱,喻道无精粗贵贱;以物有短长终始,喻道无短长终始。”对于学术研究而言,获得真理的道路是崎岖艰辛的,一般经历从具体点线着手,从而铺叙延展,正是在这过程中一步步接近正确的认识。中外大家也同样形容过得“道”的不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形容学术人生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界:立(站位);“衣帶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境界:守(坚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界:成就。牛顿也曾谈到,我只是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尔捡到几个贝壳而已,真理的大海我并没有找到。马克思甚至直接表述过:“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学术研究之路,像河伯的六次提问一样,漫长而曲折。

二、“以道观之”统领下深入论证

河伯第三次提问是全篇的核心。前两次发问也是围绕此问题展开,后三次发问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全篇的主旨:“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如此才能返归“真”的大道。

河伯与海神的对话到底是如何层层剥皮的?

首先展开的是一场“小大之辩”。河伯说:我认为天地最大,毫末最小,可以吧?海神回答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拥有无边无际的量,时间的长河又是在无穷无尽中流淌,得与失的禀分,缘分天分的东西又是时刻变化的,事物的终结与开始甚至生命的开端结束也是变化无常,没有固定的变化因子。认知对象的万千变化,认知主体的有限认知,又怎么能判定天地为最大,毫末为最小?这是基于形而下层面的第一次发问。河伯继而发问:是不是最精细的东西都是无形的,最大的东西不可限定范围?依然是处在“小大之辩”层次上的争论。北海若从视角的有限性方面予以反驳。从微观视角来观察宏观世界,看不到实物的尽头与边界;从宏观视角来观察微观世界又有不真切的地方。机智得道的海神超越有形层面之争,指出有高于有形的不能言说的更高级的“道”。这与道家思想的精髓一脉相承,大美无言,大爱无疆,不言之教。真正得道之人已不求闻达于世,修养高尚的人不再计较一时的利益得失,不考虑自己。《逍遥游》中得道的最高境界:“无己”“无功”“无名”。这里虽没有直接言说“道”,但已深具“道”的雏形。

河伯第三次提问进一步深化,请教北海若如何区分贵贱、大小?海神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一语中的,从源头上直接否定了河伯的问题。在“以道观之”这一核心统领下,展开对事物的多侧面观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以物观之”“以俗观之”“以差观之”“以功观之”“以趣观之”是观察事物的五个平行角度。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补充到前两个角度是同一层面的论证,后三个角度是另一维度的论证。这也就涉及到论文写作的结构,通常由单数章节构成的论文更具张力,但不局限于此。论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组成,在正文中包括两种结构:平行论证与递进论证。为了使论证说服有力,更倾向于选择递进关系的论证。“以道观之”就像“齐物论”,剩下的五方面就像“相对论”。宏观层面上,《齐物论》于《秋水》的重要性而言,可谓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两篇佳构,互文成双。微观层面同样不可忽视,庄子在具体论述不同的差别、功分、情趣操守时,引用了大量的例子进行论证阐释。如文中谈到栋梁之材可以用来冲击敌城,却不可以用来堵塞洞穴;骏马良驹一天奔驰上千里,捕捉老鼠却不如野猫与黄鼠狼;猫头鹰夜里能抓取小小的跳蚤,细察毫毛之末,可是大白天睁大眼睛也看不见高大的山丘等。理论在先,例子在后,我们在研究某一领域的事物时,不正是沿着同样的思路前行吗?庄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提出了相对论,这启示我们在分析研究对象时,应正反多角度切入,并且找出同类大量事物进行深入论证。像鲁迅先生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三次拷问,次次深入,这不正像论文的逻辑结构深入论证,层层剥皮吗?

经过连环三问,河伯逐渐接近“道”的本质。道家思想中强调清虚为静,无为战胜有为,即“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河伯更加疑惑了,请教海神“我到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海神答曰:应开拓胸懷,兼怀万物,随性安然变化。不必束缚心智,不偏执事物的一方面,唯有这样才能与道同行。海神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因此应该“自化”,自然的变化与“真”极为趋近。河伯深思后,发出第五问:“何贵于道”?一个只有深谙“道”的人,才会思考比“道”更重要的东西。北海若的第五次回答同样值得注意,“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简言之“达理明权”。这里的“权”,意思是灵活变通。从上文的“自化”亦或“天人合一”的阐述中,容易造成误解,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作用很小。庄子这里正是强调了人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学术探讨时,充分调动研究者的思维,对一时难以判断的问题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待后人推进研究,存疑对学术的争鸣与繁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陈思和在评价孙甘露的作品时说过,他的作品是留给100年后的读者看的。这是存疑,等待后人接续研究的较好例证。

从河伯提问升级中,也可知河伯思考的深入。河伯最后一问:何谓天人?海神解释到:自然的东西就是天意,人为的东西就是“人”,强调坚守本真,不忘初心。天人之思贯穿于许多伟大的作品。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也曾写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上问青天,下问大地。在从事学术研究时,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一般离不开“人”。研究人写的关于人的作品,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生存状态,如老舍思考的“小人物”与命运的关系。其实庄子早已启发我们,因为庄子早就认识到每个个体的存在价值,正是因为个体的千差万别才构成世界的丰富与多样,“殊器”“殊技”“殊性”给我们带来宝贵启迪。文末第二则寓言孔子告诉弟子“时势适然”,启发我们做学问同样需合天时,得地利,聚人和。

三、创新是研究的灵魂

在文末第六则寓言里,庄子以水喻道,形容得道之人的快乐如鱼得水,“出游从容”。人生三境界也可以理解为学术之道者三: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刚开始从事研究的我们,就像河伯一样,自以为凭借储备的一点知识即可窥探事物的全貌,实则只能粗略地抓住事物表层的东西,此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之后经过专门的学术训练,像河伯一样由形而下具体的事物上升到形而上的哲理意蕴层面,这一过程培养了辩证思维的能力,分类认识事物,加深对事物的全面认识,由“相对论”通向了“齐物论”,此时看山已不是原来的山,水更不是原来的水。无论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还是《文心雕龙》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灵赋体灵感的涌现,皆是可遇不可求,不可多得。得道的过程,对于学术研究者也是整个修为、素养提升的过程。有此积淀,此时再看山水,如辩证否定一样,虽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却是借“道”的法眼观照下的山水。

《南华经》有不可读者三:“一、束于教,不可读也;二、内外韄,不可读也;三、法眼不具,不可读也。”这从侧面提醒我们要想提升学术格局,开拓创新境界,需要走出三个误区:教养学识的限制,身心内外受到的束缚,不具法眼。庄子在《秋水》一文中多次告诫我们“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人应“无拘而志”“无一而行”,与“道”偕行。在通往学术大厦的路途上,许多研究者坚持心中的学术信仰,一步一个脚印,勇攀科学的高峰。宣颖一辈子砥砺研究《庄子》,到80岁才出了一套研究庄子的著作《南华经解》;樊骏辛苦十八年,孤身一人为老舍作传记;孙犁晚年淡泊宁静,“无竞无争。抱残守阙,以安以宁。唯对于书,不能忘情。”对于每一位治学者,都希冀学有所成,做大文章。文章既可指一篇优秀的论文,也可指广阔天地这篇大文章。而把文章做大的基石是研究者解放自己的思维,向河伯学习。虽然一开始认识浅陋,甚至沾沾自喜,但他突破自我,破除束缚,从而逐渐得“道”。

只有解放思维,破除束缚,才可能提出新颖的观点。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不外乎观点、材料、方法。材料与方法又是得出观点的基础与前提,旧材料与老方法只会让研究之路越走越窄。材料的获得并非如想象中那般轻松容易,一手珍贵材料的获得更是“难于上青天”。但材料新与旧都无妨,在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一些适应当代的新方法逐渐涌现,如用心理学、人类学甚至法学来研究文学之类的跨学科研究法,倍受欢迎。新近出炉的佳作不少是用新方法研究旧材料,经典重读,还原文本的真实面貌。当然用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更是上升到创新之境的新高度。重拾旧材料,辅以新方法研究;出土新材料,辅以旧方法或新方法研究,是创新之境的三个层级。

简言之,创新思路即是创新方法。研究者开拓格局,提升境界,最终为的是提升创新素质与能力。笔者认为,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继承创新,新而又新,可称为创新的四条路径。其一,破旧立新,重点在一个“破”字,在破除旧观念、旧套路、旧写法中获得创新点。其二,推陈出新,重在一个“推”字,对于陈旧的一套,未必破除,而是将其推开,让新思路新方法脱颖而出。其三,继承创新,对传统的一套,不“破”不“推”,而是从中汲取营养,赓续精华,在此基础上突出新变化、新意境。其四,新而又新,在别人创新的肩膀上,继续前进;在自我创新的层次上,再求提升,直至臻于完美。总之,学术研究前进的每一步都像一场接力赛,我们只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拿过接力棒,冲刺好属于自己的100米。解放思维,打开自己,提升学术格局,开拓创新境界,如鱼得水,逍遥自在。

四、结语

学术之道的求索,经历了“相对论”向“齐物论”的转化与过渡。认识万千世界从质疑开始,令人深思的提问是学术研究之端,找到真问题甚于解决问题。受益于庄子的“相对论”思想,随着客观对象的全方位展现,人类主体逐渐形成了相对辩证的思维,学术格局与创新境界就是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与超越的。像柏拉图强调灵感的重要性一样,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积淀,最终真理之道会悄然敲门,撞击学术研究者的心灵。几于道,正是提升学术格局,开拓创新境界的至高追求。

參考文献:

[1]方勇.庄子纂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8:684-790.

[2]林云铭.庄子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3.

[3]布鲁姆.巨人与侏儒[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3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6.

[6]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25.

[7]陆西星.庄子副墨[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序

[8]孙犁.孙犁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24.

猜你喜欢
秋水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秋水无声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如秋水玉为神
秋水长天(创意作品)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万物生长》 201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