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种鸡的生产关键环节

2022-04-07 15:27潘月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垫料均匀度公鸡

潘月婷,孔 静

(济宁市任城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0)

1 育雏期

1.1 操作流程育雏前主要准备工作→接鸡工作→育雏期各个周龄阶段工作要点→扩栏转群使用料线

1.2 关键控制点(1)进鸡前做好准备工作:育雏计划、分栏计划、药品统计、人员分工、培训饲料计划等,各舍各栏鸡只数量和盒数确定,开食盘、开食布、饮水球数量各栏确定。开口药、开口料提前准备。

(2)鸡舍预温:熏蒸开封后提前4d对鸡舍进行预温,使鸡舍温度达到35℃左右,垫料表面温度28℃以上。

(3)排出甲醛:进鸡前一定排净舍内甲醛,可以采取提高舍内温度、加湿、间歇通风,每天翻垫料多次等方法,如效果不佳,可泼洒适量氨水进行排醛。进鸡时关注点:雏鸡到场后及时查看雏鸡质量,确认公母鸡分舍饲喂,确认每舍每栏数量,抽测初生重和均匀度,有问题及时与祖代场沟通。

(4)1日龄关注点:温度:30~32℃,各栏悬挂温度计高度和鸡背平行。

湿度:65%~75%,采用地面撒水蒸发。

饮水:饮用干净的水质,禁忌使用“半生水”,水线内不易添加营养性药物防止滋生细菌,注意水球分布均匀,注重1~5日龄饮水均匀度有利于前期均匀度的提升。

开料:a、添加微生态以湿拌料为主,水料比例1:8。

b、前6~8h利用采食布,采食面积为育雏栏90%以上,料量做到少添勤加。

c、饱食率评估:开食后12h99%,24h饱食率达饱食率达到100%。对没吃到料、未喝足水的的雏鸡挑出单独饲喂,加强护理。

(5)5日龄公鸡断喙:断喙人员控制3~4人要求手法一致注意断喙均匀程度,断喙时挑选小鸡进行单独饲喂,弱残淘汰。断喙后增加饲料厚度便于采食。

第2周饲养要点:根据1周体重及标准料量,进行每日限饲,根据周末体重进行减光照,每周2次称重,免疫过程中手感进行挑选大小鸡,对小鸡加料饲喂,8~11日龄进行第一次扩栏分群,挑出的小鸡通过提高人工提高料量饲喂来缩小与大鸡体重,赶上大鸡体重。确保每栏均匀度,及时进行挑选。

第4周饲养要点:4周末进行第二次全群称重,分出大小鸡,小鸡转入后备鸡舍饲喂,通过料量调整小鸡体重,逐步缩小差距,更换料号332,更换比例为:20、40、50、60、80、100,减少更换料号的应激。

(6)第6周饲养要点:使用链式料线一周后进行第3次全群称重分群,每栏均匀度达到90以上,高者甚至95~100,确保每栏鸡群体况一致,分出的小鸡通过人工加料补饲进行赶体重,具体料量计算=小鸡栏的鸡只数×本周的只鸡料量×25%,补饲料量为全群总料量扣除,而非另外添加。小鸡栏补饲,是指小鸡栏内的所有小鸡补饲,是让所有小鸡都能吃到补饲的料量,六条料线都要均匀补饲才行。通过提高小鸡体重,缩小大小鸡体重差异,向中鸡靠拢,才能提高全群整体均匀度。

2 球虫免疫

2.1 操作流程免疫前准备工作要细致(鸡群限料、免疫用具准备、计算准确的料量和用水量)→免疫操作流程要规范(平铺饲料、稀释疫苗、喷料操作)→饲喂操作要均匀(计算每栏准确料位、根据限料时间先后进行布料、料盘摆放均匀)→免后监控要细致(垫料管理、扩栏控制、粪便监督、死淘解剖)

2.2 关健控制点(1)鸡群限料:有助于鸡只同步采食,有食欲,提高免疫效果

(2)计算准确料量(6~7g)和用水量(水料比1:7):防止料量过度,吃料时间延长,水量大,造成饲料质量受损,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3)饲料平铺:有助于喷雾均匀,疫苗附着饲料均匀,

(4)疫苗稀释:确保疫苗在有效期内,无破损,正转反转搅拌都要进行,使疫苗搅拌均匀,所有免疫器使用前具确保无消毒药污染,清水冲洗干净。

(5)喷料操作是重点:喷雾器喷头高度离饲料表面约15~20cm,喷雾器喷头移动的速度要适当,均匀,对准饲料来回喷雾至少8~10次,直到将疫苗液全部喷完为止,在喷雾过程中要不停的摇晃喷雾器,间隔不超过30s,可以一人喷雾一人摇晃。当喷完一遍饲料后要充分搅拌,再平铺喷雾再搅拌,反复多次,喷雾结束后对饲料笼堆搅拌操作多次,直到饲料混匀。

(6)称料饲喂:料盘均匀分布,统一量器称量饲料进行料盘布料,布料结束进行驱赶围栏四周鸡群让其分布均匀,记录吃料时间,驱赶过程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

(7)垫料控制:垫料湿度适宜(30%~40%),有效控制球虫卵囊繁殖,如果垫料湿度太大,可以适当加强通风,并添加新的垫料;如果垫料中粪便过多,垫料结块,可在原有基础上添加新的垫料或局部更换;对由于水线原因造成的潮湿结块,根据情况进行更换添加。

(8)药物控制:免疫后化验室进行卵囊跟踪,出现卵囊数异常,及时进行控制。10日龄开始关注死淘原因,13日龄使用氨丙啉(1000ppm)2d进行预防控制。

3 育成期

3.1 体重控制(1)关注体重标准,去掉料量标准概念。

(2)去掉大鸡概念,体重走标准下线,15周以后不再挑鸡,目的是建立统一的舍和群,开产前母鸡最多比标准高5%,公鸡高10%,公鸡从6周测量胫骨发育,15周后进行评估体况进行加料。

(3)加料和减料是按照每舍实际的生产性能进行,要根据每舍的采食时间,生产性能进行操作。

(4)隔栏设计,大鸡栏面的在10%左右,小鸡栏在20%~30%,小鸡栏安排在料箱最多的栏内,6周前分群2次,把分出的小鸡在6周前赶上平均体重,补饲方法,(链条式料线)转完料后单独添加在料槽内。

(5)20~24周加料不要参考料量标准,每周加料控制在5~7g,开产前起步料量在115g左右就满足需要。

3.2 均匀度(1)全期栏均匀度要求85%以上。

(2)隔栏分布,小鸡占20%~30%母鸡,大鸡占10%面积,其余面积为种鸡栏,小鸡栏安排在料箱多的地方,6w以后去掉大鸡概念。

(3)分群,10日龄分出25%的小鸡补饲,4周末全群分群一遍,把分出的小鸡转入后备舍6周,料线使用一周后分群一次8~9周分群一次,以后每2周小鸡栏分群一次,直到22周止,这个工作作为重点去抓,每个批次一天时间完成。

目标:确保补饲的是小体重的鸡。鸡栏与其它各栏的体重控制在100g以内。

(4)料线使用时人员进行分组,合伙喂料,有足够的人员驱赶鸡群。目标:使鸡群尽快适应和使用料线,防止体重分化过大,在整个育成期一直坚持合伙喂料,有助于均匀度的提升和维持。

3.3 成活率提升(疾病预防)(1)开口药根据雏鸡药敏实验后用药。(2)在免疫空间鸡饮水中添加氯制剂进行水质净化。(3)每周使用水线清浸泡水线1~2次。(4)残弱鸡及时淘汰。(5)做好与种鸡饲养的生物安全工作。(6)免疫时及时更换针头及疫苗预温,防止人为感染疾病。(7)稻壳使用前必须是过筛消毒过的。

4 产蛋期

4.1 产蛋期要控制好公鸡体重,防止过胖影响受精率(1)根据加料标准加料,可以根据实际微调但不能差距太大。(2)合适的料位20cm,不能有多余的料位。(3)母鸡限饲格要完整,不能有缺少的地方防止偷吃母鸡料。(4)22周左右带鼻签让鸡群适应。如果在混群时带鼻签还要适应新料位,对公鸡应激比较大。防止混群前期公鸡头过小,能插到限饲格内吃母鸡料。(5)称鸡要准确防止误加料。(6)关注30~35周公鸡精神状态和体况。如果出现无精神的要及时加料5~8g进行补充。

4.2 公鸡评估(1)每周主管必须根据要求对公鸡进行评估,并记录。不能走形式。评估比例10%左右。(2)可以根据评估为主称重为辅进行加料。

(3)控制腹泻现象,可以2周拌5d替康素调整肠道,如果比例增加用抗生素治疗。

(4)高峰前期要在晚上进舍观察各栏地面上母鸡的多少和分布的情况。如果出现不均匀减少公鸡比例。(5)在40~50周时把栏与栏之间公鸡互换50%。(6)每周挑精神不佳放后备栏补饲。

4.3 产蛋高峰前后的加减料(1)首先确定基础料与高峰料的多少。(2)把要加的高峰料基本分成缓、急、缓3个阶段添加。5%~30%每天加1.5~2g。30%~60%每天加3~4g。60%~75%每天加2g左右。在产蛋率75%时加到高峰料。爬高峰时不能加料过猛。防止造成双蛋黄率过高。(3)如果产蛋期在冬季遇到降温天气可以适当加2~3g的应激料。温度回升后及时减料。(4)根据现在批次高峰基本在12~15周。如果产蛋率不增长。蛋重、体重,增重过快要适当的减料在1~1.5g,并且每天料单要减去死鸡数。(5)高峰过后根据各舍的产蛋率、体重、蛋重、及后期的掉毛情况减料。不能减料一刀切。

猜你喜欢
垫料均匀度公鸡
两只公鸡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鸡群垫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创维林那敏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复方丹参片中冰片的含量均匀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