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2022-04-07 15:27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畜牧兽医

贺 艳

(甘肃省成县畜牧兽医站,甘肃 成县 742500)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在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农村畜牧业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需要重点分析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措施,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1 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现状

畜牧养殖业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2020年甘肃省的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已经超过45万户,在5年中增长约2.8倍,规模养殖厂已经达到2560个,由此可见,畜牧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截止到2020年年底,我县共有12个规模畜禽场,专业养殖户38个,散养户已超过3000余个,全年生猪出栏量5万头,禽出栏量达49万羽,鲜奶产量约有1.9万t;到2020年末生猪存栏量为1.4万头左右,家禽存栏量约有11万(主要包括鸡、鸭、鹅、鸽子等)。由于养殖户多、养殖量大,养殖户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也为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造成一定难度。

1.1 新技术使用推广意识不强(1)我县农村地区的部分养殖户对兽医新技术的知识缺乏了解,不能够科学掌握及使用。例如,在养殖的过程中缺少科学的免疫程序,没有结合当地养殖的实际情况,在对家猪、家禽注射疫苗时不能进行科学规范的操作,导致后续的养殖工作出现诸多问题;(2)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程度不够,在养殖的过程中,主要是凭借自身的经验,不愿意承担新技术的使用风险,但是,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养殖的整体质量较差,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1.2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本县设立了多个兽医站,但个别村子缺少相关的基础设施,兽医站中缺少硬件,导致部分兽医只能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判断检查,由于动物疾病较为复杂,多数的疾病临床上表现比较相似,在没有配套的设施的情况下,兽医很难快速判断问题所在,提高了动物疾病的扩散风险;其次,部分基层兽医站只具备一些较为基础的检查防疫设备,面对可能存在的大规模疫情,不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部分动物防疫站以及动物疫病的实验室的设备并不健全,对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3 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兽医新技术的推广需要相应的制度举措提供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推广现状来看,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推广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较为保守,部门负责推广的基层人员对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缺少对技术基本的认识,因此在推广时经常会出现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新技术推广的效果较差。

1.4 检疫消毒工作不到位动物防疫工作时养殖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但是部分养殖人员对猪、牛、羊、禽类的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并不了解,养殖人员在动物疫情出现之后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对养殖区域进行消毒,导致动物病情进一步扩散。

2 新时期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策略

新时期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工作至关重要,本县在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中,针对实际养殖情况,提出以下措施:

2.1 重视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在实施推广工作中,需要向养殖户强调新技术的重要性,使养殖人员能够意识到新技术的作用。(1)应该针对养殖实际制定完善的家畜防疫计划,例如:对家猪进行免疫接种,将猪群转化为非易感猪群,养殖人员与基层兽医需要针对当地的动物疾病流行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2)组建专门的技术推广小组,开展推广工作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扩大宣传,可以使用网络媒体、短视频以及广播媒体等进行宣传,例如,指导生猪养殖户使用直线育肥方法、前敞后限饲养方式等,与传统吊架子饲养方法比较,新技术更加省时、省料、瘦肉多;为每一个养殖户编写饲养管理日常表,其中包含猪的日粮、饲喂方式、饲喂次数等,并将防疫程序清晰写到日程表中,让养殖户按照日程表进行养殖。推广人员也可以制作专门的技术推广视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人们可以从短视频中了解到兽医新技术的优势以及新技术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使农民主动使用新型技术。

在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需要与养殖户拉近距离,采用的方式和语言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让养殖户参与其中,亲自体验兽医新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重点应该在于养殖户的实际需求,抓住养殖人员养殖中的需求点。需要对农民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争取引导养殖户使用新技术。推广的新技术应该结合养殖的实际情况,依据养殖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技术推广,切忌强加于人。技术推广人员需要做好带头作用,亲自示范,推动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3)当地的畜牧业管理部门可以选择现阶段的新技术成熟案例印发到各个地区,例如我国某省的畜牧兽医局遴选12个畜牧业成熟技术案例,在全省进行宣传推广,主要是围绕畜牧种业的提升以及科技专项计划,在对推广技术进行选择时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同时涉及多个领域,为当地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养殖人员以及养殖基地提供科学地指导。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层兽医站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技术的推广也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施行,对畜牧业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根据数据显示,将近有70%的动物疫病是可以传染给人类,人类所患上的新发传染病有75%来源于动物,对基层畜牧业来说,兽医新技术是减少并控制动物疫情的关键,农业部门、卫生健康部门以及野生动物保护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共同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为此,本县的兽医站以及动物疫情管理部门应该提高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对兽医站现有的硬件设施进行维护更新,并设立村级畜牧兽医人员,各村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应该重新购进新型设备,为兽医的工作提供便利,保证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

2.3 完善管理制度(1)完善责任制度,当地的管理部门需要将相关责任进行明确的分配,对负责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部门进行责任细分,通过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管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2)畜牧兽医站应该在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应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同时,当地管理部门需要提高对植被、土壤、水源等方面检查力度,以确保动物养殖环境安全,并对没有按照标准建设的兽医工作站进行惩罚整改;(3)可以建立奖惩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并将技术推广工作的完成质量作为评价工作人员的标准之一,进而提高工作人员对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

2.4 强化检疫和消毒随着国家政策惠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省禽畜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这就导致在养殖生产期间,烈性传染病的种类和发生概率都有所增加,例如:口蹄疫、禽流感等,严重威胁地方畜牧养殖业的健康,阻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口蹄疫的发病概率最高、较为常见,该病症的临床症状为:家畜口腔、乳房以及蹄部出现水泡,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家畜口腔、乳房及蹄部的水泡逐渐扩散。该病的发病周期较短,发病概率较高,同时可以经过多种传染渠道传播。口蹄疫病毒有较强的致病性,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会更长,严重时病毒会残留在肉品中,一旦长时间使用会间接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1)为了防止动物疫情的流行,需要提前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现阶段主要的防疫手段就是注射疫苗,以家猪的防疫工作为例,养殖人员和基层兽医需要对疫苗接种进行科学地规划,必须注射的疫苗有猪瘟、口蹄疫以及伪狂犬病疫苗等,在注射之前需要观察家猪的饮食排便情况,必要时可以提前测量体温,对体质较弱的家猪以及生病治疗中的家猪,需要暂缓疫苗的接种工作。在接种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设备进行消毒处理,注射器应该做到及时的更换,在疫苗注射之后,需要注意观察家猪的反应,如果出现免疫应激发反应,例如呼吸急促、口吐白沫等需要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等药剂,并在好转之后间隔一段时间重新注射疫苗。在疫苗注射的过程中需要基层兽医在旁指导,相关部门需要要求养殖人员进行大面积的消毒工作,并推广夏季消毒灭源技术,尽量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

(2)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疫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提升防疫财政投入,并将设备、设施的完善工作作为基层防疫站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在本县的各个乡镇以及村落中配备专用的防疫工作场所,以此来保障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可以建设基层防疫站服务室,并配备防疫专用的交通通讯设施,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大速检疫检验设备覆盖面,按照本地畜牧养殖的实际规模,储备充足的治疗及冷藏设备,优化基层兽医的工作环境,为基层兽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做好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2.5 加强兽医新技术的使用(1)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重视环保问题,但是我县部分养殖户关注重点仍然在于经济效益,由于我省的山区较多,县级养殖管理部门可以大力推广适合山区发展的绿色养殖技术,例如,可以对生猪的161养殖模式进行推广,该养殖技术应该被应用到多个地区,“161”养殖模式是在100m2的标准化栏舍可以饲养6头能繁母猪,年出栏的育肥猪可以达到100头,由于该技术的推广,某地区已经实现了生猪养殖收入提高10倍,同时“161”养殖模式在管理上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可以在圈舍中采取滑动式大窗户设计,根据圈舍内的空气质量以及温度情况控制开窗的大小,能有效控制空气中CO2、NH3及固体尘埃的数量,进而减少生猪的呼吸道出现病症,现阶段该技术已经成为山区主推的养殖模式之一,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我县应该积极推广该养殖模式,为畜禽养殖提供更优良的环境,减少动物疾病的出现。

(2)兽医新技术推广尤为重要,农村畜牧兽医需要积极使用推广兽医病例诊断技术,该技术具备诊断效率更高、结果更加精准等优势,兽医可以依据动物的生理状态,进行对比性的测试,例如动物的表面热度、排泄物等判断动物的病情,该技术可以为动物疾病的诊治可提高科学的参照指标,同时提高动物疾病诊断的精准性;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可以建立专门的疾病研究实验室,以便在发生动物疫情后可以及时检验分析,例如,在牛羊养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布鲁氏菌病,该病属于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一旦动物出现相似的临床症状,兽医人员可以运用实验室进行细菌检测,现阶段常见的检测方式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该技术的操作方式较为简单,临床诊断的检出率较高。

(3)在推广兽医新技术的同时需要加强兽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在日常畜牧管理中使用相关药物,来增加牲畜的抗病能力,例如,在牲畜饲料中添加腐殖酸钠,可有效刺激牲畜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分泌相应的激素,对调节家禽家畜的内分泌平衡具有良好的作用,腐殖酸钠中含有生物碱,可以有效吸附牲畜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该物质还可以对病毒的繁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牲畜的抗病能力,在牲畜患病用药方面,腐殖酸钠属于较为全面的添加剂,由于现阶段部分兽药的功能都较为单一,用药效果并不理想,而腐殖酸钠可以溶于水,并产生腐殖酸,调节牲畜的内分泌系统,同时腐殖酸具备增加血小板数量的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牲畜的出血量,这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提升兽药的药效。

3 结束语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之下,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对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该正视现阶段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视新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进而推动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畜牧兽医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