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动物疫病的防控及产地检疫工作

2022-04-07 15:27武春燕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产地村级检疫

武春燕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122400)

散养动物的产地检疫直接影响畜禽产品的质量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所以,各饲养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应满足当地的畜牧业发展需求,更加深入地围绕散养动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以期有效降低饲养散养动物疫病风险,确保实现散养动物饲养收益最大化,有效助推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1 散养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1.1 疾病防控认识不足一些饲养人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当前动物疾病防控主体的责任状况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动物防疫的第一责任者,而且大数养殖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不愿意支持和配合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甚至还有阻挠行为,对病死动物也没有按照规定实施无害化处理,而是随意抛弃,增大了动物疾病发生的风险和动物疾病防控的难度。

1.2 疫病防控领导缺位我国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始终是散养动物的防疫,会增加整个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难度,国家相关规定明确组织和领导散养动物防疫的责任人,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对防控组织领导,全方位将基层政府组织领导的责任加以落实。但实际生产中仍存在散养动物疾病防控领导责任不明确的情况,很容易造成重大动物疾病发生。

1.3 防疫意识淡薄现阶段,仍然有一些畜禽散养户在防疫方面思想麻痹,意识淡薄,没有充分重视散养动物的免疫与消毒工作,认为由于许多年没有暴发疫病,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所以对散养动物没有认真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缺乏大局意识及整体的防疫观念,造成临床生产中拒免的情况偶有发生。而且当前畜禽散养生产畜禽混养严重,为疫病的发生及大范围的扩散留下了的隐患。

2 散养动物疾病的防控策略

2.1 提升对散养动物的防疫意识相关的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该更进一步的强化宣传,将村作为单位,可以通过现有的多种途径宣传动物疾病防控知识,配合大力开展动物防疫技术的相关培训,并且宣传动物防疫的科普知识,加强饲养者对动物防疫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了解,并且提高饲养者在防疫工作方面的意识,同时提高落实免疫工作的自觉性。饲养场应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制定具有科学合理性的免疫程序,并且配合开展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疾病的免疫落实,此外还应该将其他重大传染病的疫病免疫工作有效的落实。

2.2 建立完善村级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动物饲养地区可以设置相应的村级动物防疫制度,建立必要的村级动物防疫考核机制,并且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断的加以完善,更进一步细化绩效考核的标准,可以通过将村级动物防疫纳入村干部综合考核项目中的方式而有效的强化必要工作。

2.3 全面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工作规划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在整个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免疫密度和质量方面的提高效果显著。针对村级动物防疫室进行科学规划并且加大投入建设。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断的完善村防疫室制度,按照相关的规定配备必须的物资,切实有效的将村级动物防疫设施和装备水平提高。

2.4 加强村级防疫队伍建设针对村级的动物防疫队伍不断的加强建设,并且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这就是当前落实农村动物免疫工作的重点内容。针对当前的体制机制不断的完善,将村级防疫人员的工资待遇切实的落实,定期组织动物防疫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组办培训班或讲座的方式学习防疫知识,不断提高防疫人员在业务方面的能力,提高防疫人员的责任心,将动物防疫工作方面的科技含量提高,从而确保动物防疫工作以科学规范的方式开展。

3 检疫防疫措施的有效落实

根据散养动物饲养生产的实际工作需求情况,保证散养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合理开展,可以充分的保障散养动物的健康状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散养动物感染疫病以及扩散的不良情况。实际工作中如果可以科学且有序地开展相应的产地检疫工作,就能够充分的发挥检疫工作效果,对于饲养当地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还可以不断的丰富工作人员在饲养以及检疫工作方面的相关经验,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饲养散养动物的风险。此外,全面有效的针对散养动物执行相应的产地检疫工作,以确保饲养的实际经济收益,通过不断提升饲养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助于当地畜牧业的良好发展状态。所以,饲养者在掌握散养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的同时,还应该强化散养动物的产地检疫工作,以期获得更为理想的饲养经济收益。

3.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实际饲养工作中为保证各地都可以有序的针对散养动物开展必要的产地检疫工作,并且充分的将检疫工作所具有的优势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地检疫的实际效果,不同饲养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针对散养动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给予充分的关注,并且在思想上同时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散养动物的检疫工作及其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更进一步的加强相应的宣传,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饲养工作人员在安全检疫工作方面的意识。一方面,各地从事检疫工作的人员以及饲养人员都应该针对散养动物的实际饲养情况而充分的关注,并且应该根据相关的要求而严格的将产地检疫工作有效的落实,从而能够有效改善散养动物的健康情况,始终不断提高散养动物开展疫病防范工作的实际效率,最终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更大规模的生产。另一方面,检疫人员要针对产地检疫具备的功能和特性及其应用价值充分的了解,并且在不断提高散养动物的健康状况过程中将产地检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同时,配合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借助当地的公众号和报纸及电视节目的方式而针对产地检疫开展必要的宣传,始终坚持通过多种方式而不断提升饲养人员对于产地检疫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知水平,以确保可以将散养动物的产地检疫工作落实的更到位。此外,饲养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针对《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力度,通过采取制作标语以及宣传栏等方式,而定期开展讲座等途径组织饲养人员开展相关学习,使其养成遵纪守法且主动报检的工作意识,以有效提升散养动物执行产地检疫工作的实际效率,实现有效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进程。

3.2 加强检疫队伍的建设产地检疫的水平会明显影响散养动物执行产地检疫措施的有效性,所有饲养区的建设水平都需要相关检疫人才的支撑。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强检疫队伍的建设。(1)相关部门通过定期组织关于检疫工作的讲座和培训活动,有效提升检疫人员的工作意识以及责任感,给其提供学习先进检疫理念以及检疫方法的途径,并不断引进和完善检疫设备,从而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基本素质进而有效提升散养动物的产地检疫工作水平,以保证产地检疫工作的有效性。(2)要加强对检疫队伍的考核以及监督力度,确保其能够在开展检疫工作时严格的按照要求执行,不断优化相关检疫流程,以期可以打造出具有高素质专业水准的检疫队伍,以实现有效提高散养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质量的目标。

3.3 要严格区分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对散养动物执行的产地检疫主要就是屠宰检疫以及运输检疫,当前已经有很多饲养地区不断强化对散养动物执行产地检疫措施,但从事检疫工作的人员多存在身兼数职的现象,不仅要执行对散养动物必要的检疫,还要对散养动物的运输检疫工作负责任,所以在开展检疫工作时检疫方式混淆等情况频繁可见,削弱了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力度,降低了对散养动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效率。还有一些检疫人员通常会将运输检疫与屠宰检疫混为一体,没有严格对散养动物开展分类工作便直接进行屠宰检疫,更有甚者会直接就采取运输检疫措施,严重违反了《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要求。所以,不同饲养地区在对散养动物开展产地检疫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调整检疫工作人员的数量,并对其严格要求,并且按照相关的要求明确产地检疫工作中涉及的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所有散养动物饲养区检疫人员对每位饲养人员的报检都应该认真的对待,对散养动物的屠宰检疫以及运输检疫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情况要进行及时的跟踪,便于实际检疫工作中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解决。

4 结语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饲养散养动物的区域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这样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散养动物开展产地检疫增加工作量,实际饲养生产中确保畜禽避免感染疾病的有效方式就是加强检疫工作,但是如果希望可以有效的提高散养动物执行产地检疫的工作效率,并且得以充分的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就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针对产地检疫工作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不断的强化宣传,通过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而有效提升饲养工作人员在安全检疫方面的意识,促使可以更加规范的开展散养动物的产地检疫工作,确保饲养者的实际经济收益,最终能够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产地村级检疫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