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022-04-07 20:17洪向华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洪向华 解 超

任何一种“主义”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实践要求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它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国情相适应,才能得以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进而才能实现这种“主义”的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遇、接触、交融的过程中,以其冷峻的理论穿透力与强大的理论解释力,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基础上续写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版本,充分彰显与释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与真理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立足新时代,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仅有益于增强思想的原创性从而融汇理论资源、彰显时代精神,还有利于形成实践伟力与时代潮流的同频共振,使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与实践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系统性阐释

系统观念要求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层次、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认识事物、把握规律,进而从整体上实现事物结构和功能优化。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从系统性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2]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过程中,不仅以思辨的态度将其置于大历史观下进行深刻演变,还将其置于更宽广的社会历史基础上来考察,通过引申与深化逐步形成了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开辟提供了良好契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3]有机整体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构成整体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存在。表明了联系是存在于事物发展的普遍过程中的,这也是认识整体的关键。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而言,其是在遵循一定逻辑性原则前提下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理论整体。“中国化”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时代化”则倾向于关注时代主题。两者内涵不同,但最终目标是促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体。[4]在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应该具体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创新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便是内含“民族化”“本土化”“具体化”希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聚焦陈述、阐释与评价中国道路、中国风格,并以兼具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以及时代性特征的真理性力量指导着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从而形成具有中国内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境界。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5]也不是背离了时代的教条固定的理论,而是一种内含现代性、实践性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从理论上而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运用都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这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必然会结合中国的国情与发展契机。在理论指导实践上,马克思主义要指导实践就必须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片刻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要以中国化为前提,切准时代脉搏,为时代立言明德、与时代同频共振,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

第三,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看作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马克思主义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其出场始终处于一定的“时代场位”与“实践本位”之中。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承认“历史间距性”与“时代场位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与实践特征跨越国度、跨越时空与“中国特色”相遇,并将其奉为行动指南而灵活运用。具体而言,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交互式发展中,促进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伟大实践、伟大成就、伟大经验、伟大精神的创造。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

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阶段本身就是动态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过程,其“出场”的本质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实践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贯穿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始终,并在历史镜鉴与现实观照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源头活水、注入前进动力。

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始从日本、法国与苏俄三条渠道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并承担着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重任。毛泽东在其革命理论中指出,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结合,提出了例如“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战略思想,并通过《矛盾论》《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论持久战》等理论巨著,完整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集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如何认识新时期、新局势下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方向,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是没有答案的。邓小平精辟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伟大的历史命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上个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马克思主义何去何从成为20世纪末的重大时代课题,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进一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党的旗帜问题认识进一步深化,实现了从“思想理论”到“道路”“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理论内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八个明确”发展为“十个明确”,用大视野、大格局、大担当充分彰显与释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与真理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大展宏图、中国共产党走向大行其道、中国人民走向大有可为。人类在对历史进行考量时,往往都是将过去与未来结合进行思考的。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进向,对于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经历了由理论传播、理论丰富、理论创新到理论飞跃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对混沌整体性的表象马克思主义进行挖掘,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解读的实谓、意谓、当谓、必谓的层次,并在追问文本的过程中不断探寻中国问题的答案,逐步走向解构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独立王国,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实现了彻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立足于“新时代”语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新”在以下几点:

“新”在基于历史逻辑提出了“两个结合”,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两个结合”是在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导中国具体实际的行动指南。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提供了思想指导,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滋养。

“新”在立足时代方位提出了“十个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跃进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十个明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以“变”与“不变”的方法论擘画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蓝图,深刻反映了习近平对新时代如何续写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篇大文章谋篇布局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新成果。

“新”在以开阔的视野阐释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进向,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选择。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下形成的致力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社会文明理念。这一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双向互动;是在马克思的人类文明观基础上的新概括、新继承、新话语;是开放的、包容的、超越性的文明新形态;是创新价值与不同文明博弈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的集中体现。

“新”在以雷霆之势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保护党的肌体筋骨的有力保障,更是实现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坚强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思想的基础上,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使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政治自觉明显增强,党内政治生态正气充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和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环节的中国化时代化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所谓“化”,是融化不是拼凑,是化合不是混合,是彻头彻尾,彻上彻下的,不是割裂补缀的。[7]指明了“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在内涵上浑然一体,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在实践上脚踏实地的环节。这个环节以在中国的“应用问题”为现实起点,不断探索与回答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所在”“力量所系”与“人心所向”,从而廓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环节的内部机理,为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开辟达成了视野融合与行动实践构建。

(一)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所在”,推进时代主题的中国化时代化

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综合考量“人民需求”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前提下,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判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是党的社会矛盾理论与人民主体思想的有机结合的产物,更体现了党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主题的全新探索。

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矛盾主要体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领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总量不充分、发展程度不够高等形式。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要求我们在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现实诉求的基础上反观中国社会的民生发展现状,将认识与化解矛盾作为打开新局面的突破口,顺应人民追求民生改善和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从本质上而言,人民群众作为“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与享有主体,在实践中将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这意味着人民群众的“需要”的内涵和外延更深厚、更宽广。

基于此,明确了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水平与人民“需要”的脱节,这就需要根据这个主要矛盾确立实践的主要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对社会主要矛盾“破题”。从国内环境来看,当前我们正处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是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交织、矛盾与变局交织的新机遇期,如何抓住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催生新发展动能、激发新发展活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给我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我们更应当在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开新局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入新境界。

(二)明确解决中国时代问题的“力量所系”,推进改革主力的中国化时代化

“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的总和。”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根本前提,表明了人是在与社会双向互动中实现了社会历史性。简言之,要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就需要在将一切积极因素动员起来的基础上,促进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力量形成突破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合力,进而在解决中国时代问题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9]人民群众作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强大“改革主力”,如何使其成为解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时代问题”的“合力”,不仅是激荡百年的世纪课题,更是逐梦强国新篇的现实考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逐步建立了体现实质民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多元参与的多党合作制度等,充分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始终把实现人民主体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建设主力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始终将激发人民的实践精神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力量,在尊重人民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发挥首创精神,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以人民作为“主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含着以人民作为真实主体的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新模式,是新时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探索。

(三)明确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之所向”,推进发展主体的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领导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主体。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必须要在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基础上,明确人民群众的诉求,将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中发挥好人民群众历史创造的作用,从党和人民两个实践主体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

首先,明确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之所向”为何处。第一,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0]“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1]这表明,在未来社会,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满足自身发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人民关于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也是社会主义追求的核心目标。第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实现社会发展的物质性和自觉性的高度统一,是进入共产主义的科学保障。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力量所系”,更是全国人民的“心之所向”。

其次,明确党作为领导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合力”在何处。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是在时代与历史的呼唤中应然而生的,并在系统辩证把握国内外形势与环境的同时发挥好我国独特的制度优势、领导优势、政治优势和发展优势,以独特眼光瞄准发展新空间,谋求新机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谋得发展机遇。立足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求我们要更好地针对未来做出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心之所向”基础上,强化党总领全局的作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把稳“方向盘”,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支点,拧紧思想“总开关”,筑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万里长城”;关注热点,开启政治“敏感点”,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历练相结合,“贴地飞行”掌握人民意愿和时代要求;破解难点,敢啃问题“硬骨头”,提升疏解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形成强大“合力”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三、在“思想解放”与“实践透视”有机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2]而“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同样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13]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的,是由中国的具体实际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在“实践透视”中把握时代问题,推动理论动能的发展;在理论创新中坚持“两个结合”与“三大规律”,进而激发实践的动力,不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华章。

(一)在坚持“两个结合”中继续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

“两个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密钥。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和科学的“知行关系”;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遵循社会意识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机制,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与辩证性。

“两个结合”继承与发展了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与基因烙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绵延不绝的旺盛生命力、多元共生的谦和包容性、源远流长的厚重底蕴屹立于时代之林,为中华民族的赓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薪火支撑。“两个结合”正是在充分认可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形成的思想延伸。其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似的开放性与辩证性,在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新的生命精神的同时,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从民族化的语言形式到思想内涵与文化精神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两个结合”继承与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辩证法与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逻辑自洽的关键因素,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释放理论效力与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继承,也不是盲目排斥,而是将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吸收,从而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坚持“两个结合”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与理论创新。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与理论品格。在推进“两个结合”过程中,必须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不断以新思想、新理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创新。其次,必须要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两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续发展的客观诉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之境。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优秀文化的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要求我们必须要从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形成更有前瞻性、创新性的原创思想与全新话语体系。

(二)在探索“三大规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指出:“要应对好各种复杂局面,关键是要提高对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规律来处理问题。规律,最重要的就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以理论观照现实,以现实映照理论,逐步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时代瞬息变化中保持领导定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4]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高度与深度。第二,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5]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力度与强度。第三,提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温度与锐度。三个方面的论断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时所坚持的政治智慧,彰显了党对其执政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新境界。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境界。五百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曲折诠释的历史,它系统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与脉络,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内在逻辑,并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进一步指明了中国政治形态未来的发展趋向,擘画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方略,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境界。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普遍性规律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性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概念与范式的框架里对“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进行了根本性解构与历史性超越,这意味中国式现代化是突破了世界现代化固有模式的新发展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全新解码。其次,从文明发展范式对“文明冲突论”进行了反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等共同发展模式,契合各国人民共同期待,符合各国发展共同利益,为人类文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在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居于楼阁之上的“纯理论”,也不是静止孤立的“形而上学”理论,而是始终与时代同行、与现实同频共振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科学回答中国之问,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在对“中国之问”的科学回答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视野从本国转向国际、由局部转向全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智慧。

科学回答世界之问,以国际视野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开启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非凡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仅有‘中国向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世界向度’”。[16]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等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习近平提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17]的“世界之问”,并在科学实践中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马克思主义先进观点进行了相应解答,为正确处理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新型国际秩序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科学回答人民之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是服务人民的政党,始终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始终以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不负人民重托、不负人民期待,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我们有幸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有责于这个新时代、奉献于这个新时代。所以,我们更要在破除一切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顽瘴痼疾中,在消除一切损害党坚守初心和使命的腐朽思想中,从人民身上汲取力量、吸收能量,在风雨来临之际岿然不动,在砥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中实现对党忠诚的誓言。

科学回答时代之问,深刻揭示当今时代本质与其必然趋势,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的演进趋势。如何在“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回答好时代之问,以宏大的全球视野与战略思维科学回答好“重大时代课题”,既是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解答,也是对世界发展规律的深度把握。回答好时代之问要求我们既要牢牢立足中国实际,又放眼全球视野;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为世界人民谋发展、为人类进步作贡献,在不断奋进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