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2022-04-08 04:12陈述芬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廉政高校教师制度

邵 通,陈述芬

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邵 通1,陈述芬2

(1. 华北理工大学 纪委,河北 唐山 063009;2. 华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体系,搭建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能够预防高校校风不正和腐败现象的滋生,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现代大学教书育人环境。

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1]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高校不仅是培养高学历人才的摇篮,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素质人才不仅仅具有高学历,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关系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面对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时,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出现了偏差、价值观念开始错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力主义之风盛行,出现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扭曲的状况,这些不良之风严重地腐蚀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也严重地阻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遏制这种不良风气,那么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功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将面临严重的挑战。

大学生在离校后必定走上工作岗位,会成长为各级领导干部,这表明大学生关乎着国家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因此,在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大学生具备廉洁、公正、清明的道德素养,既是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针指引下,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文化经过激烈的碰撞、交锋之后,呈现出交融发展的趋势。当然,这种交融使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但其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如社会腐败、道德失范等世俗恶习也随之而来,这些不良风气的传播和蔓延给高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学术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

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教师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素养。换言之,青年大学生身心能否获得健康的发展,与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关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3]。这表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培育高校教师廉洁清明的道德品质,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坚定高校教师自身防腐拒变的意志已是当务之急。

(三)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需要

以反对腐败、崇尚廉洁为核心的廉政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反映了我们国家文化的价值取向。而高校正是社会先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是继承与发扬优秀文化、宣传与传承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更能发挥廉政文化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高校中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所具有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和大学生群体,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引领社会廉洁、风清气正、高尚道德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廉政文化是社会的先进文化、德治文化在高校中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全社会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高校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示范地,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是弘扬、传承和发展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机构。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在高校中的作用,对净化校园的政治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教职员工的学术道德意识,使领导干部和教师职工形成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价值理念,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认识不甚到位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科学地位并没有在高校干部和教师的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廉政文化建设在高校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首先,高校领导干部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本质的认识。部分领导认为在高校中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工作重心,从而忽视了廉政文化建设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这就导致很多文化建设的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多地是流于形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其次,高校教师的廉政意识淡薄。很多高校教师认为廉政文化建设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关系不大,认为廉政文化与政治相关,与学校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有关,而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导致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丧失了以德树人、廉洁从教的教书育人原则;最后,许多大学生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欠缺。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只是一名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与己无关,“存在对腐败现象持容忍态度和支持态度”[5],这造成了某些大学生为了入党、评优等拉关系、走后门,甚至出现行贿等现象,埋下了腐败的种子。

(二)制度不甚完善

夸美纽斯曾指出:“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哪里制度稳定,那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松垮,那里便一切松垮和混乱。”[6]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是高校良性、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不完善、不系统已成为普遍现象。一方面,制度建立不完善。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范畴,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宣传周、宣传月等集中开展工作的短期性、形象性工程普遍存在,缺乏长期规划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整体性;另一方面,监督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不完善的另一个表现。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制度存续的生命力在于真正地将其落地实施。但在某些高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普遍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的现象,致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三)形式不丰富

某些高校在宣传和实施廉政文化政策和制度时,借助的形式较为单一、平台不够丰富,仍以报告、研讨会、宣传片等传统的被动式教育方式为主,教育方式陈旧,无法及时有效地与师生进行良性互动,难以引起师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有限。此外,传播平台不够丰富,仍以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为主,缺乏对新的网络传播平台的开发。在高校中,报刊一般存放于图书馆或院系的资料室,阅览报刊需要到相应的地点,不易被师生所欢迎。在信息数字化时代,报刊这种传统的平台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到应有的作用。而广播、电视节目往往具有固定的时间,因此受时间所限,师生也很难通过广播和电视正常接收相关的廉政文化信息。这表明单一的教育模式、传统的传播平台无法有效地进行廉政文化信息的宣传和传播,导致廉政文化教育缺乏实效性和系统性。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思想教育,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思想腐败是一切腐败行为的根源。消除腐败最有力的工具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旗帜鲜明,只有形成自觉的防腐拒变的思想意识,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各种腐败现象的产生。因此,高校应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对领导干部、行政人员、教工和学生群体进行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教育,改变高校的党政人员、师生群体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轻视态度,提高全校师生对廉政文化的关注度和认知力,以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首先,提高领导干部廉政文化的认知水平。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而领导干部则是这项任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高校领导干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教育对象。高校党委、监察部门应定期组织广大领导干部参加以廉政为主题的培训会,学习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廉洁自律、纪委工作、招标采购、财政等规定,通过教育学习,高校领导干部能充分认识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新挑战和严峻问题,加强高校廉洁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提高教师职工廉政文化的认知水平。高校教师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在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廉洁从教的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尤为重要。师德师风建设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应组织各种形式的专题培训会、宣讲会,教育广大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中均应做到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处处体现师者风范、学者美德,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高校教师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端正学术态度,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同时高校应积极组织师德师风建设的表彰活动,树立优秀教师榜样、表彰廉洁自律的先进教师,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最后,开展大学生的廉政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免疫力,壮大各条战线反腐倡廉的生力军。高校应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廉洁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应在思想情感、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理想追求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廉洁教育。此外,高校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知程度,编写廉洁自律的教材和资料,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党校培训课和就业指导课的重要内容。高校还可以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传播廉洁知识、弘扬廉洁精神,如举办廉政主题的演讲比赛、组织廉政主题的辩论赛、拍摄廉政主题的短剧等,以提高大学生的廉政文化认知水平。

(二)完善制度体系,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廉政制度体系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合理与稳定的廉政制度。因此,完善制度体系,才能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规范与有效的保障机制。

首先,制定廉政准则。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全体师生的责任与义务,既要制定针对全体师生普适性的廉政准则,在师德师风、诚信做人等方面结合各项具体制度,建立清晰明确的廉政制度体系。同时又要针对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群体建立相应的廉政制度,通过各种规章制度规范高校的全体师生,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其次,健全管理制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学校在管理中,应坚持公开公正的理念,真正做到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因此,高校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管理公开、透明、规范,在党务、政务制度中制定公开目录,细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保证学校的权力真正在阳光下健康、有序地运行;最后,完善监督机制。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驾护航。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责无旁贷,加强对学校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加强对学校重点处室,如人事处、招生就业处、后勤管理处、财务处、科研管理处等的监管力度,防止经济犯罪和学术腐败行为的发生。在高校内,充分发挥制度对高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和监督作用,使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失去生存的环境和空间。

(三)搭建媒体平台,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传播载体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如网络化、全球化、全民化、移动化、融合化、社会化等特征日益显现,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势的媒体,具有非常强大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已经深深“植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新闻舆论传播等诸多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因此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最大限度地凝聚各类廉政文化建设资源,增强廉政文化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

高校应加大对新媒体平台开发的投入力度。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搭建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通过“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建立廉政信息公开机制,保障高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和学生群体的知情权。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立腐败举报机制,广大师生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线索、反映问题,充分行使个人的监督权,使腐败分子与腐败现象无处遁形,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和力量。此外,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全校师生推送廉政文化的视频、案例、新闻和资料图片等信息,阐释廉政从政的文化内涵,让师生积极参与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师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认同廉政文化,进而增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广大师生、党政干部产生大力传播廉政建设的思想理念、形成弘扬反腐倡廉的高尚道德情操。利用受众最易于接受的新媒体平台开展廉政教育,有利于充分调动廉政教育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保证了廉政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2-02-25(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72.

[3] 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N].人民日报,2016- 12-09(1).

[4] 张宏荣,严长生.浅谈领导干部和教师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与任务[J].法制与社会,2009,18(36):273-274.

[5] 刘小燕,谭春霞,洪滔.高校廉洁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以文山学院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6,29(1):74-76.

[6] 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宝祥,熊礼贵,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3.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SHAO Tong1, CHEN Shu-fen2

(1.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9,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9, China)

It is a necessary work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and imperfect system,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By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system, building a media platform and other ways, the breeding of unhealthy school spirit and corrup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be prevent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various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culture will be promot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create a clean and upright environment for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in modern universities.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construction

D648.3

A

1009-9115(2022)05-0118-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5.021

华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重点课题(ZD2021-23)

2022-03-09

2022-07-29

邵通(1980-),男,辽宁大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校对:郭海莉)

猜你喜欢
廉政高校教师制度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廉政之歌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