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浈江区山乌桕资源分布及其药用价值

2022-04-12 01:35李冬琳姚依利于白音马崇坚刘发光石海英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乌桕样方药材

李冬琳,姚依利,于白音,马崇坚,刘发光,石海英

(韶关学院 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山乌桕(Sapium discolor(Champ. ex Benth.)Muell. Arg)属于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印度、缅甸、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该物种的分布[1].山乌桕常生长于海拔300~1 500 m的山谷或山坡混交林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耐寒能力较强,并且对二氧化硫抗性很强[2].其叶春季和冬季深红色,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园林树种,同时因其花序数量多,花期长,蜜腺发达,花粉丰富,也是优良的林下经济植物[3-5].国内对山乌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生理特性[6-8]、化学成分分析[9-11]、 育苗造林[12-14]和食品工艺[15-16]等方面,对其资源分布及蕴藏量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文献查阅、野外踏查与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韶关市浈江区山乌桕资源进行调查,了解现有野生山乌桕资源的分布及特性,以期为山乌桕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浈江区是广东省韶关市的一个市辖区,浈江区地形主要是由5种类型构成,分别为山地、丘陵、台地、阶地、平原.因其位于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有明显的湿热和干冷,冷暖交替较为明显,阳光充足,降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土壤种类也比较丰富,以红壤为主,质地较好,疏松呈酸性,有机质和氮素占比较大.浈江区林业用地面积为58.220 5 km2,森林土地面积占其中的58.63%.

1.2 样方调查

为了解山乌桕的野生资源情况,课题组采用了实地样方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野外样方调查工作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进行[17-18],对中药资源普查地理信息系统中自动生成的41个样地进行逐一调查.每个样地里面设置5个样方套,每个样方套包括1个10 m×10 m的乔木样方,1个5 m×5 m 的灌木样方和4个2 m×2 m的草本样方.调查过程中,需要辨认山乌桕及其常见伴生植物种类,同时记录样方内的山乌桕的数量、胸径和株高等相关信息,并且需要拍摄样方和植物的生境照、植株照、花果照等.

1.3 走访调查

走访调查运用线下面对面交谈与线上交谈相结合的方式,与药材生产商、当地药农、草医及山乌桕传统知识持有者进行交流,全面掌握山乌桕药材在各医药市场的使用情况、分布状况、栽培现状等信息,同时了解当地民间对山乌桕药材的使用情况、使用方法以及功效等详细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山乌桕形态特征

野生山乌桕,落叶乔木或小灌木,高3~12 m,各部无毛.小枝灰褐色,有皮孔.叶互生,嫩时呈淡红色,叶片椭圆形或者长卵形,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短狭或楔形,背面近缘常有数个圆形的腺体;侧脉纤细,8~12对,互生或有时近对生,略呈弧状上升,托叶小,近卵形,长约1 mm,易脱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密集成顶生总状花序,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丝状;苞片卵形,顶端锐尖,基部两侧各具一长圆形或肾形的腺体;花萼杯状,具不整齐的裂齿;雄蕊2枚,少有3枚,花丝短,花药球形.雌花花梗粗壮,圆柱形;苞片几与雄花的相似,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花;花萼3深裂,裂片三角形,顶端短尖,边缘有疏细齿;子房卵形,3室,花柱粗壮,柱头3,外反.蒴果黑色,球形,分果爿脱落后中轴宿存,种子近球形,外薄被蜡质的假种皮,见图1.

图1 山乌桕形态特征图

2.2 浈江区山乌桕分布与蕴藏量

山乌桕在浈江区分布较广,41个样地中共9个样地13个样方套有山乌桕分布,主要分布点在犁市镇、十里亭镇、大塘镇、花坪镇,其中以犁市镇分布最多(见表1),说明这几个乡镇的生态环境比较合适山乌桕的生长.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山乌桕更适于生长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土壤酸性、湿润且肥沃的环境中,常出现于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及灌丛等几个植被类型中,且在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分布数量较多,在灌丛中分布数量较少.蕴藏量是指物种在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蕴藏量大说明该物种在此区域的资源丰富.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数据显示,浈江区山乌桕的蕴藏量为2.2 t.可以看出,浈江区山乌桕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表1 山乌桕在浈江区的分布特性

2.3 浈江区山乌桕药市情况

通过走访发现浈江区各大连锁药店(如爱心大药房、精心大药房、乡亲大药房、大参林等)几乎没有山乌桕药材售卖,只有少数药农和集市草医处可以买到山乌桕药材,多为本地野生药材,销售去向主要为个人或者一些民间的团体组织,售卖部位多为山乌桕的鲜根或干燥根,鲜货价格在80元/ kg左右,干货价格180元/ kg左右.山乌桕药材在民间流通还是比较多,主要以其根或叶入药,其根全年均可采收,叶只能在夏秋季采摘,采摘之后晒干保存.山乌桕根主要用于治疗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叶主要用于治疗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和带状疱疹;主要用法是用水煎洗患处.关于山乌桕的一些民间使用方法,见表2.

表2 山乌桕传统用药情况

2.4 浈江区山乌桕栽培情况调研

通过走访了解到韶关市内山乌桕植株均为野生植株,没有山乌桕的种植基地,这可能与山乌桕在韶关市的熟识度、使用相对较少有关.扩大调查范围,发现广东省内是有山乌桕栽培基地的,但比较少,广西省栽培山乌桕的基地数量比较多,主要因为山乌桕属于广西民间的常用中药材,药材市场需求量较大.

3 结论

本文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浈江区山乌桕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从调查中了解到山乌桕在浈江区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犁市镇,蕴藏量约2.2 t;在民间山乌桕作为药材主要的流通方式为自己采摘或者从药农、草医处购买,以根叶入药,主要用于治疗蛇毒、便秘、痔疮及皮肤类疾病.山乌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且在浈江区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目前在浈江区还未对山乌桕进行系统开发利用,对此本文对未来山乌桕开发利用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3.1 深入山乌桕野外资源调查,并加强保护和管理

本文对浈江区山乌桕资源只做了初步野外调查,简单了解山乌桕在浈江区的分布情况和蕴藏量等信息,鉴于时间和踏查点有限,获得的数据没有特别完善,若今后需要系统开发利用山乌桕,建议对山乌桕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可以从山乌桕分布较多的犁市镇出发,对其周围区域山乌桕的分布情况和蕴藏量进行详细调查,准确了解山乌桕野外资源状况,确定山乌桕最适合开发的区域.此外,民间山乌桕多以根入药,这种掠夺式采挖方式会导致山乌桕野生资源蕴藏量骤降,因此在其开发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与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加强对野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完善人工栽培技术,合理开发种植基地.

3.2 深入山乌桕药理作用研究

山乌桕作为药用植物,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息息相关.目前针对山乌桕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研究,如贾靓等人的研究表明山乌桕根的主要成分是β-谷甾醇、脂肪酸类物质和γ-谷甾醇,山乌桕茎枝含有的主要的化学成分有三萜、香豆素、及酚酸类物质[9],但是药理相关的研究较少,所以应加强山乌桕在药理方面的研究,证明山乌桕药用的合理性,为山乌桕的开发利用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3.3 深入挖掘山乌桕的其他应用价值

山乌桕除了药用价值以外,因其花期较长,花朵蜜腺发达,泌蜜量大,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因其树形优美、叶色浓郁艳丽,是优良的观赏植物和生态林树种;秋季叶片呈红色或黄色,叶色浓郁艳丽,作为乡土树种在园林应用中具有适应性强,易于栽培成活,能形成地方特色景观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此外,山乌桕种子富含油脂,其种子油可制肥皂和生物柴油,还是重要的能源植物.但山乌桕推广不管作为蜜源树种、园林绿化树种还是能源植物树种,其价值在整个韶关都鲜有体现,所以应该加强山乌桕其他应用价值的挖掘.

猜你喜欢
乌桕样方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乌桕赤于枫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