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研究热点与动态演进
——基于CiteSpace的分析

2022-04-13 14:21姝,邱
关键词:新文科

张 姝,邱 慧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一、新文科的研究背景与内涵辨析

(一)研究背景

美国一流人文院校希拉姆学院2017年开始实施“新文科建设计划”,首次提出“新文科”这一概念,该计划旨在通过学科重组实现文理交叉,培养具备沟通、团队合作、计算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跨学科人才。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首次将哲学等人文学科纳入计划实施范围,(1)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 (2018年9月17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5.html.为启动“新文科”建设埋下了种子。2019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于天津召开,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的陈宝生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四新”建设,其中“一新”表述为“新文科”。“新文科”在“四新”建设中与其他各部分既有着共同理念和基本遵循,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四新”建设的共同目标是寻求工农文医的高质量发展;“新文科”建设既要注重文医结合、工文结合以及农文结合,也要遵循传承传统,推进融合创新,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文科人才。(2)吴岩:《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1期。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并且依托山东大学正式成立了“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3)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2020年11月3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2021年3月,教育部决定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工作,发布的《项目指南》设有6个选题领域和22个选题方向,为各高校加快落实“新文科”建设提供指引。(4)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2021年3月2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1/202103/t20210317_520232.html.

“新文科”自被提出之日起至今,仅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学者们针对“新文科”的理论、实践路径等的研究探讨日渐增多,学术界关于“新文科”的研究成果已有一定的积累。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明确“新文科”研究的现状、热点、演进过程,科学预测“新文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二)内涵辨析

明确“新文科”的内涵是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学术界对“新文科”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有必要将学者们对“新文科”的内涵观点进行厘清。

1.融合说。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新文科”的“新”表现在新科技与人文社会学科的融合。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第四次技术和产业革命的信息化、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5G 技术等新技术的先导作用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催生了众多跨界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如互联网与教育、金融等的融合,并进一步引发了对有着学科融合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培养社会急需的时代新人,学者徐新建提出,应构建主动融入并有效参与到智能化与互联网的新人文,打破认知的边界。(5)徐新建:《数智革命中的文科“死”与“生”》,《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学者吴岩从知识管理的方式视角提出人文学科应该拓展知识的空间,将新知识加载到现有学科体系。(6)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学者石云里观点鲜明地指出,“新文科”并非是取消或否定传统文科,而是以此为契机推动文理科进一步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7)石云里:《“第三种文化”视野中的新文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总的来讲,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科融合给文科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可促进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课程的更新迭代。

2.创新说。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新文科”的“新”表现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当前世界各国间交流交往的速度在加快、广度在拓宽,既有文化的冲突也有文化的融合。我国须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谋求与他国多样文化的交流交融,“新文科”建设肩负着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使命。学者葛红兵认为“新文科”建设不仅肩负传承接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还要承担知识创新、文化创意的时代重任。他梳理了自美国文科教育开始向“创新创意”转型后,英语世界国家也纷纷开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终美英澳等国都完成新文科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以此提出,我国也需要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8)葛红兵:《创意本位的文科及其可能性》,《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总的来讲,“新文科”就是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推进融合创新。

3.价值说。该观点将“新文科”建设置于全球和中国发展大格局下,提出“新文科”之“新”在于新历史语境下对“人”的理解。当下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文科教育是重要抓手。学者陶东凤提出,“新文科”的根本使命在于回应新历史条件下“人” 的观念变化,在后现代与中国特殊语境下,“新文科”建设应在传统人文学科的核心主题基础上继续发展,朝向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9)陶东风:《新文科新在何处》,《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用一句话总结,即对“新文科”的认识不应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价值层面的内涵。

以上学者们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维度对“新文科”进行解读,有的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提出,“新文科”应着重文科的内容与方法的融合创新;有的从价值观维度提出,“新文科”应着重文科的研究对象;有的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出,“新文科”应站在国际视角,挖掘自身文化价值。汇聚各家共识,总结出我国“新文科”建设的内核在于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服务人的现代化目标。(10)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5期。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研究样本选取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以“新文科”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21年5月23日,设定检索文献的发表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1日,以2021年5月20日为截止时间,文献类型为学术期刊,一共检索出610篇中文期刊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30篇,CSSCI论文217篇。为保证研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研究样本包含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经过逐一检视论文题目、内容信息,剔除不相关论文、会议综述等72篇,得到有效期刊论文538篇。文献涵盖了2018年至2021年的期刊,将有效期刊全部以Refworks的文本形式导出,保存的文献题录具体包括文献类型、文献题目、作者、机构、来源期刊、发表时间、关键词等信息。

(二)工具选用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5.7.R2(64-bit)软件,将从数据库中导出来的文献存盘,而后导入软件进行格式转化,然后在软件上生成可视化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时间线图谱,以此来窥见“新文科”研究的热点、趋势等状貌。

三、“新文科”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一)文献发表的数量和时间分布

为了解“新文科”研究发文量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总体趋势,制作“新文科”研究的发文数量、时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 “新文科”研究的发文数量、时间分布图

由图1可知,两条折线在2018—2019年发文量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2019—2020年发文量增长速度更快, 2021年上半年4个月相关论文发文量也多于2020年同期。发文量的增长与教育部颁发有关新文科的政策文件等有着密切联系。2018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18年9月17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新文科开始浮出水面。此后,教育部就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分别发布了一系列文件。相关政策的出台引发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深化了学术界对新文科的基本认知,并逐步推动学者对“新文科”建设的实践进行深入思考。2021年,教育部决定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12)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2021年3月2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1/202103/t20210317_520232.html.因此可合理推测,未来会有更多关于“新文科”研究的成果涌现。

(二)期刊来源分布

为了解发表“新文科”研究论文的机构分布状况,统计了数据库平台的期刊来源,如表1所示。

表 1 “新文科”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分布

由表1可知,发文量不少于3篇的期刊有5种,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一共12篇;发文量为2篇的期刊种类较多,发文量前九的期刊包括图书情报类、外语类、文科类高校学报等三类研究机构,且都是被核心期刊和CSSCI收录的期刊。

(三)核心作者分析

表 2 “新文科”研究部分作者分布

由表2可知,总被引频次和发文数量的最大值分别是165、18。将数据代入上述计算公式并取整,得出核心作者的被引频次下限为10,发文量下限为4。按照这两个标准筛选,周星、唐衍军、吴岩和段禹四位作者满足条件。四位核心作者在统计时段内共发文34篇,不到期刊总量的50%,说明在“新文科”研究领域,研究力量分散,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四)研究机构分析

为了解研究机构发表“新文科”研究成果的分布状况,统计了“新文科”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如表3所示。

表 3 “新文科”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

由表3可知,这些研究机构多为师范类、综合类、艺术类、外语类及艺术类的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其中,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较高,均在4次之上,说明这两所综合性大学刊发的文献权威性较高。经过文献定位发现,山东大学是“新文科”研究的主场,发文作者樊丽明正是“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该学者关于新文科的论述影响力较大。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等人撰写的《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一文,在学界被公认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此外,跨校跨机构的合作研究成果较少,未来高校、机构等主体的合作更加紧密是必然趋势。

四、“新文科”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共现图谱将不同时间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平面化展示,便于了解研究领域的总貌。软件将已存盘的文献数据导入,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产生248个节点,304条连线,得到“新文科”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

图 2 “新文科”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一般情况下新兴领域的研究图谱关键词分布会比较分散,由图2可知,新文科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也是如此。

一般认为,中介中心性大于0.1,频次不少于10,则该关键词可被认为是热点关键词。为梳理出“新文科”研究的热点,制作“新文科”研究高频关键词表、“新文科”研究的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表,分别如表4、表5所示。

表 4 “新文科”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表 5 “新文科”研究的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

由表4、表5可见,频次不少于10的关键词有8个,其中新文科出现频次最高,高达325次;中介中心性不低于0.1的22个关键词更能凸显研究热点,新闻传播教育、新文科以及“新文科”建设位列前三。由此可以判断,“新文科”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新文科、新文科建设、新时代、创新、专业建设等领域。

(二)研究主题分析

关键词聚类图谱是利用算法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再给每一个关键词一个值,同一聚类中,值最大的当选为该类的代表,最后成为该聚类的代表。聚类效果一般用聚类模块值Q值和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两个指标进行判定。聚类效果判定法则为:Q值不低于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S值不低于0.5则意味着聚类是合理、尚可的,S值不低于0.7则认为聚类是令人满意的。根据软件给出的数值可知,Q值为0.8724,S值为0.9631,因此判断聚类效果比较好。

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的聚类标签一共有14个,按照包含关键词10个以上的标准选取了前11个聚类标签进行展示,如图3所示。

图3 “新文科”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由图3可知,关键词共现图谱被聚类分割成了11个不同的区域,标签的序号越小,说明该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越多。每个区域都对应一个标签,它们分别是:人才培养、学科交叉、生活世界、高校、新工科、新闻学、戏剧与影视学、人文学科、数字社会、培养、课程建设。

为进一步探清“新文科”研究的热点领域,将各聚类的具体信息整理成表格,如表6所示。

表 6 “新文科”研究的热点聚类

由表6中所有聚类的聚类轮廓值及聚类效果判定法则可知,这11个聚类是合理且优质的,存在继续研究的价值。根据聚类可得到“新文科”研究的热点聚类内容如下:

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相关研究参考聚类0、3、9。其中在聚类0中,频次和中介中心度位列前两名的两个关键词均为新文科、人才培养;在聚类3中,频次位列前三名的关键词分别是新财经、产教融合、新技术,中介中心度位列前三名的关键词分别是新技术、OBE理念、应用型人才;在聚类9中,频次位列前三名的关键词依次是新时代、策略、培养,中介中心度位列前三名的关键词分别是新时代、中国立场、人文精神。

新文科重点领域的分类研究。其中聚类1、4、5、6、7和8涉及到了外语教育、新闻传播教育、艺术学等领域。如在聚类1中,频次位居前三名的关键词分别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外语教育,中介中心度位列前三名的关键词分别是外语学科建设、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又如在聚类5中,频次位列前三名的关键词分别是学科建设、新闻传播教育、《新文科建设宣言》,中介中心度位列前三名的关键词分别是新闻传播教育、作用分析、新闻传播学科。

新文科专业建设研究。相关研究参考聚类2、10。在聚类2中,频次位居前三名的关键词分别为创新、融合、通识教育,中介中心度位列前两名的关键词分别是新形势、创新;在聚类10中,频次位居前三名的关键词分别为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介中心度位列前二名的关键词分别是专业建设、实践教学。

(三)研究趋势分析

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让同一聚类的关键词按照出现顺序排列在时间轴上,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同时出现在同篇或多篇文献中的情况。因此,分析研究主题中关键词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窥见整个“新文科”研究的演进过程。生成图谱时,考虑到有关新文科的研究成果集中在2018—2021年,因此时间区间设置为2018—2021年,时间间隔为1年,同时选取每年前30名的文献和前11个聚类,生成时间线图谱,如图4所示。

图 4 “新文科”研究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

通过图谱中关键词节点及节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分析“新文科”研究的阶段演进和研究热点问题。经过分析,发现“新文科”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起步期(2018年)、发展期(2019年)和深化期(2020—2021年)。

2018年为“新文科”研究的起步期,当年全年的文献仅有2篇且为同一作者,关键词为闽南美学、新文科,这一阶段的研究集中在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学者王伟以泉州师范学院的文学与传播学院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本硕一体”闽南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书法教师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为“新文科”研究的发展期,侧重对新文科内涵的解读及在文史哲、经管法、艺术学等领域推行“新文科”建设的实践研究,研究热点集中在图书馆学、创新两个聚类,包含的关键词有新财经、产教融合、新技术、创新等。关于对新文科内涵的解读,学者安丰存等人认为,“新文科”建设应具有战略性、创新性、开放性、系统性、针对性五个特征(13)安丰存、王铭玉:《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地位及体系》,《学术交流》2019年第11期。。关于推行“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重点学科领域的建设,学者徐显明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应坚持五不变与应对六变,认为新文科是一个“四通文科”,即文理相通、人文与社科相通、中西相通、知行相通(14)徐显明:《高等教育新时代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第10期。;白贵等学者提出,为培养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应从意识形态、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平台、师资力量、人文基础等方面全方位发力;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新闻传播教育是“新文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世界对话交流日益复杂、多变的局势下,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人才,使其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权;(15)吴岩:《加强新文科建设 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中国编辑》2019年第2期。学者刘艳红提出,高校图书馆应面向多方主体提供智库决策、智慧平台支撑等服务。总的来讲,发展期的研究成果聚焦于对新文科内涵的解读、相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改革成果及对未来的展望。

2020—2021年为“新文科”研究的深化期,这个时期涌现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在多个研究领域内做到了向纵深发展。关键词聚类主要有: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人文学科、学科发展等,从中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新文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有了进一步探索。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可以分成三类,具体如下。

第一类研究聚焦新文科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如王铭玉在深究新文科的内涵、动因、基础之上进一步关照到了“新文科”建设的质量保障,认为以下举措可以为其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把握新文科教学质量标准、组建跨学科的复合课程群、探索开放式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协同式学科平台以及创立管理新模式。(16)王铭玉:《新文科——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第二类研究聚焦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理解新文科的内涵。如操太圣认为,不应仅在知识实用性层面认识新文科,更应从知识生产与教养培育结合的层面去挖掘新文科给人类发展带来的意义;他梳理了文科发展的脉络,文科知识生产经历了从19世纪价值理性的知识生产模式Ⅰ到20世纪工具理性的知识生产模式Ⅱ,提出应该首先审视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其次思考新文科在更新人类对世界感知和教养培育中能够发挥的作用。(17)操太圣:《新文科建设的效用:知识生产与教养培育》,《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学者石云里从“第三种文化”角度来阐释新文科,他认为,新文科的建设可以为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找到新的灵感与均衡发展的保障,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行文理交叉融合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

第三类研究聚焦于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艺术教育、图书情报与档案教育等文科专业在未来应以什么样的发展回应“新文科”建设。郭英剑首先提出,外语教育与新文科之间是并列关系,其次明确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在大格局中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18)郭英剑:《对“新文科、大外语”时代外语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国外语》2020年第1期。周星和任晟姝认为艺术学科应该发挥自身能够满足人情感生发的独特优势,平衡艺术技巧的教授与艺术素养的熏陶,与相关学科协同育人,培养艺术人才崇高的审美理想。(19)周星、任晟姝:《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思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学者林忠、王美娇探讨了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模式,他们以“基础英语”这一门课程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课程思政之盐融入专业育人之汤,利用课堂教学步骤展开论述,结合专业知识提升与思政价值引领,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文科”优秀外语人才。(20)林忠、王美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以“基础英语”为例》,《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五、“新文科”研究的讨论与展望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里关于“新文科”研究的53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理清了“新文科”研究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对“新文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专业现代化建设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已有的成果、不足、未来走势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学术界针对新文科的相关理论有诸多研究和讨论

第一类研究聚焦探讨对新文科、“新文科”建设的认识。不同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共性也有个性。对新文科内涵的解读,一部分学者着眼于“新”,认为新文科的“新”在于创新,创新立足于新时代的转变,承载着社会先进文化;另一部分学者着眼于“融通”,如马费成提出,新文科通过文科内部融合,通过文科与理科、工科、农科等外部学科融合,能够认识并解决复杂社会问题;(21)马费成、李志元:《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年第6期。樊丽明认为,新文科之“新”首要之义在于新科技与文科融合,从而带来文科知识量的扩增和传统文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换代。(22)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5期。更有学者独具慧眼,尝试用不同视角看待“新文科”建设这项战略事业,企图构建起可行的实践路径。魏志鹏、杨克虎从循证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认为循证理念可以成为“新文科”建设的普适性指导理念,有力的科学证据可以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决策与实践支持。(23)魏志鹏、杨克虎:《循证社会科学视角下的新文科建设路径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第二类研究聚焦从国际、国内文科教育发展的视角,分析我国文科教育发展的趋势。如刘康提出文科在西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知识体系,作为一种舶来品植入我国的教育土壤时,不得不考虑文化环境的影响,西方的文科知识对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现象解释力日渐式微,只有将知识进行不断转换和重塑,打造带有中国特色的新文科才是一种回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彰显。

第三类研究聚焦“新文科”建设的政策与支撑体系。如马骁、李雪等人基于对新文科具有“大文科”“跨学科”“超学科”特点的认识,认为制约“新文科”建设的瓶颈在于现有学科分类体系无法满足知识创新的现实需求及未来趋势,基层学术组织形态制约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评价体系对“新文科”建设的导向作用不够等。为此,学者们提出从学科发展路径、知识生产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评价体系等层面开始进行系统性改革,为“新文科”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保障。(24)马骁、李雪、孙晓东:《新文科建设:瓶颈问题与破解之策》,《中国大学教学》2021年第1期。总之,学者们对新文科的内涵阐释以及建设方案的提出都是从思想层面进行建构,是对“新文科”建设总体框架的搭建。经过两年多的探讨,学术界基本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理论建构较为成熟。

(二)对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亟待各高校发力

关于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案例不多,但比较典型,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山东大学走在“新文科”建设探索与实践的前沿,成为各大高校参考的范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山东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3M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3M”即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和微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山东大学致力于优势特色专业与新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交叉科研机构的优势,助推文科专业认证。(25)袁凯、姜兆亮、刘传勇:《新时代 新需求 新文科——山东大学新文科建设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7期。北京语言大学在传统专业走向“复合化”改革过程中,通过完善“语言+”培养模式培养扎实专业基础和卓越语言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扶持国别与区域专业,培养国际组织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面临着历史知识书本化、基础研究素养不够等挑战,通过在课程体系上将通识核心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群结合保证学生知识体系的广度和专业度,通过打造课外考察、考古实习等形式的五层次现场教学体系、设计读写结合的课外指导体系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化解困境。(26)姜萌:《新文科视野下史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应对》,《中国大学教学》2021年第5期。在新专业建设上,北京语言大学以自身语言及对外汉语教育为特色,设立神经解剖与语言认知等交叉课程,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设置“语言+智能”专业,培养跨学科人才。(27)刘利:《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关于新文科专业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高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创新性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已有的优秀案例大胆改革。

(三)未来的研究热点

课程重构是“新文科”建设最后的关键一步,新文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或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针对课程建设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类主题。

第一类是搭建跨学科学术合作机构或重塑原有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廖祥忠认为,中国传媒大学早在21世纪初就开始探索“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构建了不同学科思维与专业知识相互碰撞、激发和协作的跨学科生态体系,这种跨学科合作培养模式与“新文科”建设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助推高校在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道路上高速前进;(28)廖祥忠:《探索“文理工艺”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范式》,《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4期。刘虎等人提出,高校的实验教学体系应与“新文科”建设同步同行,他在分析了现有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着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不足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29)刘虎、王勤、冯建刚:《“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重塑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年第9期。

第二类是关于建立新文科实验室、改造升级已有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王震宇等人在比较分析国际一流机构的建设经验后,系统回答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功能与特征、资源构架与运营机制、技术体系和工具设施,从资源支持、数据协作、建设标准和指导范式对我国新文科实验室建设提出建议;(30)王震宇、薛妍燕、邓理:《跨越边界的思考:新文科视角下的社会科学实验室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12期。王占全等人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了法学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弥补了传统法学实验教学的不足,作者认为新文科背景下法学虚拟实验平台能更加智能化。(31)王占全、陈亮、周登谅、武建功、郭佳雯:《新文科背景下法学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年第12期。

第三类是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体系。山东大学打造新时代通识教育体系2.0工程,一方面改造原有的通识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合;另一方面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加大对教材研发的投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充分利用我国投资发展实践中的数据资料,阐述如何系统排布课程内容,并融入课程思政发挥育人功能。(32)刘志东:《新文科背景下投资学课程内容体系与课程建设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21年第5期。关于新文科MOOC课程与新形态教材开发、教学组织体系重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研究成果还较少,这将是未来“新文科”建设及研究的重点方向。

猜你喜欢
新文科
公共文化发展战略下新文科建设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艺德教育浅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公共关系学课程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