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4-14 01:19郑由周王翠云沈洁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吻合器内痔内镜

郑由周,王翠云,沈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消化内科 (福建福安 355000)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患者多伴有出血及脱出等表现,对其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影响较大。保守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易反复发作,且大部分内痔脱出患者治疗后无明显效果[1]。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与内镜下套扎术是治疗内痔常用的微创术式,前者的特点为术中将患者的直肠黏膜环形切除,形成环形切口,但可诱发出血等并发症;后者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灵活等优点,可减少对患者周围组织结构的损伤[2-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2~76岁,平均(57.37±4.41)岁;内痔分期,Ⅱ期15例,Ⅲ期20例,Ⅳ期15例;合并症,糖尿病11例,高血压13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0~75岁,平均(57.42±4.36)岁;内痔分期,Ⅱ期12例,Ⅲ期21例,Ⅳ期17例;合并症,糖尿病10例,高血压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痔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内痔的相关诊断标准;经肛门镜检查证实为Ⅱ~Ⅳ期内痔;治疗依从性较高;认知功能正常;无精神疾病;经保守治疗无效。排除标准:无法耐受PPH、内镜下套扎术;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混合痔或外痔;合并直肠癌等恶性肿瘤。

1.2 方法

术前,协助所有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并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注意事项;术前禁水4 h、禁食8 h;术前一晚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完成肠道准备工作;术中全程监测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常规消毒术野皮肤及肛管。

对照组采用PPH治疗:选用HDG型吻合器(常州市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手术;患者取俯卧位,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利用透明扩肛器(广州市邦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中号)确定齿状线位置,用0号丝线在痔上约30 mm处做直肠黏膜下荷包缝合;然后于荷包线以上置入环切吻合器,荷包收紧后打结,经吻合器侧孔将缝线引出;适当牵引缝线,不断旋紧吻合器,打开保险,击发吻合器并闭合约30 s,吻合器旋开并退出;检查吻合口闭合情况,若存在出血,用吸收线进行“8”字缝合止血。

试验组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选用cook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威尔逊-库克医学公司,型号 MBL-U-10)、胃镜(日本Olympus公司,型号 Q-260型)进行手术;患者取左侧卧位,按照胃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方法治疗;润滑肛门,经肛门缓慢插入胃镜,注气扩张直肠肠管;通过倒镜的方法观察肛窦部位的内痔,暴露痔核及齿线;待胃镜前端透明帽360°全面接触需套扎内痔后,启动吸引器,设置负压为8~13 kPa,向透明帽内吸入需要套扎的内痔;行持续吸引,顺时针转动多环套扎器柄,待套圈放出时,完成套扎;松开内镜吸引钮,注入空气,撤回内镜,释放已套扎内镜;若有多个内痔,重复上述操作治疗。

术后,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术后6 h采用流质饮食,禁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便后以1粒肛泰栓纳肛,同时观察是否出现便血;出院后,每周门诊复查至完全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

1.3 评价指标

(1)临床效果:依据《痔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内痔的相关标准评估疗效,痊愈,经治疗,患者无疼痛、无便血,痔核脱落;有效,经治疗,患者存在轻度疼痛,存在便血,痔核脱落;无效,经治疗,患者痔核未脱落;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疼痛程度[5]:术后24、72 h,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3)康复指标:统计两组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4)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术后,两组均随访6个月,记录肛门狭窄、肛缘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2 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指标

试验组术后24、7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VAS评分及康复指标比较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比较[例(%)]

3 讨论

痔属于肛管直肠的良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工作状态的改变,痔的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在肛门直肠疾病中,痔的发病率高达80%。内痔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增加纤维饮食摄入量、坐浴、局部应用栓剂等;针对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内痔患者可快速消除其临床症状,降低其复发率,但选用何种手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临床研究的重点[6]。

外剥内扎术是治疗内痔患者的经典术式,具有治疗费用低廉、近期效果显著等优点,但该手术对肛垫及齿线的破坏较大,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长,患者疼痛明显,且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7]。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痔发病机制及肛管结构认知的不断加深,痔的治疗方法更趋向微创、无痛及安全。内镜下套扎术、PPH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内痔患者的两种常用微创术式。PPH是基于肛垫学说的一种微创手术,术中采用吻合器对齿状线上的直肠黏膜及部分黏膜下组织进行环形切除,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创面愈合时间较长[8-9]。但PPH向上悬吊下移的肛垫,有利于恢复肛垫的正常解剖位置,同时不切除具有静息闭合肛管作用的肛垫组织,可保留正常的齿状线及肛垫,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内镜下套扎术是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对周围组织结构无影响,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该术式采用倒镜的方法进行,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灵活等优点;术中采用胶圈结扎痔核根部,可对内痔血管进行压迫,有利于降低痔供血量,促使其缺血坏死;术后,待黏膜肌层纤维粘连、痔核脱落后,肛垫的位置可逐渐上移,直肠下段的正常结构也得以恢复[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7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内镜下套扎术与PPH治疗内痔患者的效果相当,术后患者复发率均较低,但与PPH相比,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更轻,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提高其围手术期舒适度。需注意的是,本研究中的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可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后期仍需进行大样本量研究,并进行长时间随访观察,进一步证实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患者安全可行,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康复速度快且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吻合器内痔内镜
适用于无创消化道重建的径向充磁吻合器的设计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内痔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内痔一般如何进行诊断呢
三排式吻合器中的双吻合钉推进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