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4-14 01:19陈金铭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征象关节镜韧带

陈金铭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福建福州 350004)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连接胫骨与股骨的关键组织,可为膝关节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韧带中较易受到损伤的韧带之一,发生损伤后很难自我修复,需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及处理,以降低软骨损伤程度、预防骨性关节炎、避免半月板退变。临床在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需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给予相应的检查,以明确损伤位置、形态及撕裂程度。关节镜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可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故寻找一种高效、准确、安全的诊断方法十分重要[1]。基于此,本研究分析MRI检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20~63岁,平均(46.93±2.39)岁;左侧撕裂23例,右侧撕裂29例;致伤因素,运动拉伤25例,交通伤害17例,摔伤10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支持后续随访工作。

纳入标准[2]:在关节镜辅助下行韧带重建术;病历资料完整;单侧受伤;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关节不稳,并伴有活动障碍;符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无其他严重异常指标;心、肺、肝、肾功能无异常;既往无膝关节损伤史,未接受过相关手术。

排除标准[3]:既往有关节损伤史及慢性关节炎;合并严重精神类疾病;拒绝复查及随访;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对关节镜检查不耐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

CT检查:仪器选用东芝64排螺旋CT扫描机,患者取仰卧位,稍微弯曲膝关节,行常规CT平扫,设置电流为200 mA,电压为120 kV,层距、层厚均为5.0 mm,螺距为0.925,矩阵为256×256,过程中行多角度横断面扫查。

MRI检查:仪器选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检查仪,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保持自然伸直,将线圈套在患者膝关节位置,保证线圈中心与前交叉韧带一致;采用T2WI、T2WI fs、T1WI序列,设置层间距为0.8 mm,层厚为4.0 mm,矩阵为256×256,依次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查。

上述检查均由至少2名影像学医师完成操作,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作出一致评价。

1.3 评价指标

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与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准确率,并总结该病的MRI征象。

2 结果

2.1 CT与MRI检查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准确率比较

关节镜诊断结果显示,52例患者中,38例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14例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准确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与MRI检查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准确率比较[例(%)]

2.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征象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的主要MRI征象为韧带增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的主要MRI征象除了有韧带增粗的表现外,还伴有肿胀、断裂,进一步对韧带边界进行观察,发现边界不够清晰,韧带断端的信号增高,T2WI显示伴假团块及回缩征象。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且其结构较复杂。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属于关节腔内滑膜外纤维组织,形状类似于螺旋状,在维持膝关节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在预防胫骨前移、内旋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膝关节一旦发生损伤,很容易造成前交叉韧带撕裂,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以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关节镜是临床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金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创伤性。CT检查属于临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不仅操作方便,且无创,但其难以及时发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无法确定撕裂的范围,易造成漏诊,从而延误治疗,影响患者预后[4-5]。

本研究对比CT和MRI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显示: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与文献[6]报道结果相似,并且明显高于CT诊断准确率(P<0.05);分析MRI征象可见,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主要征象为韧带增粗,完全撕裂患者除了有韧带增粗表现外,同时伴有肿胀、断裂,对韧带边界进行观察,发现其边界不够清晰,韧带断端信号增高,T2WI显示伴假团块及回缩征象。上述研究结果与文献[7]报道基本一致,说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通过磁共振检查,能够在明确损伤位置的基础上及时掌握撕裂程度、损伤具体形态。

利用MRI检查技术,直接影像表现为韧带缺失,并且出现信号增高现象,走行异常,且无论是部分撕裂,还是完全撕裂,均有韧带增粗表现。检查中,除通过MRI直接征象进行诊断外,也要对间接征象进行观察,从而为更准确地诊断提供参考依据,间接征象一般为后交叉韧带低于105°,半月板后移,同时胫骨前移>7 mm[8]。此外,为进一步提升诊断效率,在掌握MRI影像的同时,也要结合MRI轴位、冠状位、矢状位的表现,具体而详细地分析韧带撕裂信号、形态是否存在异常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切实依据。至于MRI检查出现的漏诊现象,主要原因是韧带异常信号不够明显,并且周围组织水肿不够显著。

综上所述,MRI影像诊断技术组织分辨力高,属于无创检查,将其应用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可获取韧带形态,诊断结果准确率高于CT检查技术,通过观察不同序列下韧带信号,分析韧带形态,从而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推广MRI检查,能够降低病患损伤程度,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

猜你喜欢
征象关节镜韧带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从草书艺术中的视觉形式看波洛克的抽象画
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研究及超声及CT的征象分析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