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结直肠癌术前T及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4-14 01:19符冬梅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一致性直肠癌病理

符冬梅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福建福州 350100)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不具有典型性,漏诊及误诊率均较高,可延误早期治疗,导致病情进展,进而增加患者的病死风险[1]。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但术前,需先确定患者的结直肠癌分期,才可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因此,早期准确地诊断结直肠癌T、N分期十分必要[2]。MRI是一种先进的辅助诊断手段,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应用日益广泛,但关于其诊断结直肠癌T、N分期的研究较为有限[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MRI在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89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43例;年龄53~78岁,平均(67.23±4.46)岁;体质量46~81 kg,平均(63.19±5.03)kg。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结直肠癌;自主意识良好;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传染性疾病;心肺功能异常;其他重症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1 d接受MRI检查:采用1.5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型号 Avanto 1.5 T),采用相控阵线圈,以快速自旋回波进行序列扫描,设置TR为465 ms,TE为20 ms,层厚、层距均为5 mm,FOV为36 cm,矩阵为384×256;进行冠状位序列扫描时,设置TR为3 150 ms,TE为86 ms;在进行轴位序列扫描时,设置TR为3 150 ms,TE为86 ms;用高压注射器(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Angiomat Illumena)经肘静脉注射钆特酸葡胺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167,规格 15 ml︰5.654 g)20 ml,注射流率为2.5 ml/s,然后实施增强扫描;由2名影像科高年资医师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MRI诊断后14 d内,患者接受结直肠癌手术,术后将病理组织送检。

1.3 评价指标

术前采用MRI进行结直肠癌分期诊断,术后将病理组织送检,对比两种检查结果,评估MRI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可靠性。T分期诊断依据:T1期为肿瘤浸润至结直肠黏膜下层;T2期为肿瘤浸润至结直肠肌层;T3期为肿瘤浸润至浆膜层;T4期为肿瘤浸润脏器腹膜或周边的器官组织。N分期诊断依据:N0期为未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N1期为可见淋巴结转移,且转移数量为(1~3)个;N2期为淋巴结转移数量≥4个。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T分期

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89例患者中,T1期7例,T2期19例,T3期47例,T4期16例;MRI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误诊率为7.87%(7/89);以Kappa评价结果一致性,显示MRI诊断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Kappa=0.784,P=0.000),见表1。

表1 MRI诊断T分期结果(例)

2.2 N分期

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89例患者中,N0期7例,N1期55例,N2期27例;MRI诊断结直肠癌N分期的误诊率为10.11%(9/89),准确度为89.89%(80/89);以Kappa评价结果一致性,显示MRI诊断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Kappa=0.769,P=0.000),见表2。

表2 MRI诊断N分期结果(例)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指发生于大肠上皮部位的恶性肿瘤,分为直肠癌与结肠癌,其中以腺癌居多,鳞癌占比较低。在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于结肠癌。相关研究显示,结直肠癌致死率位居恶性肿瘤致死疾病的第五位[4]。结直肠癌的发病诱因复杂,年龄>40岁、地区(中国直肠癌高发、欧美结肠癌高发)、性别(直肠癌男性多发、结肠癌无明显性别差异)都可影响该病的发病率;另外,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高糖脂摄入、持续性情绪紧张)、寄生虫、消化道病症、化学污染及遗传等因素也可导致患者发病。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5]。临床上常用手术方式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切除其病灶组织,可延缓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周期,提升生命质量。但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前,需确诊其T、N分期,确定肿瘤的进展状态,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6]。病理活检是当前临床上诊断结直肠癌T、N分期的常用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准确度高的优点,结直肠癌患者在实施手术前通常需先进行该检查。但该检查存在明显的弊端,可造成创口,易诱发并发症,导致患者发生术中出血、创口感染或肠梗阻,且部分患者的体验较差,易出现不耐受检查的现象。

MRI属于影像学检查新技术,其核心优势是无创,对机体产生的消极影响较小,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风险。该检查方法还可借助较高的分辨力对软组织进行诊断,科学显示直肠肠壁、肿瘤在机体中的关联性和状态,故其诊断结直肠癌分期的准确度较高。MRI设备中的相控阵线圈对于增强影像空间的分辨力、提高信噪比均具有正向影响,可削弱检测时机体伪影的干扰,提高MRI诊断结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度。另外,部分肿瘤辅助诊断设备存在辐射的风险,可使患者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损伤,而MRI无辐射危害,安全性更高,患者接受度、耐受性均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手术病理检查,89例患者中,T1期患者7例,T2期患者19例,T3期患者47例,T4期患者16例;N0期患者7例,N1期患者55例,N2期患者27例;MRI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误诊率为7.87%(7/89),诊断N分期的误诊率为10.11%(9/89),以Kappa评价结果一致性,显示MRI诊断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Kappa=0.784,P=0.000),诊断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也存在高度一致性(Kappa=0.769,P=0.000);表明,MRI对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存在误诊风险,但Kappa显示,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T、N分期的辅助手段。通过本研究可知,部分因素可影响结直肠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可使用相控阵线圈和视野广泛扫描,以减少医师观察肠壁分层情况的难度,避免误诊的发生;另外,MRI检查后获取影像的清晰程度、医师对结直肠癌分期诊断的经验均可对诊断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使用MRI进行T、N分期诊断,可迅速确诊分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一致性直肠癌病理
注重整体设计 凸显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术前MRI检查对宫颈癌病理分期及宫旁浸润评估的诊断价值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