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反射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4-14 01:19赵秀红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治疗仪神经功能针刺

赵秀红

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 (天津 300280)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的特点,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研究发现,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目前,临床上在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治疗时,多使用神经营养性药物,以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不过,单纯对该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的效果有限。脑反射治疗仪具有刺激神经系统、促进神经功能重建等作用;针刺治疗是中医学中治疗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反射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1~75岁,平均(64.35±6.3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64.35±6.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处于脑梗死康复期,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患有甲亢的患者,中断治疗的患者,合并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1)用药治疗:口服50 mg的阿司匹林(哈药集团黑龙江同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3610,规格 50 mg)与75 mg的氯吡格雷(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53216,规格 75 mg)对患者进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2次/d,早晚服用;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93540,规格 2 ml︰20 mg)对患者进行营养神经治疗,20 mg/d,一次性或分次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滴注。(2)康复锻炼:a.坐位平衡,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逐渐去除支架,把双腿放在床边,也可在床侧或床头设上围栏杆、把手或捆上绳索,以助坐起,坐位平衡训练可增强躯干肌(同时收缩)肌力和坐位平衡力等;b.站立平衡训练,在特制的双杆中训练,可能的话用手杖协助,站立时两足分开约3 cm,先以健肢持重,缓慢试着用患肢,逐渐用两足交替,直至站稳,也可扶着凳子或其它工具,渐渐移步行走 ;c.步行训练,早期可在家人搀扶下或者拐杖、推车等协助下在平地上缓慢行走,逐步过渡到不依赖外力自己行走,再到上下楼梯、快走等;d.锻炼时间,45 min/次,1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脑反射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1)脑反射治疗仪(德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用法:患者取平卧位,向治疗仪的电极内注入导电液,将4个电极片分别放置于患者的眼内呲及鼻两旁;启动治疗仪,设置刺激值为80~250 U,时长为30 min/次,每日治疗1次。(2)针刺治疗:选择长40 mm、直径0.25 mm的一次性毫针,针刺神聪穴、悬厘穴、百会穴及曲鬓穴;进针后快速捻针2 min,频率约为220次/min,3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

1.3 评价指标

(1)神经细胞凋亡因子:治疗前后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按照3 000 r/min的转速进行15 min离心处理后,获取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神经细胞凋亡因子含量,包括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可溶性FasL(soluble fasL,sFasL)、B淋巴细胞瘤-2(B lymphoma-2,Bcl-2)、可溶性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蛋白(soluble human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protein,sTRAIL)。(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包括意识水平、凝视障碍、视野水平、面瘫、感觉障碍等项目,总分为42分,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3)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估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内容包括进食、修饰洗漱、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厕等,总分为100分,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细胞凋亡因子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sFas、sFasl、Bcl-2、sTRAIL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Fas、sFasL、sTRAIL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血清Bcl-2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sFas、sFasL、sTRAIL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cl-2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细胞凋亡因子含量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梗死发生后,患者的神经细胞出现缺血-再灌注,会使单胺类神经递质无法被摄取和贮存,递质被大量释放;而过多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可导致脑血管产生痉挛,进而可减少脑血流量,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导致脑组织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现阶段,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等常规方法治疗脑梗死患者,但整体疗效不佳,且药物易引起不良反应,导致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增加后续治疗,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脑梗死发生后,局部病灶缺血缺氧可导致神经元凋亡,神经细胞持续凋亡可影响神经功能重建。Fas与FasL结合可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8,引起细胞凋亡;Bcl-2可抑制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的释放,减少半胱氨酸蛋白酶9的活化,进而可抑制细胞凋亡;TRAIL属于全新的凋亡分子,sTRAIL是其可溶形式,可借助多种途径诱发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清sFas、sFasL、Bcl-2、sTRAIL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Fas、sFasL、sTRAIL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血清Bcl-2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sFas、sFasL、sTRAIL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cl-2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反射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有助于促进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神经元再生,抑制其神经细胞凋亡。脑反射治疗仪可充分协调拮抗肌与肌张力之间的关系,抑制神经通路的异常可塑性,最大限度实现正确的功能重建,从而激活休眠状态细胞,促进神经修复及再生,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性障碍,结合针灸能有效抑制患者的神经细胞凋亡。

脑反射治疗仪是一种治疗脑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仪器。该设备的运行原理主要基于脑电生理学,利用电极刺激面神经及三叉神经,促进神经传导冲动的释放,从而有效刺激脑梗死患者局部病灶内的神经元再生[3];该仪器还可借助电流促使周围毛细血管开放建立侧支循环,从而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针刺是中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多被用于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有报道称,针刺疗法可通过刺激部分神经末梢丰富的穴位,促进神经冲动的传入,促使神经元再生[4]。目前,临床上关于使用脑反射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对其神经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少[5-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脑反射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在于,脑反射治疗仪的电极为固定组合式电极,可整体地刺激成对拮抗肌或一组同功能的肌肉群,使患者模拟肢体的整体运动,配合针灸穴位刺激,能有效修复受损神经,逐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脑反射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对修复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效果理想,可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治疗仪神经功能针刺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清明的雨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