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4-14 01:19姜根炳毛晓俊邓延祥魏彪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肠系膜根治术结肠

姜根炳,毛晓俊,邓延祥,魏彪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江苏丹阳 212300)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直肠癌的病因,多认为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若不及时予以治疗,易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肛门下坠感、下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命质量。腹腔镜下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根治术是既往临床治疗直肠癌患者较为常用的一种术式,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但相关研究显示,该术式不保留患者的左结肠动脉,导致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较高,且部分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差,不利于康复[1]。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是一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术式,在直肠癌患者中已有应用,但关于其应用效果,临床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3~65岁,平均(54.48±3.26)岁;其中,溃疡型12例,隆起型10例,浸润型8例。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66岁,平均(54.20±3.32)岁;其中,溃疡型11例,隆起型10例,浸润型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2]中直肠癌相关诊断标准;凝血功能正常;首次接受治疗;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存在手术禁忌证;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2 方法

嘱患者术前8 h禁食、禁水;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行常规消毒、铺巾,协助患者取足高头低截石位,行全身麻醉后,主刀医师站在患者右侧,在脐上缘做一长约10 mm切口作为观察孔,放置腹腔镜(上海澳华光电内窥镜有限公司,型号 VGT-Q30)探查腹腔,观察患者腹腔内的情况,了解肿瘤所在位置及转移情况,并沿降结肠乙状结肠剪开侧腹膜,将上部延伸至结肠脾区,下至腹膜反折区,右侧游离乙状结肠,充分暴露输尿管,于左下腹做长约10~15 mm辅助切口,便于取出切断肠管。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根治术治疗:从主操作孔进刀,在左结肠动脉根部约2 cm处将肠系膜下动脉结扎后,用手术刀切除,并清扫淋巴结。

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在腹主动脉前打开后腹膜后,沿融合筋膜间隙分离至肠系膜下动脉,使肠系膜下动脉充分暴露,在保护腹下神经的情况下清扫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裸化左结肠动脉,并清除左结肠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完成后,保留左结肠动脉,结扎切除肠系膜下动脉。

两组均在清扫淋巴结后进行消化道重建,并行肛门充气,确定两组吻合口情况,同时放置双J引流管。

1.3 评价指标

(1)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2)胃肠功能:术前及术后5 d,分别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BS-280),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及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严格依照说明书进行,其中,血清MTL正常值为5~300 ng/L,血清GAS正常值为5~105 ng/L。(3)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及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胃肠功能指标

术前,两组血清MTL、GA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血清MTL、GAS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2.3 术后并发症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直肠癌患者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根治术及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切口小、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关于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时是否保留患者的左结肠动脉,临床至今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根治术相比,采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经分析,其原因为,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手术的要求更高,导致手术医师的操作难度增加,使手术时间延长;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主要和患者自身血液供给情况有关,当患者肠系膜被结扎后,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患者的自身血供还可维持消化道区域的正常血液供给,而未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患者只能依靠肠系膜上的动脉供血,血液供给相对较少,不利于后续恢复,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3]。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5 d,两组血清MTL、GAS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经分析,其原因为,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中保留了左结肠动脉,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肠管血流灌注,从而避免吻合口及肠管缺血发生,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4]。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肠系膜根治术结肠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意义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
多层螺旋CT对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