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使用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2022-04-14 01:19马明明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血气体征呼吸机

马明明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重症疾病,主要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可致患者呼吸肌供血不足、供氧减少,进而减弱其呼吸肌收缩力,降低呼吸中枢感知功能、驱动力,导致患者氧气的供给及利用发生障碍[1]。因此,临床需给予患者辅助呼吸治疗。有研究显示,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无创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的优势,但不同时间使用呼吸机对患者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且目前尚无统一定论[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不同时间使用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53~85岁,平均(69.16±3.63)岁。试验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54~84岁;平均(69.76±3.5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已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3]中呼吸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面部无畸形,有正压通气指征,无呼吸机禁忌证;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大泡等其他严重呼吸道疾病。

排除标准:痰液分泌多,出现上呼吸道阻塞;不能配合治疗;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40 mmHg(1 mmHg=0.133 kPa)。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基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度平衡、利尿、抗感染等治疗,同时予以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型号 BiPAP Vision)辅助通气,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选择合适的面罩,并辅助患者戴好面罩,然后再将呼吸机与面罩连接,通气模式设定为S/T,呼气压力设定为4~6 cmH2O(1 cmH2O=0.098 kPa),吸气压力设定为12~20 cmH2O,呼吸频率设定为12~14次/min,吸入氧浓度设定为30%~50%,并全程采用多参数监护仪(湖南省瑞博科技有限公司,型号 PM-9000A+)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白天(8 h);试验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夜间(8 h)。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3 评价指标

(1)疗效:根据《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评估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级别,显效为治疗后24 h,呼吸频率(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 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降低甚至恢复正常,胸闷、气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好转,PaO2≥60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blood carbon dioxide,PaCO2)≤55 mmHg;有效为治疗后24~48 h,RR、HR降低,临床症状好转,PaO2≥60 mmHg,56 mmHg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2周后,试验组pH、PaO2高于治疗前,对照组PaO2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3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治疗2周后,两组RR、MAP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均低于治疗前,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3 讨论

随着环境空气质量的恶化、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我国慢性呼吸衰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亟需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呼吸机辅助治疗是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疗法。本研究所用BiPAP呼吸机为双相呼吸道正压辅助通气,在患者呼气时可予以较低压力,可有效防止小气道闭陷、肺泡萎缩,改善气体分布、通气/血流比例,同时可促进气体交换、氧气弥散;在吸气时可予以较高压力,可有效克服气道阻力,保证患者有充分的通气量,进而降低呼吸肌做功[4]。此外,BiPAP呼吸机可有效扩张气道,缩短吸气时间,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通气功能[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pH、HR、PaO2高于对照组,RR、MAP、PaCO2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白天使用呼吸机,夜间使用呼吸机可以更好地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生命体征,疗效显著。分析其原因为,夜间患者会因迷走神经张力较高和辅助呼吸肌活动减弱而导致呼吸浅慢及肺通气量下降,故在夜间予以呼吸机可辅助呼吸衰竭患者吸气时克服胸肺弹性回缩力,纠正其夜间因呼吸驱动力降低所致上呼吸道阻力增加的情况[6]。此外,夜间予以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治疗可保证通气模式的正常运转及有效通气,人机配合良好,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减少回心血量,更好地满足患者所需,有助于改善其氧合及生命体征[7]。

综上所述,相较于白天使用呼吸机,夜间使用呼吸机可以更好地改善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生命体征,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血气体征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黑珍珠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