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康复仪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14 01:20邓惠玲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邓惠玲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 (天津 300250)

偏瘫是脑梗死后常见后遗症,脑梗死偏瘫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本体感觉缺失,患者承受生理和心理重创,加之自身对疾病和康复等认知不到位,影响后续的康复训练,需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常规护理并不能达到提高患者康复训练自主性的目的,很多患者存在康复训练依从性较低的情况,导致训练效果不佳。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改善或影响个体现有的认知思维模式,从而影响其行为水平的一系列主动措施,在护理中主要针对治疗积极性不强、依从性较低的患者,以促进康复。肢体康复仪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外伤导致的上下肢周围神经损伤及脑梗死肢体障碍患者中,利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肢体康复仪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60~84岁,平均(66.15±2.71)岁;病程0.5~6.0个月,平均(3.01±0.63)个月。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61~81岁,平均(66.43±1.98)岁;病程0.5~6.0个月,平均(3.10±0.4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死;临床症状、体征等符合脑梗死偏瘫的诊断标准;年龄≥60岁;首次发病,且病程≤6个月;神志清晰,可进行有效沟通;患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二次脑梗死;合并精神系统病变;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发病期已存在偏瘫;既往有下肢残疾或截肢病史,或近期一侧足踝扭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核心稳定康复训练:以调节身体平衡与协调能力为目标,嘱患者身体保持直立,挺直背部,左臂向前伸直,右腿向后伸直,上述动作保持20 s后更换为右臂和左腿,此为1次,10次/组,每组间隔1 min,4组/d;以提高腹部肌肉力量为目标,嘱患者仰卧屈膝,之后抬腿提臀保持20 s,此为1次,10次/组,每组间隔30 min,4组/d;以调节中心为目标,嘱患者前倾或后仰身体,手臂交叉旋转,20 s为1次,10次/组,每组间隔30 min,4组/d;训练过程中若患者出院,则可通过随访了解实施情况,随访时间从出院日开始至干预完成。(2)其他:计算患者的每日能量需求,并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制定饮食方案,嘱其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量,且应确保营养摄入均衡;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用药方法及药物存放方法等;待患者出院后,每周定期进行1次随访,观察病情恢复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肢体康复仪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具体如下。(1)肢体康复仪干预:指导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肢体康复仪(上海泰益医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型号ZTK-ID)配套的电极片放置在患者健侧后溪、金门和申脉穴,以及患侧申脉、足三里、后溪穴;设置频率为50 Hz,持续刺激4 s,间隔15 s再次进行刺激,20 min/次,1次/d。(2)认知行为干预:认知干预,邀请患者家属参加脑科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并发症及诱发因素、肢体康复仪使用方法及对肢体功能的改善机制等,并利用微信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学习资料,且为其提供微信在线咨询服务;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每日通过微信向护理人员反馈康复训练视频,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训练依从性和主诉调整其训练强度,并进行再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尽量独立完成穿衣、洗漱、吃饭等日常活动,家属可从旁协助并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心理干预与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评估其负性情绪,分析诱因,并给予建议,此外,促进病友之间的线上、线下正向交流,鼓励病友之间学习康复经验,并组织观看抗病励志视频,且鼓励患者家属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鼓励和宽慰。

两组均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1)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8周后评估,完全依从,患者可完成所有康复训练项目;部分依从,患者可完成一半及以上的康复训练项目;不依从,未达到上述标准;总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2)下肢功能[2]: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估,其中,BBS共14个项目,包括从坐位站起、无支持坐位、无支持站立、从站立位坐下、床椅间转移、双脚并拢站立、闭目站立、站立位上肢前伸、站立位拾起地上物品、转身向后看、转身一周、双足前后站立、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根据完成质量,每项分值0~4分,总分56分,评分越高,表示下肢平衡功能越好;FAC最高评分为5分,最低为0分,患者无法行走或需两人帮助方能行走为0分,需一人连续帮助减重和维持平衡方能行走为1分,需一人持续或间断帮助方能行走为2分,无需他人直接扶持但需监督方能行走为3分,仅能独立在平坦地面行走为4分,能独立对付不平坦地面、上楼梯或上下坡为5分,评分越高,表示下肢行走功能越好;FMA包括上肢评估部分(共33个项目,各项分值0~2分,共66分)和下肢评估部分(共17个项目,各项分值0~2分,共34分),本研究仅取下肢评估内容,包括仰卧位状态下有无反射活动(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屈肌协同运动(髋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膝关节屈曲)、伸肌协同运动(髋关节内收、髋关节伸展、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坐位下协同运动伴随(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站位下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仰卧位反射亢进、协调能力与速度(震颤、速度、辨距障碍),评分越高,表示下肢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康复训练依从性

干预8周后,观察组康复训练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

2.2 下肢功能

干预前,两组BBS、FAC、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BBS、FAC、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BBS、FAC、FM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梗死是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的一种疾病,患者偏瘫发生率高达80%,一旦发生偏瘫,患者将不同程度的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加之患者病情较重,往往需要长期卧床,导致下肢血流不畅,且患者本身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极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下肢功能改善[3]。常规护理中饮食干预可为患者提供营养,从而促进机体恢复;用药指导可保证患者依照医嘱正确用药,确保疗效,促进病情改善;核心稳定康复训练能有效激活机体深层核心肌群,改善前反馈机制,提高肌群肌力和协调性,还可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但常规护理疏于认知教育,患者认知较差,自护管理意识弱,影响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8周后,观察组康复训练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BS、FAC、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依从性的提高与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有直接关系,认知行为干预可增加患者对疾病、并发症和康复相关知识的了解,纠正其错误认知,使其明确康复训练、肢体康复仪等干预手段对改善肢体功能、缓解偏瘫症状的重要性[4];此外,护理人员可动态掌握患者的康复训练等自我护理情况,及时纠正其错误行为,并督促其进行各项训练,提高训练依从性[5]。肢体康复仪以经络学为依据,可调节肢体的生物磁场和生物电场,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促进肌力恢复,解除痉挛;将肢体康复仪与核心稳定康复训练联合,可快速重建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加强突触与轴突的联系,且有利于信号传导通路的启动与建立,从而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6]。

综上所述,肢体康复仪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