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温度控制联合升温仪保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022-04-14 01:19叶雅冰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温度控制体温麻醉

叶雅冰

厦门市儿童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在患者腹部开孔,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进行术中操作的手术方式,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瘢痕小、创伤轻、恢复迅速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小儿疝气等腹部疾病的治疗[1],但术中全身麻醉、二氧化碳气腹建立等因素常导致患儿体温出现波动,进而可影响手术效果及麻醉恢复,故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儿进行积极的体温维持成为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目前,护理人员多从手术室环境、患儿体表保温等方面入手对腹腔镜手术患儿进行体温干预,并采取调整温度、加用棉被、加热毯等措施对其行保暖护理[2],但上述措施操作较为烦琐,且因缺乏智能控温手段,常会导致患儿出现低体温或烫伤的现象。近年来,层流手术室的推广应用使得手术室温度控制更加便捷稳定,升温仪的出现则给术中患儿保暖护理带来更多的选择。升温仪可通过一体式控制同时达到温度调节、液体加热等目的,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但关于升温仪在腹腔镜手术患儿保温护理中的效果仍缺乏充分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层流温度控制联合升温仪保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13岁,平均(7.63±1.25)岁;手术类型,肝胆手术8例,胃肠道手术16例,疝气手术19例;术前麻醉评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22例,Ⅱ级21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14岁,平均(8.05±1.37)岁;手术类型,肝胆手术6例,胃肠道手术19例,疝气手术18例;术前麻醉评估(ASA分级),Ⅰ级20例,Ⅱ级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具备腹腔镜手术指征[3],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年龄不足14周岁;术前1 d体温为36.0~37.0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免疫功能紊乱;凝血障碍;伴有肿瘤或器官功能不全。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接受常规疾病宣教、心理疏导等护理,术中为患儿覆盖薄被、铺加热毯进行基础保暖护理,同时在患儿肛门处放置体温检测仪探头,由麻醉机自动显示患儿肛温变化;当患儿体温低于36 ℃时,记录为低体温发生,并自动报警。

对照组加用层流温度控制进行保暖护理:术前30 min,开启室内层流,调整并维持手术室温度在24~26 ℃,湿度为40%~60%;术中尽量限制人员进出,避免开门影响气体流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升温仪进行保暖护理:选用775型动力充气升温仪(3M公司),将专用体表加温毯覆盖于患儿非手术部位,连接升温仪送风管,设定气流温度为37~38 ℃,根据患儿术中情况加以调整,使其体温维持在36~37 ℃;同时利用升温仪对术中所用血液、冲洗液等输注液体进行预热处理,使其温度达正常体温后再行使用。

1.3 观察指标

(1)围手术期体温:在两组麻醉前(T0)、切皮时(T1)、缝合时(T2)、术毕即刻(T3),持续监测肛温,记录各时点体温。(2)苏醒情况:从两组手术结束后到进入恢复室起开始计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3)围手术期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统计两组围手术期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低体温、寒战、切口感染及躁动。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体温比较

对照组T1~T3各时点的体温均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3各时点的体温与T0比较,无明显变化;观察组T1~T3各时点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体温比较

2.2 两组术后苏醒情况比较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苏醒情况比较

2.3 两组围手术期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及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手术期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术中低体温在腹腔镜手术患儿中时有发生,可导致患儿生命体征出现明显波动,还可影响其免疫、凝血、代谢等功能,不利于术后恢复。棉被、棉垫等常规保暖护理措施多较为烦琐,且保温效果不稳定,故需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保暖护理措施,以提高患儿术中保暖效果。

由于腹腔镜手术需行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的使用一方面可抑制机体外周血管的调节功能,使血管收缩减弱,增加热量散失,另一方面通过麻痹中枢神经,可导致体温调节机制减弱或丧失,进而使患者体温出现明显波动;此外,皮肤暴露也可引起机体散热增多,导致体温下降[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1~T3各时点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层流温度控制联合升温仪保暖护理可有效维持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体温平稳。原因可能为:传统保暖方法(如覆盖棉被等)多为被动性措施,即通过覆盖患儿皮肤、阻隔热量传递,防止患儿体温降低,其操作不够灵活,稳定性不足,保暖效果有限;而升温仪属于主动加温[5],通过对覆盖于患儿表面的升温毯内空气进行持续加热,阻断体表辐射及对流散热,并为患儿机体提供恒定热源,使其接受的热量经血液流动扩散至全身,从而达到维持体温恒定的效果;将该措施与室内层流温度控制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减弱患儿皮肤热量传导,使保温效果更加稳定。此外,通过对术中患儿所用液体进行预热处理,也有利于将液体热量传导至患儿体内,最终有效防止术中体温降低的发生。

有研究指出,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体温下降可明显影响其机体代谢功能[6],导致术后麻醉药物清除减慢、苏醒时间延长;术中低体温还可引起苏醒期寒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儿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层流温度控制联合升温仪保暖护理对促进腹腔镜患儿术后恢复具有更好的效果。原因可能为:层流温度控制联合升温仪保暖护理可在有效维持患儿体温的基础上,增强其肝脏肾脏的代谢功能,从而促进麻醉药物清除,缩短苏醒时间;还可通过改善患儿机体的血流及氧供,调节机体免疫,增强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灭杀活性,进而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层流温度控制联合升温仪保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维持患儿术中体温的平稳,促进患儿麻醉苏醒,预防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温度控制体温麻醉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电饭锅为什么不会把饭做糊?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度控制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