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14 01:20李德娟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治疗仪

李德娟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血液透析是延长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方式,通畅的血管通路是保障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1-2]。动静脉内瘘是目前临床在血液透析中首选的血管通路,可长期利用,且不易感染。血液透析的优越性与血管通路的通透性具有密切关联,成熟的动静脉内瘘具有充足的血流量,可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有利条件。但受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及体质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内瘘成熟不佳或失功,继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远红外线治疗仪主要通过红外线照射产生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生成有利的生化、生理反应,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度和并发症发生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的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9~71岁,平均(53.78±4.52)岁;原发病,高血压肾动脉硬化13例,糖尿病肾病1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其他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0~71岁,平均(53.81±4.60)岁;原发病,高血压肾动脉硬化13例,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其他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病学》[4]中慢性肾衰竭相关诊断标准,且均行内瘘建立外科手术;精神状态良好,认知清晰;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悉。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存在治疗禁忌证。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告知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抬高造瘘侧肢体30°;禁止用造瘘侧肢体进行输液与测量血压;避免穿着袖口过紧的衣物;采取触摸或听诊的方式观察内瘘情况,如有杂音可能存在内瘘闭塞,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2)指导功能锻炼:术后1~2周,如患者切口无渗血、感染等情况,可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如使用术侧肢体捏橡皮球,10 min/次,3~4次/d;取45 ℃温水将造瘘肢体浸泡其中,并做握拳运动,15~20 min/次,1~2次/d;注意,锻炼均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预防瘘口感染:定期查看患者切口,保持切口处清洁干燥;每日使用75%乙醇对切口进行消毒,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远红外线治疗仪干预:术后3 d,采用远红外线治疗仪(北京中科昭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ZY-Z-H100)对患者内瘘侧手臂进行照射,在照射前向患者宣教照射原理、照射的重要性及照射注意事项;照射时,打开治疗仪开关,保持治疗仪与照射部位的距离为20 cm左右,并调节照射温度,以患者感受温热可耐受为宜,40 min/次,3次/周;首次进行穿刺前,使用远红外线照射仪照射内瘘部位10 min;在照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内瘘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两组均护理12周。

1.3 观察指标

(1)动静脉内瘘成熟度:于护理12周后评估,成熟标准为内瘘自然血流量达到400 ml/min,静脉直径>4 mm。(2)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12周内切口渗液、切口感染、肢体肿胀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生命质量:护理前及护理12周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该量表共包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共36个项目,采用6级评分法,换算为百分制,满分100分,评分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动静脉内瘘成熟度比较

护理12周后,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38例,成熟度为97.44%(38/39);对照组动静脉内瘘成熟31例,成熟度为79.49%(31/39);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P=0.033)。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周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血液透析技术逐渐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中[5-6]。动静脉内瘘作为理想的血管通路,成熟的动静脉内瘘可保障透析所需的血流量,但受患者自身血管条件、过早使用内瘘等因素的影响,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可能导致内瘘功能失效,因此,应在内瘘术后实施有效的干预以促进内瘘成熟。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12周后,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度高于对照组,护理1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12周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其原因为,远红外线治疗仪作为一种辅助干预仪器,通过输出窄频低能量红光并作用于人体,可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的效果,本研究将远红外线治疗仪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红外线直接照射于患者动静脉内瘘处,能够提高局部温度,加快血液循环,扩张局部血管,提高血流量,减少栓塞的发生[7-8];且利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后存在非热效应,可刺激机体生成有利的生化、生理反应,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血管条件,促进内瘘成熟,延长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远红外线照射还可升高血红素加氧酶水平,起到抗血管内皮氧化的功效,有效抑制血管壁增生等情况的发生,进而降低穿刺难度,减轻穿刺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此外,远红外线照射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使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利于减少炎症因子,消除机体内微炎症状态。

综上所述,予以血液透析患者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可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治疗仪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室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探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