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治疗仪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腰椎滑脱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2-04-14 01:20叶利娣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治疗仪医护功能障碍

叶利娣

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江西赣州 341000)

腰椎滑脱症是临床常见的腰椎疾病,包括退变性腰椎滑脱及真性腰椎滑脱,其形成原因较多,主要有峡部断裂、外伤及发育不良等。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以改善其腰椎症状,增加腰椎稳固性[1],但术后患者可出现腰椎功能障碍,影响康复效果,故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一体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直接反映医护人员的护理技术,通过医师与护士的有效沟通及配合,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中频治疗仪主要通过快慢交替方式颤动肌肉,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及炎症吸收,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理疗仪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频治疗仪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腰椎滑脱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7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34~70岁,平均(53.21±3.57)岁;滑脱类型,发育不良型12例,退变型10例,伴腰椎间盘变性1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32~73岁,平均(53.98±3.11)岁;滑脱类型,发育不良型14例,退变型10例,伴腰椎间盘变性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腰椎滑脱症;出现单肢或双肢神经压迫,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无其他腰椎手术史[2]。排除标准:存在认知障碍;患有严重心、肺、肾等功能性疾病;伴有椎体骨折或溶骨性肿瘤;先天性腰椎滑脱;伴有严重内科疾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成立一体化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主管医师、护师及护士等;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健康知识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的主观需求,缓解其因治疗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提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康复措施等内容,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嘱患者术前禁食、禁水。(2)术中护理: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保持手术正确体位,由麻醉师进行麻醉手术,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3)术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查房时向主治医师汇报患者日常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引流管出入量及床上活动情况,沟通后,根据患者病情发展调整护理方案;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锻炼方案,强度由小到大(术后1~2 d,指导患者进行卧床锻炼,30 min/次,3次/d,若患者在锻炼过程中感到疼痛,则立即停止;术后3~7 d,指导患者佩戴腰部辅助器进行锻炼或进行拱桥背伸肌锻炼,以增强患者腰部的稳定性,每日锻炼时间≥30 min;医护人员需要在旁注意保护患者安全,锻炼次数依据术后时间逐步增加,循序渐进,若出现头晕,乏力等,需立即休息,停止锻炼;术后3个月,患者去除腰部支具,进行散步等慢节奏的活动,锻炼腰椎功能)[3]。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频治疗仪[企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ZP-100CIVA]干预:术后1周,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将导电橡胶电极正极片贴在其腰痛部位,负极片贴在骶尾部位;初始电流量为50 mA,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可逐渐增加至100 mA,干预30 min/次,1次/d,连续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记录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3个月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两组胸腰椎功能,内容包括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步行、提重物、睡眠质量等10个问题,总分为50分,得分越高,表明胸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2)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操作、病房环境及护理质量4项,每项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服务态度、护理操作、病房环境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腰椎滑脱症是指患者腰椎的椎体产生滑移,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临床常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对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治疗,以提高椎体稳定性,改善腰椎功能[4]。该手术可通过刮除患者病变上下终板的渗血部位,植入碎骨块及融合器等方式,扩大植骨融合区的有效面积,促进植骨融合,同时借助融合器的支撑作用,恢复椎间隙高度,形成稳定的椎体结构[5],可防止融合器随日常运动滑动,提高治疗效果。

但由于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腰椎不稳及滑脱现象,可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且治疗后还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应用过程中医师与护士共同信任,通过共同沟通及商讨的方式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但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时间较长,后期会降低患者临床依从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仪器进行辅助干预[6]。中频治疗仪可在患处形成离子堆,促进机体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促使骨骼肌收缩,从而锻炼患者局部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同时可贯穿组织深部,作用于神经节段与神经节,并产生反射作用,提高平滑肌张力,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治疗仪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腰椎滑脱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腰椎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服务态度、护理操作、病房环境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治疗仪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腰椎滑脱症患者中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中频治疗仪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腰椎滑脱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腰椎功能障碍,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治疗仪医护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