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血栓气压泵联合精细化护理预防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22-04-14 01:20颜江云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气压血栓下肢

颜江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更易发生下肢DVT。有调查显示,患者行THA且不采取预防措施,下肢DVT的发生率约为40%~60%,且极易发生肺动脉栓塞、器官功能性障碍等严重并发症[1];加之,老年人血液流动性较差、身体机能降低,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可增加其术后下肢DVT的发生风险[2]。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防血栓压力泵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THA后患者的血液循环,以降低其下肢DVT的发生风险。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防血栓气压泵联合精细化护理对老年THA后患者下肢DVT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THA的9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68.35±2.37)岁。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68.42±2.3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列举治疗成功案例;指导患者积极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在床上抬高双腿,待足跟与床面距离约20 cm时停顿,放松5~10 s,每日练习80次。(2)体位护理:在患者两腿间放置厚垫,使其保持外展中立位,不可取患侧卧位;抬高患肢20°~30°,指导患者穿“丁”字鞋。(3)功能锻炼:患者清醒后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包括踝关节背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日锻炼6~10次,每次锻炼5~10 min;术后3 d,逐渐增加患者被动运动量,如进行屈髋运动(角度<45°),每日锻炼2次,每次锻炼1 h为宜;向患者演示有效咳嗽、吹气球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防血栓气压泵(常州柯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 T95251S)干预: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将压力设置为25~180 mmHg(1 mmHg=0.133 kPa),单次治疗时间为30~60 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1周后,压力设置为40~55 mmHg,每次治疗30 min,每日治疗2次。

两组均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下肢情况:干预后,比较两组下肢疼痛程度、肿胀指数、深静脉和股总静脉血流速率,采用口述描绘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s,VR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下肢肿胀指数,采用皮尺测量大小腿周径(大腿周径:仰卧位放松,大腿肌肉放松,从髌骨上缘向大腿中断量一段距离,然后测量;小腿周径:仰卧位,屈膝,双足平放床上,测量小腿最粗处),取大小腿周径均值,肿胀指数=(治疗后大小腿周径-治疗前大小腿周径)/治疗前大小腿周径×100%;深静脉和股总静脉血流速率采用多普勒便携式血流检测仪(上海致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DT-2100)测定。(2)凝血功能:干预前后,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经3 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采用凝血测试仪[企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 SF-8100]分别检测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3)栓子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下肢VRS评分、肿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深静脉和股总静脉血流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VRS评分、肿胀指数、深静脉和股总静脉血流速率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PT、FIB、APT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T、APTT、TT均长于干预前,血清FIB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T、APTT、TT均长于对照组,血清FI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PT、FIB、APTT、TT比较

2.3 两组栓子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栓子总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栓子检出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DVT的发生不受年龄因素的限制,但有研究[3]表明,DVT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THA治疗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常合并其他器官的器质性或生理性退变;加之THA的创伤较大,术后患者短期内活动受限,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下肢DVT十分必要。精细化护理通过术后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知晓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的必要性,从而为术后康复打下基础;术后第1天起患者进行主动康复锻炼,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其血液流动情况;患者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有利于促进伤口恢复,减轻疼痛感[4]。但精细化护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护理工作多仅为辅助工作,对肢体血液循环的改善有一定局限性,需要联合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防血栓气压泵主要通过序贯、均匀地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周期性挤压,产生梯度压力,进而产生机械引流效果,对淋巴及静脉血液回流至近心端起到促进作用;当压力下降时,患者动脉供血能快速增加,静脉被充盈,可显著缓解肢体缺血情况[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VRS评分、肿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深静脉和股总静脉血流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T、APTT、TT均长于对照组,血清FI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防血栓气压泵联合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预防THA后患者发生下肢DVT,改善其凝血功能,与马立宇和曲丹夷[6]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中观察组栓子总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防血栓气压泵联合精细化护理可显著改善THA后患者下肢血栓情况。其原因为,精细化护理能够让患者明确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对策,从而尽早活动,促血液循环,术后康复创造了有力条件;防血栓气压泵主要作用即在于避免血液流通不畅,通过仪器产生的梯度压力改善下肢缺血状态,防止形成血栓,避免肌肉萎缩及肢体功能下降,两者联合可起到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防血栓气压泵联合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THA后患者发生下肢DVT,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疼痛。

猜你喜欢
气压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一种新型多通道可扩展气压控制器设计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全程健康教育对高压氧治疗引起气压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