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14 01:20张秀
医疗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电神经功能脑出血

张秀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手术室 (辽宁海城 1142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血管疾病,属于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也是高血压疾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1]。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保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而诱发并发症,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2]。临床上主要采用钻孔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术等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成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主流手术。不过,该术式仍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故术后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改善预后的重点。优质护理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可在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方面发挥积极效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作为一种电刺激治疗设备,可通过对患者的脑部进行电流刺激,一定程度上促进脑部血液的流动,辅以优质护理的协同应用,能有力改善其脑部功能[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内镜微创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57~81岁,平均(65.28±2.41)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岁;年龄60~79岁,平均(66.24±1.8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4]:符合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意识障碍;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48 h。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使用鼓励性语言与意识清醒的患者交流,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加其治疗信心;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疑惑进行耐心解答,进一步消除其顾虑,提升护理依从性及配合度。(2)生命体征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30 min测量1次血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相应处理。(3)术后饮食指导:术后首先给予患者维生素及蛋白质等含量丰富的流质食物,但要注意防止其发生误吸;待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平稳后,适当给予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所需;对于下鼻饲管或长时间昏迷的患者,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感染。(4)术后并发症预防: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休息易发生褥疮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适当按摩其肢体,改善血液循环,以预防褥疮发生;术后及时对患者进行镇痛处理;降低患者颅内压,适当控制液体输注速度。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石家庄渡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NK-IA05J)进行干预:设置各项参数,频率为15.87 Hz,治疗强度为1~80,调节步长为1,频谱范围为0~4.6 KHz,频率主谱线范围为1 Hz~4 KHz,将电极片贴在患者的顶区、额区、双颞区等位置,对其进行脑电刺激,25 min/次,2次/d,10 d为1个疗程。

两组均于干预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l,BI)评估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内容包括穿衣、洗澡、进食、大小便、行走、转移、上下楼梯7个方面,总分为100分,患者BI评分与其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5]。(2)生命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WHOQOL-BREF)评估两组生命质量,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维度,总分100分,患者WHOQOL-BREF评分与其睡眠质量呈正相关[6]。(3)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内容包括意识水平、上下肢运动、语言3个方面,总分为42分,患者NIHSS评分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7]。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BI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出血在50岁以上、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中较为多见,可导致患者的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及血肿,若不及时清除,可损害其神经功能,使其发生偏瘫及昏迷[8]。因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手术之一,该术式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准的优点,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可避开重要的功能区及大血管,临床效果显著。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是一种以电刺激干预为主要手段的康复护理仪器,通过对患者的脑部产生电流刺激,加速血流速度,降低神经元兴奋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研究证实,对进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常规优质护理基础上应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干预,可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优质护理可减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综上所述,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脑电神经功能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来自任务切换的脑电证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工作记忆负荷对反馈加工过程的影响: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
基于成本最小化信息的社会性意图识别:来自脑电和行为的证据*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