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百年历程与启示

2022-04-16 23:01蔺云帆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时代教育

蔺云帆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44)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培养能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要的就是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教育工作,根本是加强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以青春之心向党、以报国之志为党,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新时代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百年发展脉络

百年来,党始终重视对国民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毫不懈怠地抓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党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②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明确了培养爱国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基石作用。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进行革命理论的教育为主题

党成立初期,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未独立,国家未解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陈云曾就青年群体的作用强调:“五四运动的成功就是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结果。”③陈云.陈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党结合革命实际,到群众中去,到青年中去,充分利用青年朝气蓬勃的优势,发挥青年群体的先进作用,在青年群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与中国工人、农民相结合,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工人夜校、青年士兵夜校、抗大等深入青年群体、工人群众,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感染、教育青年,鼓励青年要投身革命就要深入工农群众,自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让青年在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锻炼自己、磨练意志。同时,中国共产党还通过进步刊物来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了继续发展原有的《新青年》,还发行了《中国共产党党报》《中国青年》等刊物,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青年学习马列主义。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自觉萌芽,促使青年爱国主义的觉醒,增强青年的国家认同感,为之后的青年爱国、报国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动员建设新中国的教育为主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遗留的反动势力仍试图破坏新生政权,扰乱社会秩序;国际敌对势力从经济上、军事上对我国进行封锁和威胁,企图将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扼杀在襁褓之中。在这严峻国际国内背景下,首要任务便是迅速恢复、巩固、稳定新生的人民政权。围绕着这一首要任务,我们党十分重视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之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党在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加入了共产主义劳动教育,帮助青年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团结青年群体参与新中国的生产和劳动,共同建设新中国,在劳动中锻炼青年的爱国意识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除劳动教育之外,还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加强政治课的学习,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外界灌输进去,让青年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教育青年为国家建设的需要而刻苦学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加强对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更好地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为提高青年的阶级觉悟,党还结合当时的一些社会运动来开展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郭沫若曾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人民受到普遍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年以来我国人民已经有80%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民群众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为抗美援朝捐物出力,开展游行示威活动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种种恶行,极大地团结了人民群众和高涨了群众爱国热情,这对青年无疑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既提高了青年的政治觉悟,又有效培养了青年的爱国情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为主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国家发展主题的变化,党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成为改革开放后党对青年爱国教育的新期许。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对事物的好奇心、新鲜感使其容易受到西方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蚀,进而造成社会主义信念动摇,社会主义意识淡化。加强新时期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位一体,有机地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4年制定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为之后国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遵循,也给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方向。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组织青年学生参观瞻仰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教育基地,在实践中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利用了时代发展的优势,通过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和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介开设爱国专题,对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发展,并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节日的氛围营造,潜移默化中对新时期的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青年炽热的爱国之情。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为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进入新时代,我国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出台,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文件,也是新的具体要求与规范。针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习近平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定义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要求青年将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不单单是爱国主题教育,更要包含爱祖国背后的爱中国共产党和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命运紧密相连。让青年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对于深化青年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认识具有重要价值。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

回望百年峥嵘岁月,党始终重视青年群体的作用,毫不懈怠地抓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实际工作中去,运用多种方法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实践中积累掌握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导地位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②习近平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1-09-16(1).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道。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思想引领作用,尤其是其科学性、真理性指引着党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党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和工人群体,地方政府和高校相继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使青年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了防止青年出现社会主义意识淡薄的情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青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了解中国过去遭受的苦难挫折,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创新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方法,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时代色彩;新时代以来,我党开始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加强对青年的理论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教书育人的功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爱国情感对青年进行思想熏陶,明确自身的时代站位。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厚植青年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蕴含着中国人民思想结晶和价值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首要部分,始终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更是中华儿女的内心坚守,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顽强奋斗、自强不息。党十分重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通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历史事件,潜移默化地感染青年,唤醒青年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青年找寻中华历史中的爱国基因,使其更好地铭记历史,增强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赖以支撑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绵延千年的中华文明也涵括着党诞生后所形成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又随着时代变迁,在中国革命中得到了新的升华发展。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英雄人物挺身而出,其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案例;建党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能够增强青年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青年使命担当意识。

(三)把握时代脉络,创新教育理念

不同时期,党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临推翻三座大山压迫和民族解放的重任,党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年群体,将爱国主义精神熔铸在实践活动中,鼓励青年积极参与革命、投身工人运动;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首要任务是稳定新生的人民政权并建设新中国,党充分认识到青年在国家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利用青年干劲十足、朝气蓬勃的特点,动员青年进行劳动教育,使劳动光荣的思想深深植入到青年内心,并通过开设马列主义课程教育青年,提高青年思想觉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面向现代化建设,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适时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对青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让青年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又有了新的时代要求,民族复兴教育开始提上日程,党愈发重视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增强青年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心、归属感,使青年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启示

百年历程中,党探索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关于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新时代的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党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机遇,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做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把握时代主旋律,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使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相比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的表述,更加突出了青年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也是当前我国进行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新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引领作用,在理论层面上,持续加强习近平关于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论述的研究,增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支撑,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高校学生实际,使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做好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实践层面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头脑,厚植青年爱国之情,使其坚持不懈地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学习、工作实践,坚定其在面对纷繁复杂社会时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深刻领会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内涵,发挥好精神旗帜的引领作用,使青年积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二)继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四史”学习教育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③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并流传下浩繁灿烂的文化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不仅蕴含着古老中国雄厚的历史底蕴,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既是我们宝贵的思想结晶,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引导青年深刻认识爱国主义,不断增强青年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如何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战胜重重困难挑战,与我们能否正视过去、正确对待历史密不可分。加强对青年群体的中国历史学习教育,尤其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四史”教育使青年充分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汲取养分和信念,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之情,把青年的个人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结合起来,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三)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创新教育途径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每个人都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青年一代。网络等新媒体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多种途径。利用好网络反应及时、交互作用强的优点,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并利用好主流媒体的爱国主义宣传工作,做好青年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网络作品,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更贴合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思想现状。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且大多数青年思想还未成熟定型,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思想偏差,更要做好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抵制有损国家名誉、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言论,为青年搭建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平台。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政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这就要求在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多个学科的协同育人功效,实现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鼓励爱国主义教育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丰富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引导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爱国情感的养成,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时代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