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基因OsLAC6 在水稻应答亚砷酸盐胁迫中的作用

2022-04-18 04:49徐逸群刘庆坡
河南农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株系木质素转基因

徐逸群,郭 瑶,刘庆坡

(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砷及砷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1]。高浓度的砷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2]。与旱粮作物相比,水稻由于独特的生理特性及种植方式具有更强的砷吸收与富集能力[3]。由此引发的水稻砷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提高水稻的耐砷性有助于解决水稻砷污染问题。目前,已有少数水稻耐砷基因和miRNA被陆续鉴定[4-6]。但是,水稻的耐砷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因此,迫切需要挖掘新的基因,并深入揭示它们在水稻响应砷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

漆酶(EC 1.10.3.2;LAC)是一类多铜氧化酶,能够催化多种芳香族和非芳香族底物的氧化,广泛分布于植物[7-13]、真菌[14]、细菌[15]和昆虫[16]中。植物基因组中编码漆酶的基因数量众多[7-8,10-11,17],它们具有不同的基因结构和时空表达模式,暗示漆酶基因已发生了明显的功能分化[17]。目前,大多数漆酶基因的功能尚未知。研究发现,漆酶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7,9,12-13]。拟南芥AtLAC4、AtLAC11、AtLAC17,白梨PbLAC1,竹子PeLAC10,棉花GhLAC1、GhLAC15等基因主要参与木质素的合成[8-13]。其中,超表达GhLAC1和GhLAC15基因显著增强了转基因棉花对真菌病害和虫害的耐受性[12-13]。

水稻(Oryza sativaL.)中共有30 个漆酶基因[7],但目前仅有少数漆酶基因的功能被鉴定。YU 等[18]研究发现,OsLAC13基因通过调节蔗糖运输和过氧化氢生成影响水稻的结实率。LIU 等[7]研究发现,OsLAC10基因受激素、干旱、高盐和重金属胁迫诱导表达,超表达该基因明显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对铜离子的耐受能力。此外,miR397/OsLAC在控制水稻产量形成和除草剂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20]。但是,漆酶基因是否参与水稻砷胁迫应答尚不清楚。为此,在水稻中超表达OsLAC6基因,分析转基因株系在正常及亚砷酸盐处理下的表型、生理生化指标等,探讨其在水稻亚砷酸盐胁迫应答中的作用,为深入分析漆酶基因调控水稻耐砷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水稻材料为粳稻品种日本晴,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提供。植物表达载体为pCAMBIA1300,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1.2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阳性鉴定

利用CTAB 法提取水稻叶片基因组DNA[21]。利用引物(5′-GGTACCATGGGCACTCCCCGTGGCCT-3′和5′-CCCGGGGCACTTGGGAAGATCCGACG-3′)从日本晴基因组中扩增出OsLAC6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使用KpnⅠ和SmaⅠ对PCR 产物进行酶切,然后连接至pCAMBIA1300 载体,采用热激法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经PCR 扩增及测序正确后,将阳性质粒转入农杆菌,再次PCR 检测正确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阳性质粒转入日本晴愈伤组织,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后获得超表达OsLAC6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利用OsLAC6基因特异引物(5′-AGCCCTGCCTTCATACGCTATTT-3′)结合载体特异引物(5′-CCAGTGGAACGAGACGTTGTA-3′)对转基因水稻植株进行阳性鉴定。PCR 反应程序为:94 ℃5 min;94 ℃30 s,58 ℃30 s,72 ℃30 s,35 个循环;72 ℃7 min。

1.3 OsLAC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分别收获水稻幼苗期、分蘖期和成熟期的根系、茎、叶片,幼苗期根茎结合部,分蘖期节,孕穗期和抽穗期小穗,开花期颖壳和花。各时期每种材料分别取0.5 g,采用TRIzol 法提取各材料的总RNA,使用反转录试剂盒(Invitrogen)将RNA 反转录成cDNA,然后在BIO-RAD CFX96 荧光定量PCR 仪上进行扩增。OsLAC6基因荧光定量PCR 引物序列为5′-GTTCGGTTCCTCGCCGACAATC-3′、5′-CACTTGGGAAGATCCGACGGC-3′。反应程序如下:95 ℃5 min;95 ℃30 s,58 ℃30 s,72 ℃30 s,40个循环;72 ℃7 min。以UBQ(Ubiquitin)基因(正向引物:5′-AACCAGCTGAGGCCCAAGA-3′,反向引物:5′-ACGATTGATTTAACCAGTCCATGA-3′)为内参,采用2-ΔΔCT法计算OsLAC6基因在不同时期各组织部位的相对表达量。

1.4 漆酶活性检测

参照BERTHET 等[22]的方法进行漆酶活性检测。取生长7 d 的转OsLAC6基因水稻幼苗叶片0.8 g,用液氮充分研磨,加入植物蛋白质提取液(1∶99,含Protease Inhibitor Cocktail)剧烈振荡后,置于冰上孵育20 min,并在4 ℃条件下13 400×g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待用。将漆酶底物2,2′-叠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配制成终质量浓度为11 g/L 的溶液,于-20 ℃保存。反应体系包含100 mmol/L 乙酸盐缓冲液(pH 值5.0)、1 mmol/L ABTS 和20 μL 蛋白质提取物,总反应体积为200 μL。待混合液在30 ℃反应0.5 h 后,在420 nm 处测定吸光值,根据ABTS 氧化生成稳定阳离子自由基情况来评估漆酶的活性。

1.5 幼苗培养及亚砷酸盐胁迫处理

选取野生型(WT)日本晴和超表达OsLAC6基因水稻株系的健康饱满的种子,用5 g/L NaClO 溶液消毒15 min,然后用纯净水漂洗3~5 次,浸泡24 h。将种子转移至添加适量5 g/L CaCl2溶液的发芽盒中,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培养条件设为30 ℃光照16 h/25 ℃黑暗8 h。待幼苗长至约4 cm,挑选长势一致的幼苗置于营养液[0.091 mmol/L KNO3、0.183 mmol/L Ca(NO3)2、0.274 mmol/L MgSO4、0.1 mmol/L KH2PO4、0.183 mmol/L (NH4)2SO4、0.5 μmol/L MnCl2、3 μmol/L H3BO3、0.1 μmol/L(NH4)6Mo7O24、0.4 μmol/L ZnSO4、0.2 μmol/L CuSO4、40 μmol/L NaFe(Ⅲ)-EDTA、2 mmol/L 2-吗啉磺酸,pH值5.5]中培养,每3 d换一次营养液。待苗龄21 d时,分别用0(对照,CK)、25 μmol/L 亚砷酸钠[As(Ⅲ)]进行处理。

1.6 根系相对伸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1.6.1 根系相对伸长量 在As(Ⅲ)处理0 d 和7 d

时,测定WT 和超表达OsLAC6基因水稻株系幼苗的根长,计算根系相对伸长量。

1.6.2 叶绿素含量 As(Ⅲ)处理7 d后,取WT和超表达OsLAC6基因水稻株系叶片0.2 g,剪成1 cm 大小,随后加入10 mL乙醇和丙酮混合液(1∶1)避光萃取,每隔3 h 晃动一次,待叶片完全变成白色后,分别在663 nm 和645 nm 处测定吸光值(A663和A645)。叶绿素a、b 含量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叶绿素a 含量=(12.72A663-2.59A645)×10/200,叶绿素b 含量=(22.88A645-4.67A663)×10/200。

1.6.3 过氧化氢含量 As(Ⅲ)处理后7 d,取WT 和超表达OsLAC6基因水稻株系相同部位的叶片,立即置于含有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染液的离心管中,在室温下进行黑暗处理,直至出现明显表型。然后,将染色后的叶片置于70%乙醇中保存,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情况并拍照。

1.6.4 木质素含量 根据胡琴等[23]的方法,选取WT和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相同部位的根系,浸没于30 g/L 间苯三酚溶液(将3 g 间苯三酚溶于100 mL 95%乙醇)中,抽真空10 min,使染液充分渗入根系组织中。随后,将染色的根系取出转移至20%盐酸溶液中浸泡10 min,置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情况并拍照。

1.7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 中的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OsLAC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从图1 可见,OsLAC6基因在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在分蘖期和成熟期的根系、茎、叶片以及分蘖期的节中表达量比较高;而在幼苗期的茎、叶片、根茎结合部以及孕穗期和抽穗期的小穗、开花期的颖壳和花中表达量较低。此外,与幼苗期的茎和叶片相比,OsLAC6基因在水稻幼苗期根系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

图1 OsLAC6基因在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Fig.1 Expression level of OsLAC6 gene in tissu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n rice

2.2 阳性转OsLAC6基因水稻植株的鉴定

共获得30 个转OsLAC6基因T0植株。使用OsLAC6基因和载体的特异引物进行PCR 检测(图2),发现24个为转基因阳性植株(OE-OsLAC6),阳性率达80%。

图2 部分转OsLAC6基因水稻植株的PCR检测Fig.2 PCR detection of partial transgenic rice plants overexpressing OsLAC6 gene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OsLAC6基因在阳性转基因水稻幼苗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OsLAC6基因在各转基因株系中均上调表达,特别是在OE-OsLAC6-4、OE-OsLAC6-20株系中的表达量分别极显著上调了约5 458、1 236 倍(图3)。综合考虑各转基因株系的种子量及OsLAC6基因的表达水平等,选择上述2 个株系进行后续研究。

图3 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叶片中OsLAC6基因的表达分析Fig.3 Expression of the OsLAC6 gene in the leaves of transgenic rice lines overexpressing OsLAC6 gene

2.3 转OsLAC6基因水稻植系漆酶活性分析

从图4 可以看出,转基因株系OE-OsLAC6-4 和OE-OsLAC6-20 叶片中漆酶活性分别比WT 极显著增加13.8%和23.9%,表明超表达OsLAC6基因显著提高了转基因水稻漆酶活性。

图4 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漆酶活性分析Fig.4 Analysis of laccase activity of transgenic rice lines overexpressing OsLAC6 gene

2.4 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的亚砷酸盐耐受性分析

与WT 相比,经25 μmol/L As(Ⅲ)处理3 d,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的叶片出现明显卷曲,低叶位叶片开始黄化,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叶片枯黄程度加剧。至处理7 d 时,WT 叶片仅轻微卷曲,而2个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的叶片大部分已枯萎(图5);且2个转基因水稻株系的根系相对伸长量显著低于WT(图6),表明其根系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综上,超表达OsLAC6基因明显降低了转基因水稻对亚砷酸盐的耐受性。

图5 As(Ⅲ)处理7 d后WT和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的表型Fig.5 Phenotypes of WT and transgenic rice lines overexpressing OsLAC6 gene after As(Ⅲ)treatment for 7 days

图6 As(Ⅲ)处理7 d后WT和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根系相对伸长量的比较Fig.6 Comparison of relative root elongation of WT and transgenic rice lines overexpressing OsLAC6 gene after As(Ⅲ)treatment for 7 days

2.5 亚砷酸盐胁迫条件下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2.5.1 叶绿素含量 叶片枯黄是水稻砷中毒的主要症状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叶绿素含量的改变[24]。从图7 可以看出,在正常生长条件下,WT 和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无明显不同。As(Ⅲ)处理后,WT 和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WT未达到显著水平,而2个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均达到显著水平。

图7 As(Ⅲ)处理后WT和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叶绿素含量的比较Fig.7 Comparison of chlorophyll content of WT and transgenic rice lines overexpressing OsLAC6 gene after As(Ⅲ)treatment

2.5.2 过氧化氢含量 在砷胁迫条件下,水稻体内会产生大量活性氧,使氧化还原平衡遭到破坏,对植株造成过氧化损伤[24]。DAB 可被过氧化氢氧化形成沉淀。因此,可通过DAB 染色推断各水稻材料所受氧化胁迫的程度。从图8 可以看出,在对照条件下,WT 和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间并无明显差异;As(Ⅲ)处理7 d 后,相较于WT,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叶片的染色程度更深且范围更广,表明亚砷酸盐胁迫下转OsLAC6基因水稻比WT 遭受了更严重的氧化伤害。

图8 As(Ⅲ)处理后WT和各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叶片的DAB染色Fig.8 DAB staining in the leaves of WT and transgenic rice lines overexpressing OsLAC6 gene after As(Ⅲ)treatment

2.6 转OsLAC6基因水稻植株根系木质素含量分析

从图9 可以看出,在正常生长条件下,WT 植株的根系染色较深,呈现出明显的红色,而2 个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的根系染色明显较浅,表明超表达OsLAC6基因使转基因水稻根系中的木质素含量大幅度减少。

图9 WT和转OsLAC6基因水稻株系根系木质素含量比较Fig.9 Comparison of lignin content in the roots of WT and transgenic rice lines overexpressing OsLAC6 gene

3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有关水稻耐砷性基因的鉴定及耐砷机制解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4-5,25-28]。研究发现,超表达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PT4和OsPT8会显著降低转基因水稻的耐砷性[25-26];相反,超表达砷酸还原酶基因OsHAC1;1、OsHAC1;2和OsHAC4以及C 型ATP 结合盒转运蛋白基因OsABCC1的转基因植株的耐砷性显著增强[5,27-28]。这些基因主要负责水稻中As(Ⅴ)和As(Ⅲ)吸收、As(Ⅴ)还原以及阻隔砷向籽粒转移等。此外,miRNA 也参与调控水稻应答砷胁迫的生物学过程[6,29]。在水稻中,超表达miR528可致使转基因植株对砷的敏感性增强[6]。本研究发现,OsLAC6基因可负调控水稻对亚砷酸盐的耐受性,这不仅丰富了对水稻漆酶生物学功能的认识,更扩展了对水稻应答砷胁迫机制的理解。

木质素在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漆酶可通过调控植物木质素代谢影响其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ZHAO 等[9]研究发现,在拟南芥Atlac4、Atlac11和Atlac17三突变体的根系中几乎检测不到木质素,表明上述漆酶基因正调控木质素的合成。水稻OsLAC10和棉花GhLAC1等基因通过促进木质素合成而增强植物对铜离子、病原菌和虫害胁迫的耐受能力[7,12]。但是,超表达拟南芥AtLAC2基因可降低转基因植株地上部木质素含量,从而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30]。同样地,本研究发现,超表达OsLAC6基因会大幅降低转基因水稻根系木质素含量。因此,OsLAC6基因可能与漆酶家族中其他成员如OsLAC10基因等具有相反的生物学功能。推测超表达OsLAC6基因所出现的耐砷性下降也许与转基因植株中木质素含量减少有关,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株系木质素转基因
◎维美德为Mercer Rosenthal公司交付木质素提取生产线
未来航天员的“神菜”——转基因莴苣
基于乳酸的深度共熔溶剂提取秸秆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
木质素衍生吸附材料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转基因,你吃了吗?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大叶蒲公英耐盐性变异株系的培育
通过诱变育种获得小麦耐盐群体(2020.1.20 莱肯生物)
木质素清洁高效分离研究进展
大麦黄矮病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