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外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究*

2022-04-18 08:49姚素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外语思政目标

姚素华

2020 年5 月,教育部正式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1]。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出发,外语课程应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贯穿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外语教师需要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共识凝聚于外语课堂中,有意识、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文化的意识形态差异,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2]。

当前,职业教育得到空前重视,重点是培养劳动者的良好品质和提升技术技能。为此,高校课程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授课内容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而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品格素质。考核模式也更为多元化,不再是以往“一考定输赢”的方式,而是以各种手段更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占比大、课时多、覆盖面广”的特殊属性,决定其承担起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重任,其思政教学体系紧跟教育政策导向。教师在课前和课后与学生加强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实践实训所带来的思想变化和问题困惑,在随后的教学设计中嵌入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和育人理念。

1 外语课堂的课程思政内涵

在以往常规的英语课堂上,外语教师习惯于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的训练式教学,教学内容集中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只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旨大意和段落的逻辑衔接,这在《纲要》颁布后提倡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举措下是远远不够的。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是外语课堂改革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引领学生从掌握基本技能的低阶阶段迈向升华思想高度的高阶阶段。教师不能只靠固定的教材资源和参考资料来掌控课堂,一昧地给学生灌输大量的单词短语和语法句型,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在时代发展中不断汲取知识营养的年轻一代。因此,新时代的外语教学要把课堂教学和思政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需意识到“课程思政”既是教育理念,又是教学方法;既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又是教学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融合互补的[3]。随着课程思政在外语课堂的推进和深入,外语教师应发掘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学习资源。课程思政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会有关的知识,更应该在课后付诸实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4]。

目前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仍侧重于较为宏观的角度,且多为理论性探讨,鲜有基于微观视角的实践性探索。思政视角下的教材活用、教学评价合理化与教学体系实践都离不开教师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5]。研究多为课程和教学层面,既包括体系构建和课程改革等宏观层面,也包括教材设计和实践探索等微观方面,从各种视角来探讨外语课堂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义。但甚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课程思政”课堂改革是否落实到位,教学设计是否厘清思政内容和语言内容之间的契合关系,对学生的思想是否起到实质性的提升作用,这都是亟待了解清楚的问题。结合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优秀案例当中的思政亮点,为外语教师厘清课程思政内涵的同时,将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回应和反馈中判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探讨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教学原则与实施方案,从而起到示范促进的思政作用。

2 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模型

教学设计是一种专业教学决策,缘起于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要素分析,落脚于实践中。

教学问题的合理解决,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学设计可以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进行,宏观设计关注教育体制系统改革;中观设计关注学科课程开发;微观设计关注单元、模块和教学片段设计,面向全体教师,应用最广泛[6]。本文关注的重点是微观层面的教学设计,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在外语课堂当中将课程思政理念无缝植入对应的课程标准。从顶层设计开始自上而下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将该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有机结合,达到“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思政效果。教师需尽可能地挖掘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依然显性存在,但思政目标要凸显出来,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在开场环节一带而过就直接进入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授课环节。而是从传统上的教师设计隐性、学生学习隐性过渡为教师设计显性、学生学习隐性[7]。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的BIPA (Background 课程背景、Input 课程内容、Process 教学过程和Assessment 教学评价)模型[4],将对荣获2021 年第十一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职业院校组)特等奖授课环节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该模型是根据Stufflebeam (2003) 的CIPP (Context 环境、Input 输 入、Process 过 程 和Product 产 出) 评 价模型,结合高校《纲要》的要求和外语课堂的特点构建而成,围绕课程思政这个核心,从目标、教材、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来规划和建设[8]。其中,目标涉及课程思政的背景,主要是贯彻国家有关课程思政文件的精神;教材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从思政的角度重新编写有关教材,把外语学习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着重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效果是评估教学的效果,对教学过程、教学成果以及整个课程进行评估[4]。

从课程思政BIPA 模型的四个方面: (1)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2)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3)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4)课程活动的教学评价,在优秀外语教学案例中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以求在日常授课中进行教学实践与示范推广,达到将课程思政有效渗透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的思政育人优势、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的思政目标,以此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外语课程与思想课程协同一致、同向同行。

3 教学大赛的思政融入细则

从 2010 年到 2021 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以下简称教学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12 届,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界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从侧面展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大赛分为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两个组别,其中本科院校组别下设综合课组、视听说课组、英语专业组、商务英语专业组和翻译专业组。近年来学者们对大赛的关注颇多,包括对大赛的述评[9-12]和外语教学、教师发展方面,例如教师多模态话语特征[13],教学评价标准[14],常规课堂的对比分析[15]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16]。研究对象多为本科院校组赛项,有关职业院校组赛项的研究甚少,仅仅局限于英语教学方面,并未从课程思政的视角进行探讨。

全国总决赛的比赛方式为“教师授课和评委提问”形式,总时长为20 分钟。每位选手首先讲述授课单元的整体设计思路,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实施的逻辑;随后选取其中具体教学环节进行现场授课。在教学大赛中,课堂授课环节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展示,更重要的是有学生参与营造真实性的课堂,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同时,可从学生的回答和反馈当中评价课程思政的融入程度。

授课环节的评分标准主要包含“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综合素质”4个部分,第十届(本科院校组)的评分标准又将原标准中与创新相关的内容单列为第五部分“教学创新”,这5 个部分构成评分标准的核心内容[14]。第十一届为职业院校组,全国总决赛举办的日期为2021 年4 月,即《纲要》发布后将近一年的时间。授课部分的评分标准依旧涵盖以上5 个部分,但这一届评分细则所涵盖的五个维度更为全方位地强调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见表1)。

4 教学设计的思政案例分析

无论是在单元整体还是具体板块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厘清课程本质和目标,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相关活动在授课计划中凸显出来,自上而下、自然流畅、由浅入深地将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细致刻画出来,突出职业院校外语思政的独特性和职业性,确保达成思政教学目标,实现“三全育人”浸润式教学。现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的BIPA 模型对特等奖的授课环节进行案例分析,探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原则与实施效果。

4.1 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需精准对接课堂主题和语言教学目标,应基于学情、育人理念、教学素材,结合教师的人文素养、知识面以及对国家教育政策的了解,通过深度挖掘语言素材提炼而成。思政目标的确定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高度和兴趣爱好,才能真正做到“思学生所想,教学生所学”。

表1 第十一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的思政融入细则

首先进行学情分析,本次教学案例的主题为“How Technology will Change the Future of Work”(技术将如何改变未来的工作),授课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四级笔试平均分为441 分,口语水平相对较低。通过展示学生在四级考试中的细分项,发现学生英语基础良好,阅读能力较好,口语输出有待加强。针对学情,授课教师设定了单元教学目标,涵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思政目标,分别对应“语言、思维和文化”这三个显性目标。知识目标包括语法词汇和基本技能,能力目标包括对未来的工作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提升信息获取的能力,思政目标包括对待未来变化的态度和勇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围绕“技术如何改变未来的工作”授课主题,学生通过老师提问和课堂回答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来锻炼口语能力,积累词汇量,明确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和了解未来职业的要求。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历史与现实的差距明白未来是变幻莫测的,只有提升自我和赶追变化,才能克服困难和战胜考验。未来是不可知的,技术改变生活,也改进教学,是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和谐的发展还要靠文化软实力才能持之以恒。

思政目标的定位非常合理、精准和凸显,与语言课程的主体目标同向同行,并没有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基于对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特点的了解,授课教师紧扣主题,以“未来的工作”为问题导向提出技术支撑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大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同时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

传统的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相对来说更为注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强调语言的基本技能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如笔者在2017 年参加的第八届外语教学大赛(职业院校组)全国总决赛(《纲要》颁布之前),授课环节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即掌握文章大意,学习词组和构词法,分析并概括上海是如何成为一座真正的智慧城市。素质目标仅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海这所智慧城市的魅力所在,未能教育引导学生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勤奋好学、自强不息,为上海的未来或者自己的家乡作出贡献。如今,外语课堂的教学目标应在传统的语言教学目标基础上有机融入思政目标并形成协同效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语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不同频”的问题。

4.2 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学科内容板块,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另一个是思政内容板块,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当前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内容需体现为这两个板块的穿插渗透,厘清语言文化知识和思政教学导向的逻辑衔接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征,深挖文章素材蕴含的思政要素,赋予语言素材和学科内容更有时代意义、更具中国特色的思政内涵,以此做到两个板块无缝契合、相得益彰的双赢局面。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授课环节的教学内容如表2 所示。

从教学内容的两大板块来看,学科内容板块所占比例较大,思政内容只是显性设计、隐性融入,这符合外语课堂课程思政的体系性,教师无需将思政内容完全单列为一个活动或环节。外语课程的思政本质是语言教学的这一片主战场上“招兵买马”,而不是降低语言的教学要求来迎合和突出思政内容的教学比例,这不符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原则。

本次授课环节的教学内容精彩纷呈,授课教师在进行各个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将其中有意义、有深度、有价值的思政启示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知识、锻炼口语能力和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受到老师的提点和感染,从情感上、态度上和价值观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科和思政两大教学内容板块巧妙结合、可圈可点,案例如下:

(1)课文主题是“技术如何改变未来的工作”,在授课开始的导入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就“毕业后想从事的职业”各抒己见,联系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来展开讨论,其中“教师和翻译”这两个职业备受在场学生的欢迎。教师由此提问——翻译这份工作是否在未来会被机器取代(Replace)呢?学生A 说会,因为机器翻译非常方便和流畅;学生B 说不会,因为机器翻译无法精准完美地完成翻译工作。由此可见,教师在引入课堂主题时,将词汇习得和口语锻炼、对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对“职业和梦想”的规划这一课程思政要点联系起来,达成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三者合一的教学目标。

表2 “How Technology will Change the Future of Work”授课环节教学内容

(2)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课文主题时,教师又以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寓言故事《狼来了》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现在有那么多英语学习小程序和网课资源,教学技术那么先进,教师这份工作是否终有一天会像故事里的结局一样,最终会被机器授课取代吗?在此,教师以自己的职业为例,幽默了一把,询问同学们以后是否还需要他这位英语老师来上课。体现教学机智的同时,也蕴含传统寓言故事的要义,引发学生对当前技术快速发展下需要自我增值、应对挑战和与时俱进,才会不被“狼”吃掉。

(3)在讲解课文长难句中,教师重点提到“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的关键字眼,向学生解释“商业模式”已从以往的“个人拥有”模式转变为现在的“资源共享”模式,列举有关“衣食住行”一系列技术加持的app 和网页,让学生举例说明在中国同类型的程序及其作用。在学习英语词组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技术发展不但改善学习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商业运作的模式。对比中外技术各种app 之后,学生也能明白中国传统观念的真谛所在——在当下时代,长远的发展不能只靠“单打独斗”,还得靠“团队作战”。

(4)最后,教师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对世界来说、对社会来说、对我们来说,只拥有和享受科技的进步就足够了吗? 并非如此,教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Cultural Strength)。这需要学生更为坚定“四个自信”当中的“文化自信”,当今的社会,除了“科技强国”之外,还需“文化兴国”。教师还播放了一个“疫情改变社会分工”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获取重要信息之后,撰写一篇以“疫情如何改变未来的工作”为主题的作文,以此与课文主题遥相呼应,达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4.3 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

外语教学是一项整体性和复杂性的活动,教师需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辅助学生的语言学习,一种是语言技能,另一种是思想交流。聚焦语言意义,攀登思想高度,面对不同语言基础、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教师需根据对学生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学习策略等方面的了解,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方式的语言教学和思想互动的教学辅助。

教学流程的设计需要体现渐进性和互动性,帮助学生在逐步提升、互动交流和相互关联的学习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包括提升语言技能和增进思想交流。该授课环节教学过程的渐进性体现为:(1)讨论课文主题,批判性思考技术如何改变未来的工作;(2)通读文章大意,分析篇章结构;(3)学习生词和词缀,以关键词和搭配形式归纳段落大意;(4)分析长难句,介绍目前先进的技术和商业模式;(5)口头辩证讨论,如何才能获得长远和谐的发展;(6)课后写作,思考疫情之下未来的工作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学流程从主题引入、阅读理解到篇章分析,从词组、语句、段落到真实的口语交际互动,环环相扣、详略得当、节奏紧凑,为学生搭建语言知识内化、技能运用拓展的辅助阶梯,结合学生的未来梦想和职业规划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诠释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语言教学的全过程。该授课环节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体现为:(1)师生互动,老师不断抛出问题,引发全体学生热烈讨论和批判性思考;(2)生生互动,学生之间就他人的回答作出评价并表达意见;(3)线上互动,通过手机操作实现线上回答并浏览他人的观点;(4)情感互动,教师以己为例,引导学生探讨“教师职业会否被技术取代”的问题,从情感上和学生紧密联系;(5)态度互换,鼓励学生对每个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6)思想交流,课堂讨论的热点从“毕业后的就业”到“技术改变未来”再到“文化软实力”,达到“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思政效果。

由此可见,成功的外语课堂课程思政教学离不开语言技能和思想交流的有机协调,应循循诱导、动态输入,而不是直接将教师自己提炼出来的思政元素和价值观念直接“传道”给学生。忽略教学过程的渐进性和交互性可能会将互动交流的语言课堂演变为教师单方面的“一言堂”。笔者当年在大赛中也落入此误区,只在导入部分以中国特色四大发明为切入点引出课文主题“智慧城市的特点”,随后只关注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而缺乏思想交流,教学过程主要围绕课文讲解和指导学生学习,而忽略真实语言的产出和情感态度的交流。因此,大多数时候学生只是在做阅读练习再对答案,被动接受老师和课文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这违背了课程思政隐形融入的教学原则,也不利于思政目标的内化吸收。由于时代背景和阅历经历的差异,教师、学生、语言材料三者之间的价值观和信息沟是肯定存在的。通过提供支架性和交互性的辅助来帮助学习者建立当前理解能力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通道,才能逐级内化学科和思政两个板块的教学内容,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外语教学和课程思政的高度融合。

4.4 课程活动的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助于判断是否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不断收集和讨论不同来源的信息,教师可掌握学生学习的各种状况,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17]。《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8]。此评价导向同样适用于外语课堂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思政内容只是显性设计、隐性融入。因此,外语课程思政需坚持显性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准则进行整合性评价,显性评价以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教学为评价主体,隐性评价则针对思政目标的教学。

《方案》所强调的“强化过程评价”,其实就是形成性评价,可以此为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塑造积极的价值观。在本次“未来的工作”案例中,教师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线上线下同步互动的问答方式,对应本课特定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口头评价。观察课堂上学生对“工作在未来是否会改变”“是什么影响工作的改变”“未来的工作如何改变”等启发式的讨论和他们在“想象未来的工作方式”头脑风暴活动的表现,可以感受到学生在努力思考,用英语进行思辨与表达,并得到教师的积极评价。但思政目标的评价方式难以像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那般显性、客观和标准,可从学生的回应和反馈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隐性评价。比如在谈到“先进技术带给大家到底是美好的梦想还是可怕的畏惧”,教师展示了几个常用的英语学习小程序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一致认为技术确实给英语学习带来很多资源和便利。随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出一个深刻而现实的问题“英语教师的工作是否会受到技术的威胁”?对此学生议论纷纷,认为教师应利用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才能摆脱困境。表面上看是学生在给老师出主意,实际上是师生情感和内容交流的对话。虽然有关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尚未得到有效验证,但根据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理论,整合性评价的设计细则可以在传统教学评价模板的基础中增加情感、态度和思想方面的相关指标。发挥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促学作用,不仅仅是促进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其实,课程思政评价很难做到真正量化,因为立德树人和价值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和长期内化的过程,最终的结果需要形成性评价来支撑。整合性评价将全面考察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政目标的融入密切程度,遵循“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课程思政育人原则,坚决改变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标准,才能真正树立和践行“思政育人、科学成才”的教学理念。

5 结语

本文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来探讨外语课堂的教学设计,以BIPA 模型的四个方面剖析新时代外语教学课程教学案例。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教师不能还是只拿着教材,教会一本书、教好一篇课文、教会一帮学生,外语教师需紧跟教育政策的导向,更新教学理论和转变教学观念,扩大知识面和植入思政意识,才能把握外语课程思政的精髓,系统提升教学设计的能力。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论联系实践,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有机协调语言教学与课程思政两个方面,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良性互动。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要合理科学、难度适中,还需要贴近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实际生活。当课程思政教育在外语教学当中获得更高的认同感,教师才能真正地认识到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除了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和交际技能之外,还可以通过合理高效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职业道德”“品德修养”和“文化自信”等综合素质,从而发挥外语课堂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和实现最终的育人理念和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外语思政目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