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下供电企业投入产出效能评价体系构建

2022-04-19 15:04郑李键郑晨虹邹美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供电企业

郑李键 郑晨虹 邹美华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要求,这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发展的使命责任和根本目标。投入产出效能是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按照技术与经济、定量与定性、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原则,构建指标库—指标集合—指标体系的指标筛选模式,分别围绕组织层、资产层、项目层,构建“可传导、可操作、可检查”的省、市、县、供电所等多级组织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种指标量化技术,建立经营效能评估模型,从而有利于实现资源投入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闭环管控。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供电企业;投入产出效能评价;五力三效评估体系;经营效能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9-001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要求,这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发展的使命责任和根本目标。近年来,电网公司发展处于从规模速度为主转向质量效率为主的重要阶段。高质量发展下,供电企业投入产出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客观量化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效益、效果,從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存在的投入产出效率和资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实现资源投入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闭环管控,促进资源要素精准配置与提质增效。

一、投入产出评价的内涵

当前,推动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营方式必须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通过效率变革推动电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全要素投入产出分析,从多重视角对投入要素与产出指标进行综合识别与遴选,提出多层级投入产出评价方法,构建全要素投入产出动态评价体系,为资源要素科学合理配置提供辅助决策支撑,支撑供电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投入产出效能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遴选技术

1.聚类分析。系统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数值分析技术,根据“距离近的样本较距离远的样本先聚成类”这一思想,通过衡量样本间距来确定其相似程度。本研究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实现由指标库到指标集合的过度,通过将指标库指标进行聚合、聚类、将不同指标类型进行细化梳理。

2.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是利用数学上降维的思想,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多个指标问题转化为包含众多信息的几个主成分来简化研究问题,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对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对指标进行剔除和合并,最后形成综合代表性指标,约简指标数量,提升指标综合性及投入产出评价开展的可操作性。

(二)评价指标量化技术

当前存在部分投入要素及产出指标无法定量处理的情况,如数据资产、创新产出资产等。数据资产具有无形资产特性,参照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并最终采用收益法,进行相关无形资产进行估值。收益法是预计估价对象未来的正常净收益,选择适当的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其折现到估价时点后累加,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然后利用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其转换为价值来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的方法。

(三)投入要素与产出指标的勾稽关系确定技术

1.回归分析模型。回归分析是指利用统计数据,分析各变量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方程的形式反映、描述这种关系。回归分析是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影响因素(自变量)和预测对象(因变量)所进行的数理统计分析处理,因此根据回归分析模型可以对部分投入要素与产出指标的勾稽关系进行确定。

2.关联分析模型。关联分析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分析技术,就是发现存在于大量数据集中的关联性或相关性,从而描述了一个事物中某些属性同时出现的规律和模式。关联分析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项集之间有趣的关联和相关联系,通过对投入要素以及对产出指标的量化分析,实现数据化处理,通过关联分析模型能够明确不同要素与指标的关联关系。

三、供电企业投入产出效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投入产出效能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全面客观原则。结合电网企业的经营特性与业务类型,全面、综合构建投入指标体系,客观全面反映不同业务部门的投入产出现状,反映不同层级的逻辑关系、传导关系,科学梳理与有效筛选,保障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2.精炼简化原则。充分考虑不同指标的代表性,遵循“精炼”的原则进行指标的确定,能够科学有效地体现新形势下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的内涵,避免指标繁杂冗余。

3.战略引领原则。指标设置要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反映当前经营发展重点、未来发展主要方向,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强指导性。

(二)明确投入产出评价对象及投入归类规则

从供电企业管理实际出发,引用分层评价方法,分别从组织层、资产处、项目层三个层面进行评估对象探索,支撑公司投入产出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组织层,对省公司、市公司、县公司和供电所四级进行逐级评估。资产层,参照供电企业营销服务、设备管理及投资规划网格化的专业管理趋势,主要以网格为评估对象,评估范围可进一步向输电线路、变电站、馈线、台区等更小单元的资产对象进行延伸,助推投入从“看得见”向“看得清”转变。项目层,主要以综合计划项目为评估对象,参考高质量发展指标进行评估,类项目化管理支出,也应明确产出指标,充分论证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经济性。

清晰合理的投入归类分摊是构建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基础。将电网资源投入按不同性质划分,建立投入在各层级的合理归类分摊规则,推动成本投入全面量化。

组织层,对省、市、县公司层级可从业务、财务管理系统根据组织架构自动获取数据;对供电所层级,以直接归集为主,针对无法归集的成本,以成本动因为分摊规则,充分运用多维精益核算系统,自动归集至供电所。资产层,对有明确独立归属对象的直接归集;对多个资产共同耗用的成本,运用作业标准成本,依托多维精益核算系统,取得资产对应作业动因,实现材料、检修、人工和其他运营费用在资产层上的自动归集分摊。项目层,成本可由财务管理系统自动获取,实现直接归集。

(三)投入产出评价体系的构建

1.基于多視角构建集成映射的产出指标借。收集供电企业现行指标库,包括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战略目标指标体系、国际领先战略指标体系、能源互联网指标体系、电网投资绩效评价指标、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内部模拟市场评价体系等29类指标体系,从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多视角构建指标库。

2.考虑高质量发展梳理投入产出效能指标集聚导向。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具备卓越的核心竞争力,规模运营绩效强、综合价值回报率高,拥有良好的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强,并且在效益、效率及效能等主要关键指标上保持领先地位。紧扣高质量发展内涵,结合电网企业资金投入目的和目标,提出“五力三效”效能评估体系。首先,“五力”包括保障力、竞争力、运营力、财力、发展力。其中,保障力是公司基本要求与发展根基,重点考虑电网安全、规模保障等方面要素;竞争力是公司经营的核心要素,重点考虑营销市场、市场化业务等方面要素;运营力体现公司资源配置水平,重点提炼或重塑生产运营、精益管理水平等方面要素;财力是公司经营实力体现,重点从营运、盈利、负债等方面梳理核心要素;发展力是公司潜在成长能力,重点考虑政策形势、战略落地、科技创新等方面要素。其次,“三效”包含效率、效益、效果。效率包含设备运行、生产运营等方面;效益包含科技效益、盈利等方面;效果包含政策形势、市场开拓等方面。

3.基于主成分分析构建约简的指标集合。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对指标进行剔除和合并,最后形成综合代表性指标,约简指标数量,提升指标综合性及投入产出评价开展的可操作性。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多个指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指标。例如,单位投资科技获奖水平、单位投资论文成果、单位投资行业及国家标准成果、单位投资专利成果在评价技术创新应用水平指标的过程中,综合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为代表,有效提高了指标的综合性与代表性,并能够提升实施的可操作性。

4.基于优选判断矩阵构建动态产出指标体系。按照“可量化、可考核、易选取”原则,引入优选判断矩阵法进行指标适用性评价,从综合引导性、可计量性、可对比性、综合代表性、发展创新性五个方面进行指标适用性综合评价分析。

5.分层构建投入产出效能评估体系。在上述测评下,分别在组织层、资产层、项目层三个层面,动态产出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层方面,根据不同层级和形式,明确差异化评估需求,融合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高质量发展、内部模拟市场、世界一流管理对标等指标体系,遴选与识别出监管关注、绩效考核重点、数据来源可靠、符合公司战略的指标,从而形成省、市、县、供电所等多级组织“五力三效”指标体系。资产层方面,以网格为主体,综合考虑网格建设、运维、供电服务及管理功能,侧重体现电网结构、供电质量、能力和服务等要素构建“可量化、可考核、可获取”的指标评估体系。项目层方面,开展“三维”投入标签设计,从投入方向、投入目的及立项原因三个维度,开展资本性项目特征标签化设计。通过组合标签模式,对资本性项目进行清晰画像,支撑项目投入穿透分析。

(四)投入产出评价模型的构建

以经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指标数据收集,运用科学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和归一化处理,并运用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综合计算出综合权重。最后,根据综合权重计算结果与数据无量纲化、归一化后的值,运用线性加权法得出最终的指数评价结果。

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度挖掘,围绕投入产出评价以及综合效能评价,建立投入产出效能综合分析体系。投入产出画像方面,结合实际情况,以投入中位数、效能得分均值作为评价标准,将从投入与产出的视角进行画像分析,将投入与产出各分为高、中、低三个评级,共九种标签(高投入高效能、高投入中效能、中投入中效能、低投入低效能等),为单位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类。综合效能评价方面,利用“波士顿矩阵图”从效能指数(总得分高位、中位、低位)、发展速度(高于均值、低于均值)及五力均衡情况(五力是否有短板)三个维度对各单位经营概况评估,最终形成“五型画像”(优质型、发展型、稳定型、潜力型、缓慢型)。

四、供电企业投入产出效能评价体系的应用

(一)事前辅助资源分配决策

运用效能评估模型,建立“组织层—资产层—项目层”多层严控的预算分配机制。在组织层通过经营画像,可清晰反映不同市、县投入产出“三效”优势和短板,辅助年度总预算安排。在资产层通过分析存量资产效能,挖掘资产潜力,发现潜在风险,严格把控资产层面资金分配。

(二)事中优化项目经济性审查

将效能指标分项目类别固化嵌入可研方案必要性和预期成果中,协同部门设置不同指标阈值下限,进一步完善项目可研评审,促进项目管理部门提高可研深度,辅助项目审查人员更加客观评估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经济性,提高项目入库质量。

(三)事后应用于多层级投入产出分析评价

一是在组织层,将经营效能评估工作内嵌融入内部模拟市场建设,深化二三级内模市场评价,在导向上实现从任务完成向效能提高转变,精准衡量市、县、供电所不同组织主体经营效能。纵向上,定位经营薄弱环节、适时预警,层层传导“花钱问效”压力;横向上,形成同级组织效能产出比较“朋友圈”,激发比学赶超的潜力。二是在资产层,开展同规模资产组、同类型资产的经营效能评估,充分挖掘多维精益核算“大数据”价值,以解决实际问题导向,研究投入规律,深入剖析投入原因,形成专项分析报告,辅助投资决策。三是在项目层,支撑项目投入产出后评价。基于经营效能评估指标构建后评价模型,通过对比项目实施前后投入产出指标评价结果,对比实际投资效益与预测效益,反向辅助项目储备、立项、下达等全流程;对类项目化管理的费用,可差异化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与业务关联性,检验同类别费用产出成效,分析资源耗费、查找偏差原因,充分发挥后评价指导项目前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发明,刘志平.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学报,2017,(4):557-569.

[2]  陆野,何永秀,张岩,吕媛,刘丽霞,余蕾.输配电价改革下电网基建投入产出模型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21,(10).

[3]  杨杰,何永秀,叶钰童,余蕾.新电改下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19,(8).

[4]  李雅洁,孙若寒,李志刚.供电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16,(28):38-40+43.

[5]  郭丽华,马蕴菲,王勇.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分析——基于河北省11地市面板数据[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供电企业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