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和策略研究

2022-04-19 15:28薛峰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评价内容经济责任评价策略

薛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现象也随之增多,对党风建设和整个社会风气都造成了恶劣影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遏制领导干部贪污腐败,保持清正廉洁的党风和政风具有重要的作用。阐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及方法,详细分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提出具体的评价策略,以期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提供理论借鉴,推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评价内容;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9-0089-03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的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是对其有关经济活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审计,更是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审计。领导干部经济审计将审计监督引入到干部管理中,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因此,对领导干部经济审计评价内容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及方法

(一)评价原则

1.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指的是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需要从领导经济责任执行内容进行全面调查和理解,不能从单一层面进行理解,通过评价方案,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状况。在评价经济指标因素时,需要对执法人员和审批项目全方位的原则比较,体现两者的相关性。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需要结合具体工作考虑评价内容的可操作性,确保评价内容能够真实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对比,即对比发展水平相近城市领导干部之间的对比;二是纵向对比,即当前在职领导干部与已经离职领导干部之间履行责任时情况的对比。根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状况,对其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評价,充分展现领导干部基本职能,了解领导干部之间的具体差别,从而对领导干部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

4.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带来的效益能够抵扣支出成本。审计任务指标较为烦琐,在审计指标设计方面应当能够突出主题,去掉指标不明确的审计,降低审计成本,体现审计效益[1]。

(二)评价方法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主要有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以及综合评价。

1.定量评价指的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定量评价是指以审计查证以及审计过程中得到的准确数据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责任目标以及行业标准等进行对比,以直观的数据结果客观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对评价质量做“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定性评价具体是指在基于审计结果的基础上,对该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的分析评价。

3.综合评价即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领导干部所在地区财政收支、社会发展等情况及问题进行分析,了解该单位财政收支情况、资金运用情况以及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能够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职情况[2]。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一)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情况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主要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维持社会秩序,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必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情况,以经济社会发展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通过人民收入增长情况和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社会保障投入等指标对当地领导干部执政情况进行考量。

(二)经济决策过程及结果

国家审计部门提出:“要通过看好国家资金钱财,推动政治改革,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全方位的发展前景。”因此,审计部门承担着维护国家公共利益、守护国有财产的重要职责。国家党委对审计人员履行职责进行监督,重大投资项目可以提高效益及效果,同时也能够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需要在审计监察基础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审计评价体现领导干部在职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业绩。体现出审计人员的相关责任,促使领导干部恪尽职守。

(三)廉政自律

领导干部是否廉政自律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廉政自律要求领导干部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廉政自律责任主要是评价领导干部实际执行廉政激励机制情况。具体有以下几方面:领导干部是否违反相关规定以公款报销个人费用,是否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资金或资产长期不归还,是否存在其他行贿受贿、贪污公款等违法行为等。长期以来,领导干部之中存在部分贪污受贿群体,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因此,必须在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加强对其廉政自律的审查,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分管部门的预算执行、财务收支等的监督管理,从法律层面和政治经济审计法规方面对分管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

(四)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指的是单位在考核期内,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是否大于等于期初所有者权益,这是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量化指标,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最为核心的问题。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如果国有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甚至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难以谈政绩[3]。因此,对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的评价方面,需要基于核实资产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比国家所有者权益部门在领导干部离任时与任职初的增减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以此评定国有资产是否实现了保值增值,并计算具体增值幅度。在该指标的评价方面,一般采用国有资产增长率、国有资产流失率来进行具体评价。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例,如果领导干部离任时所有者权益占任职初期所有者权益余额的百分比大于等于1,则说明实现了保值增值,小于1则为减值。如果是因为盲目投资或者违规操作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如果是因为财务管理造成的,则需要规范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水平,对其提出相应的管理意见和建议。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策略

根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及评价内容,具体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策略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审计机关需要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结合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区域、所属部门以及任职单位实际情况,根据审计查证结果以及认定的事实,从客观角度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审计评价。在进行审计评价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纵向业绩比较、横向业绩比较,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相关指标进行良好分析,或者将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行为或事项置于相关经济社会环境中进行实际分析[4]。对此,审计人员需要以谨慎的态度,对于未经审计证实的事项不进行任何评价,对于超出审计范畴的事项以及证据缺乏的事项不进行任何评价。仔细甄别审计证据来源,必须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例如,在对领导干部进行审计评价时,对于未经核实的领导干部本人履职报告中所提到的数据不能够作为审计证据。

(二)规范审计行为和制度

规范审计行为和制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行为进行规范。审计机关人员需要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严格按照细则要求来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需要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科学发展为主要目标,对领导干部在职期间,该地区、部门以及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财政收支情况以及一切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加强对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的检查,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制约与监督[5];另一方面,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责任追究机制。组织纪检监察部门、人事部门等运用审计结果的职责,对于发现的审计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同时积极鼓励广大民众加强对审计成果运行情况的监督。

(三)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最终目的是通过审计发现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合理运用审计结果,对审计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因此,有必要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将审计结果与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以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具体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首先,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任免机制相结合,以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人事任免、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将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任免机制相结合,以此引起领导干部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以审计结果影响领导干部人事调动,发挥审计结果重要效果。其次,将经济责任审计与纪律处分制度相结合。通过将二者结合,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处分领导干部或者澄清问题的重要依据。同时,审计部门要与纪检监察部门保持信息互通,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进行共享,对结果进行合理运用。再次,审计机关需要督促被审计单位尽快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审计单位内部加强管控,在规定期间积极进行审计问题整改,真正将审计结果落实到位。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审计整改的,或者整改不到位、整改力度不足以及造成较大影响和损失的单位及个人依法追究其责任。最后,将审计结果公告接受社会监督。通过鼓励社会广大民众对审计结果的监督,提升审计工作透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以此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发挥其有效作用。

(四)加强审计队伍建設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和思想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首先,加强对审计人员业务知识的提升。审计工作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能够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经济活动相关账单进行记载和审核,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账单来了解其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对会计资料形成所包含的管理过程进行判断,对经济活动是否具有效益性进行正确预判。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审计方法的提升,提高其审计执行能力,审计人员自身也要重视个人知识与业务能力的更新与提升,以在工作中能够高效、准确完成审计任务。其次,加强对审计人员工作作风的提升。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在进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必须有强烈的程序意识,具有严谨求实、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一切以审计证据为重要依据,不能凭个人感觉主观臆断,要学会以找到的审计线索探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将审计工作做实、将审计问题查透。再次,加强对审计人员后续培训的重视。通过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障其对经济责任指标体系、审计必备知识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能够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审计工作中来,在对审计人员后续的培训工作中,要根据不同人员岗位需求以及审计人员自身知识水平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具体包括计算机操作培训、统计学知识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等,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审计人员实践能力,使审计人员能够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逐步适应审计职业化发展需求。最后,加强对审计人员政治素养的提升。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要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置于首位,捍卫国家资产,保障人民利益,敢于公平公正执法[6]。同时,审计人员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职业判断力,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做到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政自律、遵纪守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遵照相关性、可行性、可比性以及成本效益性原则,合理选择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方式,通过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审计行为和制度、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以及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保障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参考文献:

[1]  邱添.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L公司经济责任审计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21,(10):39-47.

[2]  周志立.高校院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方法探析[J].审计观察,2021,(5):44-48.

[3]  邱思梦.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黑龙江金融,2021,(4):34-36.

[4]  崔湛蓝.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体系研究探索[J].今日财富,2021,(5):177-178.

[5]  寇健.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D].石家庄:河北地质大学,2020.

[6]  窦玉莲.浅谈地方领导干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及新方向[J].现代商业,2020,(23):179-180.

猜你喜欢
评价内容经济责任评价策略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基于农户层面的退耕还林工程评价内容研究综述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部审计:基于监督的增值功能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初探
探析高中教师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再思考
浅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应用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
美术作业情感式评价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