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域下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

2022-04-19 15:28周妍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公民

周妍

摘 要:“美丽中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我国公民不仅是美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更应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基础。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就需要政府加强制度建设、社会构建实践平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推动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提升。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素养;公民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9-0146-03

一、“美丽中国”建设对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掌握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的生态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的讲话中指出:“国际社会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而这一要求落实到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提升上,就要求公民掌握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的生态知识。

完备的生态知识对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起到先启的作用。系统化的生态知识包括生态文明的价值判断与意义理解、生态环境的内在规律到生态危机的处理与防控,了解现今威胁全球人民的生态危机的生成机理与如何进行防控。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生态知识的学习是形成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行为的重要基础,也是公民主动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的重要体现。只有不断更新生态知识,公民才能充分认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理念并积极实践,才能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贡献公民的主体力量。

(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人类如果对自然只讲索取、利用,不讲保护和投入,那不可避免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而这样也就背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美丽中国”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了。奥尔多·在《沙乡年鉴》一书中谈道: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2]。所以,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核心要求。

首先,要意识到生态环境蕴藏的经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我们要积极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精神内涵,充分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创造生产力。其次,通过生态知识的充分学习掌握生态的功能价值,也就是美丽的生态环境在自然界中起到维系地球这个巨大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功能。地球生态系统一旦失去正常运转的能力,全球生态危机就会变得难以抑制,人类的历史进程也将走向终点。最后,掌握生态的伦理价值。明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关联,要使人们在尊重自然界价值的基础上,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观念的形成,生态价值观的树立必能推动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稳步提升。

(三)践行人与自然友好共处的生态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3]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践行人与自然友好共处的生态行为,这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

公民生态实践是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外在反映和综合表现,要求公民在实践层面以维护或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展开的丰富多样且较长的相关物质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于具备一定的生态道德原则,参与生态公益活动以及形成了具体的生态文明习惯。生态行为不应局限于公民日常的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应包括对于社会生产发展方式的监督,促进社会整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其中关键在于促进两个方面习惯的养成。第一方面,促进绿色消费习惯的养成。促进公民在消费中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风尚,在消费过程中坚持适度、理性的消费模式;第二方面则是环保习惯的养成,这不仅涉及个人的生活方式,更关于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方式,例如在生活中选择低碳出行保护公共卫生等,在生产中优先用环保材料、形成循环式的生产产业链等。

二、“美丽中国”视域下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提升面临的挑战

(一)生态价值观尚未深入人心

生态价值观分为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

1.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而公民现在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生态保护理念,但生态价值观尚未深入人心。首先是对生态的经济价值缺乏充分认知,从万亩沙漠防护林的毁灭性砍伐到GDP至上的政绩观,公民还不能将美好的生态环境与一定的经济价值完全联系起来,也就是公民还不能完全认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在创造生产力。

2.生态的功能价值,也就是美好环境具有维系地球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功能价值,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为还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垃圾的焚烧、污水的排放以及农药的喷洒等。我国自2000年起推广垃圾分类,这么多年过去,我国垃圾分类还停留在大城市进行试点阶段。此外,自2010年我国城市的日污水处理量就超过了12 500万立方米,并逐年递增,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最后只能带来全球生态危机的频发、自然灾害的不断上演。

3.生態的伦理价值缺失。人类中心主义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自然而然人对自然的情感习惯性地以自我立场出发认知,只考虑自然能带来的物质利益,人类中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体现于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生活方式。2020年7月14日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公民在践行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产生、关注生态环境和分类投放垃圾等行为领域,仍然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在知行上存在反差。公民的生活方式与“美丽中国”建设需要的绿色生活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系统化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缺失

建设“美丽中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需要社会成员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意识[4],然而,目前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还不到位,师资队伍与课程、教材体系不匹配,教学过程中重知识灌输、轻行为训练,也就是缺失了系统化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具体而言,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的缺失分为如下的几个方面:首先,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需要从思政课程积极转变为课程思政,也就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仅仅改变思政课程的相关教材并不能帮助学生全面的学习生态知识。此外,教师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与素养有待于考量。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当前却将生态文明教育主要任务全都交给思政课教师,而非思政课程的教师却难以具备一定的生态知识体系,个人的生态文明素养也不能被保证,这样必然难以达成全员育人的格局。最后,生态文明教育环境局限于思政课堂,学生也难以得到全面完备的生态文明教育。大部分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任务,只负责理论知识灌输,如何引领学生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却避而不谈。

(三)生态行为社会践行度不高

公民在生态保护行动比较落后,生态认同与践行存在较大的反差。2020年7月14日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年)》与《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公众的生态环境行为总体有所提升,但公民在践行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产生、关注生态环境和分类投放垃圾等行为领域,仍然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在知行上存在反差。由此看来,公民的生态实践能力虽然在长期的宣传教育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一些更加细小的生活细节方面,公民的生态行为践行度不高,公众在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方面,社会践行度得不到提高。当充分的生态教育普及到每位公民身上,但公民的生态行为社会践行度仍然得不到提高时,那就应当深思其中的深层原因。一日不能解决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与理论相背离的问题,绿色的生活方式就一日得不到完全推广,在课堂上推崇生态文明、环保主义的伟大,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随意破坏环境,对身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视态度。生态知识教育的普及、生态价值观的树立不能停留于理论的表面,要让生态行为的践行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行为的社会践行度。

三、“美丽中国”建设下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提升路径

(一)发挥政府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5]。为此,必须发挥我国政府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功能,完善现今的生态法制,用不可触碰的“法律高压线”为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保驾护航。

1.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在国家“十三五”建设时期,我国的生态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当前的生态立法仍然未能缓解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的压力。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那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也需要一本这样的百科全书,环境法典的编撰将为公民的行为提供具体准则,它将成为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法律明灯,要让所有公民遵纪守法、令行禁止。

2.加快推进公民环境权入宪工作,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政策支持和权益保障。第一,环境权入宪意味着国家需要承担保障公民环境权利不受损害的责任,要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顶层设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不受侵害。第二,推进公民环境权入宪也就保障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合法性,为公民更好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这一层面能够促进公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社会治理,从而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

(二)引领社会生态实践平台共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社会生态实践平台的共建就是动员社会群体共同发力创造有利的社会大环境,实现生态理论到生态实践的转化,推进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具体而言,要将在校学生与普通公民的实践平台构建分割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为全体公民的构建社会实践平台。

1.在学校教育中,要构建学校与其他教育主体的合作实践平台,让学生的生态实践由课堂内向课堂外进行延展。首先,在校园内开展生态环保活动,丰富校园生态实践形式。其次,校企双方合作,为学生构建通往社会的生态实践平台。最后,在社区环境中,让基层管理人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社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活动,通过改善社区绿化环境、提高垃圾分类水平,实现社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实现良好生态教育的社区氛围。

2.对于远离学校教育的公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提升。第一,强化企业责任。企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能力。第二,推进青年参与环保志愿宣传。号召具有较好生态文明素养的青年群体争做志愿者,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为生态文明素养较低的其他公民宣传生态知识,转变错误的价值观。第三,培育社会组织。通过培育专业的生态保护社会组织,促进本地环保组织与其他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的积极联动,实现生态实践活动更大范围开展,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运动中,提升公民生态实践能力,以实际行动促进保护环境的美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強化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地位

学校能够集中地、系统地、持续地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主阵地。“没有这种正规化的教育,人们就不可能传承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正规教育为未成年人获得系统的经验开辟了道路。”[6]基于当前公民得不到系统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学校教育应当发挥教育主阵地的积极作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生态文明教育格局,给予学生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

1.落实全体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主体责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责任均衡地落在每位教师的身上,避免教育的单一化。

2.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实现全过程育人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约束学校师生的行为,引导他们践行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行为,要努力建设生态环保型校园。

3.构建融媒体宣传平台,要结合新媒体时代对于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相互融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最后,要实现学校的全课程育人,要破除专业壁垒,善于发掘不同课程与生态文明教育之间的内部联系,在讲授专业课知识时,自然而然加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元素,实现画龙点睛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1-04-23.

[2]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9.

[3]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4]  朱永新.加强生态教育 助力美丽中国[N].人民日报,2018-08-17.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59.

[6]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8.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公民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范畴越级翻译策略在纪录片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