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契机下广东省武术进校园现状与途径优化研究

2022-04-22 01:43张波阮文翩
体育时空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减

张波 阮文翩

摘  要  随着近期“双减”政策出台,通知指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这对体育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不断深入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体育的多维育人价值。岭南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它蕴含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人文精神,在启人心智、涵养品德、强健体魄上有着独特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双减”政策的颁布对武术进校园带来契机,对武术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访谈法,以广东省部分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而分析广东省整体校园武术发展现状。发现:(1)中央政策纸面出台,各地实际执行困难;(2)学校层面,部分学校将特色地域拳种引入校园,成为特色课程,但大部分学校更加重视篮、足、乒等球类与田径类项目;(3)部分家长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学习武术浪费时间;(4)社会武馆的专业教练,没有对应的准入资质,无法到达学校要求门槛。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广东省实际发展情况,建议途径优化如下:(1)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联手,针对适用于同层次学校发展计划;(2)学校与当地著名的武馆联手,开展特色班,推动区域文化共建;(3)增加武术竞赛,以赛事为发展引领,增强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消除家长误区;(4)对武术进行深入改革,以趣味性、为课堂指引,进而科学化发展课程。

关键词  双减  广东武术  武术进校园

一、前言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素有“南派擅手、北派重腿”之说。其中广东是南派武艺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古称之为“南蛮之地”[1]。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在历史更迭中,岭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武术发展提供了土壤,逐渐形成了独特地域武艺文化和各类拳械套路。岭南人“好斗”是武艺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在所谓的部族“武斗”更是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其中较为显著的有“土客械斗”大规模械斗持续了十三年,死亡人数过百万[2]。

而广东地域拳种主要以“南拳”为主,是自明代以来流行于长江以南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3]。广东的南拳流派主要有五大家,分别为“洪、刘、蔡、李、莫”五大家,其余的小拳种更是不计其数。与此同时岭南武艺的高手众多,有学者统计到,在清末光绪时代,作为封建国家最高武艺的象征“大内高手”,其中属岭南籍大内高手的多达62名,占所记载的清代内宫侍卫363名的17.07%,超过1/6的数量[4];近代民国时期,作为中国影响最广泛的武术社团“精武会”也在南粤发展,广东精武会是自上海精武会以外最有影响的地区性精武会[5],可见岭南武艺在全国武术史中是有着极其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体委的改革下,武术形成了以表演、健身、增强人民体质为主要目的套路为主。其中以广东南拳“五大家”拳种为主要技术构成的第一、三套南拳竞赛套路,为我国武术规格化、普及化发展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了力量,与此同时影视业发展,大量的广东武术人物与故事被搬上荧幕前,诸如《黄飞鸿》《方世玉》《叶问》等系列武打类影视剧,深受大众喜爱。

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体质成了我国人才储备要改善和解决问题,毫无疑问“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更多的体育锻炼、兴趣小组或艺术、劳动等,能够达到锻炼,进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在教育部号召下,广东省教育厅积极响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推行课后“5+2”的服务,即每周五天要开展课后服务并且课后服务至少开展2个学时。有了这项政策的扶持,不仅能够减少家长压力,同时对应教师担任课后服务教师、或聘请有资质的教练开展培训,保障了双减政策落实。

二、广东省武术进校园的发展现状

当前广东省武术进校园的发展现状主要受到以下四个部分影响。

1.管理层面上:有了中央、省教育厅政策出台。为此广东体育、教育部门首度联手举行大型武术进校园活动(武术教师培训班),对广东内各类学校武术教师的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其中较为显著的活动有:2018年9月,在佛山市顺德区,省体育局、省教育厅主办,省武术协会、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承办的“广东省武术进校园推广活动教师培训班”。为此,省体育局拨出专项经费,与省教育厅共同来推动体育教师的培训,在全省选出有武术基础的体育老师进行培训[6];地级市相关部门亦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2017年9月,江门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举办了“江门市侨乡武术进校园教练员培训[7]。但上述活动和举措未能延续进行,大部分的市镇各类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相关体育经费不足,师资不足的问题,出现政策纸面出台,各地实际执行困难状况。

2.学校层面:部分学校将特色地域拳种引入校园,如江门、佛山等地,将“咏春拳”、“洪拳”变成为学校特色体育课程,但由于西方体育项目有更多练习人群以及对应的社会竞赛活动,大部分学校更加重视篮、足、乒等球类与田径类项目。虽然广东省相关部分为了进一步的培养青少年武术人才,每一年定期举办省大、中、小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以及其他各类传统武术赛事,来引领学校参与,但这些赛事不足已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特别是运动员等级晋升考学的赛事,同时幼儿园的武术教育尚未得到社会关注。

3.家长层面:存在认识误区,在目前学生学习繁重的当下,认为学习武术等体育项目浪费时间,究其原因是思想上对体育不够重视,忽略了作为中华传统民族体育的瑰宝。武术强调文武兼备,礼仪当先,在育人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同时对青少年的强魄体质养成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武术是中国人特有的身体锻炼方式,它对于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有着特殊教育意义。

4.社会武馆层面:地方的专业教练,由于学历参差不齐,空有一身武艺,而没有对应的准入资质,无法到达学校要求门槛,导致学校想引进武术项目进校,又缺乏对应师资的尴尬状况。

上述,便是广东省武术在校园发展的概况,从管理层到社会武馆层面可见武术的发展其实并不理想,在满大街都是跆拳道、空手道等东亚国家“武道”系统在中国扎根发展的今天,我们武术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校教育是扣好人身上的第一颗扣子,学校教育不可缺乏中国人自身的体育教育,正如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因此在双减契机下,社会要从上至下推动武术在校园的发展。

三、双减契机下校园武术的意义

(一)利于相关部门工作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校园开展武术工作有了更有效的保障,让各地区部门、学校出台不同相应活动和举措,能够更好地落实政策实效,进一步加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进行联合,有效督促社会各界的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同时“双减”之下的学生群体,有了各充足时间和精力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此时,推动武术进校园是最好的时期,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作为中国人的本土体育运动,武术注重“言传身教”,要求手、眼、身法、脚步合为一体,而整体来表达人的精气神。无乱是武术套路、兵道器械格斗、舞龙舞狮运动,中国武术强调由技进道,天人合一的思维特性,并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爱国精神为使命,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二)加快武术项目在省市学校的普及

近年来,“双减”契机下广东武术进校园项目开展备受社会关注。省市的部门通过多样的活动、开展武术竞赛以及网络媒介宣传,再以文化复兴和炫酷的武术卡通人物,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武术项目在省市各级学校的普及度。广东武术应在原有基础上深化校园武术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规范化,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三)提升校馆传统文化互建的合作

当前,学校缺乏专业和教师开展武术特色课程,而武馆缺乏生源来维持和发展武术项目的尴尬状况,对于武术进校园都只是一个空头支票,却并未真正的实现。因此,两者需要一个桥梁来进行资源共享。“双减”契机下,一方面可以解决学校的缺乏武术师资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拯救处于濒临经营困难的武馆。基于双减政策之下,学校合作武馆不仅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也可以促进武术进校园的覆盖率,强化一校一馆合作,区域文化圈的影响力,从而提升学校、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双减契机下武术进校园的途径优化

(一)三级联动机制、加快政策落实与完善

积极响应“双减”政策下,核心是教育与体育部门联手,出台针对适用于同层次学校发展计划,并完善武术进校园的校、家、社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自育人的责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全面推进武术进校园的家校社联动机制,满足武术进校園的多方位联动效应,实现中国武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8]。武术进不去校园,无外乎受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面。而落实双减政策的任务,自然由教育单位学校进行主抓,喜欢武术的是学生,同不同意学生练习武术的当然是家长。所以要在这三方之间建立一个最基本的联动机制。

(二)校馆强强联手、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推动武术进校园,因此建议学校与当地著名的武馆、校外的武术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武术特色班,以此推动区域文化共建,解决部分学校武术教学环境未能到位、不具备武术特色教学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做到武举育人、一校一课的效果。

(三)深化改革、健全武术课程教学体系

武术进校园中,改革武术课程才是关键。武术课程不仅是要创新,更融入学生的实际需求当中。而在选用武术教材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以学校教学目标为基础,针对学生发展需要,选择一些科学性、适用性强的教材[9],建议以学校按需求不同,开展不同的武术课程。例如,国家的规定竞赛套路在校武术队推广,服务于考级升学、全校集体或普通班级练习简单的咏春段位制拳或其他传统有代表性的武术。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萌发的阶段,大部分都是不懂得武术知识,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的兴趣,用武术文化和运动趣味性,让其产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同时,加强教学评价模式,通过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式、态度、表现以及不同阶段成果进行分析、评定,进而再反馈给学校、家长、老师,以便对教学的各个方面做出适当调整,从而有利于武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今天,党中央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从而全面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社会需求。武术进校园是保育和传承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广东省应在已取得良好成果下,在“双减”契机下,继续深化改革武术进校园的方案和对应举措,为岭南武术培育人才、为文化强国、为体育强国贡献广东力量。

参考文献:

[1]党显海,鲁栋.试论广东南拳的形成及特点[J].武术研究,2016,1(09):51-52+56.

[2]李铭建.冲突、记录与记忆——清代广东土客械斗横冈战役的民间叙事[J].文化遗产,2019(06):142-151.

[3]何云娜.岭南武术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09):23-25.

[4]汪叔子.岭南武术历史发展的若干反思——读《(光绪丙申)大清绅全书·御前侍卫》札记[J].学术研究,2002(05):97-104.

[5]郭裔,马廉祯.从广东精武会的创办管窥民国广东武术运动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08):86-89.

[6]广东省体教部门首度联手力推武术进校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官方网站[EB/OL].https://www.sport.org.cn/jdxw/2018/0920/183817.html.

[7]索奇山,胡小军,王艳云.广东江门市侨乡武术进校园的发展路径研究[J].武术研究,2018,3(10):57-60.

[8]李世宏,叶威武,张忠楼. 新时代武术进校园的现实困境与应对之策[A].2021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21.

[9]刘扬.试论武术教学的基本原则[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01):68-69.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