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

2022-04-23 22:22王凤梁义洪嘉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急诊科

王凤 梁义 洪嘉敏

[摘要]目的:探讨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急诊科护士作为对照组(n=30),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急诊科护士作为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取I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交班质量以及护士对交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护士交接班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护士交接班质量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交接班模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交接班中应用ISBAR沟通模式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交接班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ISBAR沟通模式;急诊科;交接班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3-0164-03

急诊科主要是为抢救危及生命、各类高危患者提供现代化医学监护以及专业的抢救技术的专业科室[1]。护士交接班是院内常规的工作,主要是确保患者能不中断护理、加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也是保障患者护理安全的重要患者之一。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需要接受治疗的项目较多、信息较多,交接难度高,如果缺乏系统化的交接流程会导致患者的信息出现遗漏,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2]。英国卫生保健委员会曾指出,临床中投诉事件是由于与患者沟通不到位而引起的[3]。ISBAR沟通模式是世卫组织所提出的一种标准化、结构化沟通模式,其目的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降低交接班后出现不必要的危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4]。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人员的交接班质量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急诊科护士作为对照组(n=30),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急诊科护士作为观察组(n=30),急诊监护床50张,护士30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3~39(26.11±3.56)岁,学历:硕士3名,本科11名,大专9名,中专2名;职称:护士12名,护师9名,主管护师4名;护理工作年限:<3年12名,3~5年9名,≥5年4名。

纳入标准:(1)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在急诊科工作时间>6个月;(3)自愿参与本实验研究。

排除标准:(1)在职不在岗的护士;(2)在急诊科工作时间≤6个月;(3)在急诊科进修的护士。所有患者、护士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交接模式,具体方法如下。护理人员根据医生开出的医嘱以及护理级别,按照科室内疾病制定的护理常规为患者提供护理措施;在交接班时,口头交接科室内的具体情况,监测的最新生命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数据等。该过程没有规定交接内容的次序和书面护理记录,交接班的质量则依据交接班护士的经验而定。

观察组采用ISBAR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交接,ISBAR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标准沟通模式,结合急诊科专科的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获取在交接班中最需要传递的重要信息,设计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中的简约模版,见表1。该量表在交接班结束后需要护士签名,防止后续出现问题交接不清、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发生。

成立ISBAR交接班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专科医生、1名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以及3名护士组成,对小组内成员展开成员培训,结合科室疾病特点以及治疗护理标准制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涵盖ISBAR概念、临床应用、发展历程、临床护理意义,与同类沟通模式比较的优缺点,沟通时的注意事项。通过科室整体学习、专题讲座、深入病房示教、情景演练,视频教学等形式予以培训,所有组员进行体验式训练以提升沟通技巧及培训实效,在与患者及沟通交流中灵活运用,以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

1.3评价指标

(1)不良事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中病情交接不完整、物品遗漏、输液管滑脱、给药延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交接班质量:采用院内自制交接班质量评分质量表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和干预后的交接班质量,主要评分内容为组织效率、沟通能力、交班内容、判断能力、总体交班能力,每项1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的交接班质量越好。

(3)满意度:比较两组护士及患者对交班模式的满意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满意计5分、满意计4分、一般满意计3分、不满意计2分、非常不满意计1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对交班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护理两组护士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观察组护士病情交接不完整3例;物品遗漏1例;输液管滑脱0例,给药延迟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5例,低于对照组护士病情交接不完整8例;物品遗漏4例;输液管滑脱3例;给药延迟9例,总发生率24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見表2。

2.2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干预后的交接班质量

两组护士干预前交接班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干预后交接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士干预后交接班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比较两组护士对交班模式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4例,占80.0%;满意5例,占16.7%;不满意1例,占3.3%;总满意度39例,占96.7%。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5例,占50.0%;满意6例,20.0%;不满意9例,占30.0%;总满意21例,占70.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来势凶险等特点,患者就诊时间、病情情况以及危重程度都无法进行预料,因此在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任务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会更加艰巨,并且处理的时间也相对紧迫,因此,正确的信息以及有效的传递显得尤为重要[5-6]。传统的护士交接班中自由性较大,交接内容简单且没有具体专科性的交接内容,交班质量不理想。随着护理研究的不断完善,ISBAR沟通模式质量较高,标准也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尽量避免及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7-8]。ISBAR交班模式能够减少交接班中的疏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9],本研究结果与周玉娟等[10]研究相似,分析其原因在于ISBAR交班模式主要汇报患者病情为基础,构建整体性、合理性的结构化交班体系,规范交接班的交接流程,并强调了接班护士的反馈情况,弥补了口头交接存在的弊端。本研究显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交接班质量优于对照组,提示ISBAR交班模式能够提高交接班的质量,该研究结果与陈莉等[11]的研究相似,分析其原因在于ISBAR交班模式主要针对ISBAR的优点、定义、发展的过程、意义对小组成员展开了培训计划,并在培训后进行了考核工作,保证了班次的顺利交接。

ISBAR沟通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满意度,该研究结果与杨珍等[12]的研究相似,分析其原因在于ISBAR沟通模式对护理人员开展了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使护理人员在日常交接班中明确信息,在交班时能够准确的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减少了交接班中不必要的环节,对患者的信息准确报告提出护理主要点。故交班模式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护理交接班中应用ISBAR沟通模式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交接班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珍.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I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z1):432-433.

[2]何百蕙.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留观室交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21):191,193.

[3]何小倩,孔楚琴.ISBAR沟通模式在妇产科病房护士交接班中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3):1927-1930.

[4]田珺,彭小玉,黄凤毛.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ISBAR沟通模式对提升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的应用研究[J].上海护理,2019,19(3):51-53.

[5]闫琳,刘玉平,朱虎林,等.ISBAR沟通模式在口腔科病房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2):94-96.

[6]王静.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0):3658-3661.

[7]卢妙娟,石宏英,陈丽君.思维导图联合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5):165-167.

[8]周潤梅,张传来,郑秋兰.ISBAR沟通模式在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1):807-812.

[9]姜春英,张华秀,王小凤.SBAR沟通模式联合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在静脉采血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9):109-113.

[10]周玉娟,贾阿凤.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5):429,426.

[11]陈莉,刘颖琪,刘爱军,等.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8,26(6):735-737.

[12]杨珍,张宝珍,张敏,等.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8):579-581,619.

(收稿日期:2021-11-05)

猜你喜欢
急诊科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某院急诊科疼痛药物使用分析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科滞留时间超过4h以上患者的临床分析
急诊科建设要高举患者利益至上的大旗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急诊科平战两用负压病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