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23 13:09王新秋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阅读写作一体化应用策略初中英语

摘 要:将阅读与写作两个模块进行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简要解读了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以及“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旨在更好地帮助初中英语教师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初中英语;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王新秋(1982-),男,汉族,福建安溪人,晋江市阳溪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很难帮助学生感受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联,导致学生存在文章解读深度不够、写作水平提升缓慢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探索突破教学困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一线英语教师的关注,很多教师都在探索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語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提升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方法,如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然而,通过对教学成果进行分析,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如果不能建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桥梁,很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效果。鉴于此,多数初中英语教师都希望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通过文章解读积累写作知识,建立借助写作反思阅读收获的意识,进而促使其参与深度学习活动,提升学习效果。在这一背景下,“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走入初中英语教师的视野。

二、“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在阅读中引入写作知识,在写作中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缩短知识学习与应用之间的距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能机械地积累教师讲解的知识的,却无法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的应用语境,导致其英语表达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学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提高语言驾驭能力。第二,搭建英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应用“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解读收集有利于提升写作水平的知识,通过写作分享自己阅读文章期间的感想或收获,并为提升作文质量进一步分析所读材料,使其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感受到英语知识的魅力,进而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英语读写能力。综上,“阅读写作一体化”是一种既能以读促写,又能以写促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得到阅读理解、书面表达、语言运用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并优化学习体验。

三、“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阅读中积累词句,积累写作语言

在应用“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解读英语文章的过程中分析其中的精彩词句,从而积累多样化的写作语言。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入进行思考,不断探索、鉴赏和收集优美或新颖的英语表达方式。这一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开展精读活动,还可以提升其作文中语言的丰富度,从而实现“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Our School Life” Topic 2 “A few students are running around the playground.”的教学为例,讲解Section C 1a 课文期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挖掘文中的精彩短语和句子。为帮助学生巩固与“present continuous”相关的语法知识,文中Miss Wang 介绍了校内学生正在参与不同活动的场景。然而,通过对文章细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Miss Wang 在主语选择期间,引入了不同的短语和词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A few students are...”“Some students are...”“Many students are...”“Three students are...”等句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a few”“some”“many”等英语表达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Miss Wang为什么要引入这样复杂的主语,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如果一直使用“Some students are ...”这一句式,很容易使读者产生乏味感,降低文章可读性,而通过不断更换修饰词,可以在更好地描述具体场面的同时,展示作者的知识储备,为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笔记中简要记录文中优秀的句子和短语。以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和短语,使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丰富写作语言知识储备的目标,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

(二)在阅读中深度讨论,激活写作意愿

很多学生都将写作作为一项枯燥的练习任务,很难主动融入写作练习活动中。应用“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与学生共同解读文本内容期间,围绕文章主题、主旨、体裁或与生活之间的关联等话题组织深度讨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想法,却无法在课堂活动中与教师分享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引导其通过写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激发其写作意愿。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Our Local Area” Topic 1 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study? 的教学为例,讲解Section C 1a 课文期间,教师可以围绕文章主题开展讨论。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There be ...”句型和“in the center of”“in the back of”“on the left of”等与方位相关的短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住宅。教师可以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分析自己的住宅,描述自己住宅中“bedroom”“kitchen”“bathroom”等的位置。完成课文讲解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课堂讨论内容和课文中的文字,想象自己理想中住宅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细致地解读课文,还可以激发其想象意识,规划自己理想中的住宅,并积极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理想住宅。当很多学生都能够较好地规划自己理想中的住宅后,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入写作话题“Can you write a passage to introduce your dream home?”,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意愿,使其结合自己的想象,灵活运用近期学习的重点知识进行创作,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以上,教师通过在阅读教学期间与学生结合课文开展深度讨论,可以使其写作意愿得到充分激发,进而发挥“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读写能力的积极影响。

(三)在阅读中归纳结构,分析写作方法

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期间都缺乏归纳文本结构的意识,导致其作文经常出现结构混乱的问题。鉴于此,为更好地发挥“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期间以绘制文章结构图的方式归纳文中各段的主要信息,分析其中具有衔接性作用或过渡作用的短语或句型,从而有意识地归纳文章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好地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8 “Our Clothes” Topic1 “We will have a class fashion show now. ”的教学为例,讲解Section C 1a 课文期间,学生可以发现课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文解读期间归纳文章结构,从而使其在创作同类文章时能从多角度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在引导学生绘制文章结构图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体裁,进而使学生回忆与信件相关的文章创作方法,重点关注文章开头的称呼和落款。在分析落款时,除引导学生记忆“Your friend”这一方式外,还要帮助其回顾“sincerely”这一落款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发现作者在正文第一段就表明了自己的意图,表达了自己对Judy开服装店的祝贺,并点明“It's important for you to help people choose suitable clothes.”这一观点。而在正文第二段中,学生可以发现Tom为Judy提供了多条建议。在最后一段则再一次总结了信件主题,并表达了作者美好的祝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初步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文章结构图中对第二段的内容进行细化,使其关注第二段第一句话“I have a few suggestions for success.”与其他内容之间的关联,进而使其意识到英语写作期间,可以在段落开头点明段落主旨。以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图,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英语写作相关知识,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升其书面表达能力。

(四)在写作中独立思考,提升阅读深度

英语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然而,很多初中生都存在过度依赖外界帮助的问题,缺乏独立开展深度阅读活动的意识和习惯。鉴于此,教师在应用“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期间,要开展“以写促读”活动,鼓励学生结合文章开展写作活动,进而使其在创作期间,进一步对文章的内涵、结构等进行思考,提升其阅读深度。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2 “Saving The Earth” Topic 1 “Pollution has caused too many problems.”的教学为例,讲解Section C 1a 课文期间,学生可以发现这篇课文主要归纳了“noise pollution”的相关知识。然而,由于课文篇幅较长,传递的信息较多,很多学生在独立解读课文期间,过度重视词汇和短语知识积累,忽视文章主旨、结构和作者想法的分析环节,从而出现课文解读深度不足的问题。鉴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并结合课文内容以“How to deal with noise pollution?”为话题创作一篇作文。这样,学生在作文开篇可以参考课文简要点明避免“noise pollution”的必要性,并结合课文中“quiet a few people living near airports also have hearing loss.”“...always listen to loud pop music.”“Making a loud noise in public is also a kind of pollution.”等句子判断可能产生“noise pollution”的现象,并分析解决对策。以上,教师在鼓励学生结合课文通过写作系统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期间,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探索文章结构,归纳作者的主要思想,实现培养其深度解读课文习惯和能力的目标。

(五)在写作中复习文章,巩固所学知识

想要扎实记忆所学知识,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应用传统的文章复习模式过程中,很多初中生无法产生深度复习的兴趣,从而出现复习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应用“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仿写活动,从而使学生在仿写过程中重新解读课文,回忆写作框架,应用课文中引入的新词汇、短语和句型,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进而在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有效巩固所学知识的目标。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 Topic 2 “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的教学为例,讲解Section C 1a 课文期间,学生学习到介绍人物的方法,并巩固“attributive clause”相关的语法知识。完成课文讲解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完成写作任务“Choose a famous person who has influenced you a lot and write a shout passage about him/her.”。为更好地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鼓励其反复阅读课文,结合文章结构导图、课文探究期间积累的优秀句式等完成作文。这样,学生可以在复习课文期间,科学设计作文结构,按照时间顺序简要介绍人物的生平、成就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将课文中“H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from then on”“He was a pioneer in...”等精彩的句式或短语用于自己的作文中。最后,学生還可以模仿课文的结尾,引入人物的语录突出其优秀品质。以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开展学生写作的活动,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还可以使学生高效复习课文解读期间学习的新知识,提升其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取新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入“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阅读期间积累写作知识,强化写作意愿,在写作期间实现深度解读课文的目标,巩固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在搭建阅读与写作活动之间桥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沈燕琼.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逆向教学设计及其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0(3):106-108.

[2]胡凤珍.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英语广场,2020(12):134-136.

[3]郭瑞.读写结合,彰显英语课程特色——谈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J].才智,2020(10):186.

[4]胡上溪.归纳领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20(24):119-121.

[5]郭玲.初中英语读写结合“三读三写三究”教学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2-273.

[6]王雪佩.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研究[J].才智,2019(1):35.

[7]罗香玲.初中英语阅读写作策略浅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6):15.

猜你喜欢
阅读写作一体化应用策略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