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熏囟方治疗婴幼儿外感的临床观察*

2022-04-25 06:02邵颖月郭素香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鼻塞儿科小儿

邵颖月,陈 慧,郭素香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天津 300150)

普通感冒是儿科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称之为“伤风感冒”,小儿脏腑娇嫩,卫外功能不足,自身抵抗能力下降时,邪气易侵袭致病,故普通感冒尤为常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婴幼儿感冒通常使用药物治疗,用量需谨慎,且患儿依从性差,若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会有损害患儿肝肾功能、产生耐药性等风险[1]。中医对小儿感冒有独特的理解,治疗手段多样,以内治法为主,考虑喂服幼儿中药较为困难,为寻求安全有效易执行的方法解决患儿痛苦,遵我院已故名中医任宝成先生所制外用熏囟方治疗小儿普通感冒,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20年门诊收治的40例普通感冒患儿,年龄范围在3月龄~18月龄,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本研究均通过患儿家长知情同意。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9.95±2.67)个月;平均病程(3.35±1.04)d。对照组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10.20±3.85)个月;平均病程(3.65±1.27)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的内容,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并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确诊。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局部症状表现为流涕、鼻塞、咳嗽,无全身症状表现;血常规WBC<11.0×109/L且CRP<10.0 mg/L[3];未经过其他治疗。

1.4 排除标准

前囟已闭合者;头部皮肤有溃疡、破裂及局部现不明原因肿块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合并其他细菌性疾病者;过敏性体质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给予熏囟方外用治疗。熏囟方药物组成:艾叶10 g、黑芝麻10 g、荆芥穗10 g。方法:将三味药材混合后用干净纱布包取适量,用开水烫煮10 min后,放至温热,于患儿前囟处隔空熏蒸5 min~10 min,其间保持药包温热,熏蒸时需注意药包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烫伤患儿皮肤。每日2次~3次。

2.2 对照组

给予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商品名:纳尔平;厂家: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395)治疗。年龄3个~5个月:3.0 mL/次,年龄6个~12个月:3.5 mL/次,口服,每日4次。所有患儿均持续治疗4 d后电话随访。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治疗前后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变化情况,以评估临床疗效。

3.2 疗效标准

显效:鼻塞、流涕、咳嗽等大部分症状消失;有效: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有所缓解或部分消失;无效: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10例, 有效7例, 无效3例,总有效率85.00 %;对照组中,显效8例, 有效7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效果相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症状改善效果比较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缓解鼻塞流涕、咳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发热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及病程比较 例

3.4.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呕吐1例,皮疹1例,纳差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 %。

4 讨 论

小儿感冒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因小儿肺腑娇嫩、形气未充,且寒暖不能自知,加之家长偶有护理不当,故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病,尤其是免疫能力较差的婴幼儿,病情迁延则易传变[4],故感冒早期干预可明显缩短疗程。感冒是儿童最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并没有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西医主要以缓解症状、抗感染治疗为主,故在临床治疗儿童感冒时,存在着滥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及治疗不规范等问题[5],中医治疗则可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利用中医独有的理论体系辨证施治,用药安全,且治疗方法多样,除了中药汤剂外,还有外用贴剂[6]、循经刮痧[7]、小儿推拿[8]等安全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熏囟方治疗前囟未闭合之幼儿初期感冒,临床疗效明显,且在缓解患儿各项症状方面同样有显著效果。囟门的相关外治法古时有记载:《圣济总录》中“白芷、细辛(去苗叶)、木通(锉)……敷囟上,兼纳鼻中。治疗小儿鼻塞不通”[9],现代医家廖品东教授[10]开发囟门推拿四法治疗儿科疾病,由此可见囟门与儿科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前囟位置更是特殊,即头部的“囟会穴”,刺灸囟会有补益肺气、传化水湿之效,且属督脉循经鼻腔,《针灸资生经》便有记载“若是鼻塞,灸囟会,日七壮,至四日渐退。”故囟会有通鼻窍、宣肺气之效。周边有百会、上星等穴,为督脉经穴汇聚之处,阳气旺盛,气血丰厚,输布精微物质于头之各部,上下连贯,为诸窍之通道,加之患儿前囟未闭,如同给紧闭的机体留有一窍门洞。熏囟方用药精炼,荆芥穗祛风散寒,黑芝麻补益精血,配合艾叶温通经脉、芳香开窍,熏蒸此处,药力迅速吸收且直达肺腑,宣通肺气、护卫固表,达到气血通畅促邪外出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有研究表明,三味药材均有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且艾叶对人体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11~13]。“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临床上囟门给药治疗鼻塞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王敏华[14]、李志武[15]等临床医者均得出相似的结论。

综上所述,此外治法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便于操作、易于接受的优势,解决了患儿喂服药物困难、依从性差的问题,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本法仅对普通感冒有效,且适用人群为前囟未闭合患儿,临床应用限制较多,且样本量较小,对流行性感冒及前囟闭合儿童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鼻塞儿科小儿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小儿涵之三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小儿难养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鼻塞总在一侧早做检查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