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九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2-04-25 06:02陈定宇廖锦芳黄晓燕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肺气血气阻塞性

陈定宇,廖锦芳,黄晓燕

(1.福建省福州市第八医院,福建 福州 350013;2.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福建 福州 350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也是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1]。2018年王辰院士开展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调查显示:我国≥40岁的人群COPD患病率约为13.7 %[2]。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未来慢阻肺的患病率将持续上升,最新预测显示,随着吸烟率的升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至2060年因慢阻肺及其相关疾患造成死亡数超过540万人/年[3],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医疗负担。故针对稳定期COPD的主要治疗目标,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呼吸功能,防止急性加重,以提高生存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伏九贴敷疗法可减轻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4]。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伏九贴敷疗法对稳定期COPD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州市第八医院门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8岁~73岁,平均(61.1±7.6)岁。研究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4岁~78岁,平均(62.4±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5]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标准评定。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 %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且经X线影像等检查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阻肺诊断的患者;②参与伏九贴敷治疗;③年龄、性别不限;④自愿接受调查和随访;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哮喘、活动性肺结核、肺癌等其他肺部疾病者;②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③精神病患者;④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低流量吸氧及给予解痉平喘类药物:茶碱缓释片1 d 2次,每次0.1 g;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 d吸入1次);化痰类药物:氨溴索分散片每天3次,每次30 mg。

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伏九贴敷治疗。将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等药物按4∶4∶2∶2比例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膏状,制成药饼,置于纱布块上,选择定喘、肺俞、膏肓、膻中穴,在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进行贴敷治疗。夏季一伏至三伏期间每10 d进行1次,共贴3次;冬季一九到三九期间每9 d进行1次,共贴3次。每次贴敷时间为0.5 h~2 h。1 a为1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进行测定并比较,考察FEV1、FVC、FEV1/FVC。②用血气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并比较,包括SaO2、PaO2、PaCO2。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咳痰、喘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发病季节未出现急性加重;有效:咳痰、喘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发病季节仍会急性加重,但较以往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显效和有效均纳入总有效率计算范畴。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8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明显增加,且研究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

治疗后两组SaO2、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

4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COPD的发病率在我国日益升高[7]。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体力活动会逐渐减少[8],致残率和死亡率增加,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9~10]。因此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尤其是穴位贴敷疗法,在COPD的防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

肺为娇脏,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开窍于鼻,其华在肤,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皮毛,肺朝百脉,通调三焦水道。慢阻肺临床特点和病情演变过程,与中医肺胀、喘证高度相关。关于肺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肺胀者,虚满而喘咳”,其病变影响脾、肾,终至痰浊、血瘀、水饮病理因素相互影响,导致肺失宣降,发而为病。《诸病源候论》中也曾提及,肺脏胀满而导致气机不利,肺气宣降失职,肺气上逆而导致喘息。久病肺虚或外邪侵袭,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同时痰饮潴留、瘀血阻滞、水饮内停等因素影响,形成慢阻肺,最终可病及脾、肾、心等脏腑。慢阻肺早期病理性质常见于气虚、气阴两虚,随着病程进展,痰饮、瘀血、水饮等阴邪留滞,易损伤阳气,故后期慢性肺系疾患以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多见[13]。而伏九贴敷疗法是根据“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及“子午流注、适时开穴”治未病的中医理论,该疗法一般于夏季三伏、冬季三九集中贴敷。方中白芥子可入肺经,辛温祛痰,有明显的温肺解痉平喘作用;细辛有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温肺化饮的作用;生姜温肺止咳;延胡索通行血气,有利肺气;甘遂味苦性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宣通肺气。结合所选腧穴的特性(膻中为气会穴,可降气平喘;定喘有宣肺平喘的作用,可通宣理肺,止咳平喘;肺俞可宣通肺气,合用膏肓穴可培补肺气),使药物透皮而入,循经络达内脏,可温通经络,祛除肺中寒饮,解痉平喘,和气血,调阴阳,达到调整脏腑功能作用,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相比单纯口服中药具其特有的优势。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伏九贴敷疗法治疗慢阻肺,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减少慢阻肺患者气喘、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大收益。

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可早期发现慢阻肺的病理改变,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的指导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14]。肺功能受损可导致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及呼吸困难等,活动耐力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FEV1、FVC、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研究组FEV1、FVC、FEV1/FVC较对照组有进一步提高。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伏九贴敷疗法,对慢阻肺患者的肺通气换气功能有显著改善。

由于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会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导致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的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咳、痰、喘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15]。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SaO2、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指标有显著差异,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伏九贴敷疗法,对慢阻肺患者的血气指标有进一步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伏九贴敷疗法,可明显减少咳、痰、喘及呼吸困难的发生次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通气换气功能,改善血气指标,增加运动耐力,进一步提升整体疗效。

猜你喜欢
肺气血气阻塞性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人到中年补肺气
人到中年补肺气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