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胃肠负压引流治疗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022-04-25 06:02郑雪辉李明秀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灌肠肠梗阻负压

刘 艳,郑雪辉,李明秀,张 聪

(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

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及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引发肠梗阻。患者通常会腹部疼痛、恶心、排气不规律,若不能及时诊断,病情可快速发展,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情况下危及生命[1]。中药保留灌肠可提升其他药物疗效,同时还能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胃肠负压引流可将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吸出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少胃肠膨胀程度,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胃部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中药保留灌肠与胃肠负压引流的联合应用可更快地解除肠梗阻情况,避免疾病进展造成更大危害[2~3]。笔者于2017年7月~2020年7月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胃肠负压引流治疗肠梗阻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外科及肿瘤科收治的56例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20岁~74岁,平均(46.41±5.12)岁。研究组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21岁~75岁,平均(46.37±5.0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肠梗阻;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研究;②心肝肾功能不全;③临床资料丢失。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取胃肠负压引流,将胃管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连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在负压和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使胃内容物引出患者体外。在开展胃肠负压引流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将相关医学术语通俗化,提升患者认知水平,从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药保留灌肠:方剂应用大承气汤,以枳实、桃仁、赤芍、大黄、芒硝各10 g,川朴、炒莱菔子各15 g加减组方,用清水煎煮后取150 mL药剂,待温度适宜后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如下:取39 ℃~41 ℃药液,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 cm~40 cm,协助患者侧卧位,臀下垫胶单和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 cm左右,暴露肛门,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0 cm~15 cm。完毕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咐患者尽量保留药液1 h以上,臀部小枕可1 h以后再撤去。此外,两组均开展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表现出对患者的理解和尊重,以规范的言行及专业的操作赢得患者信任,提升患者依从性。向患者讲述部分治愈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②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这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还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保持病房采光良好,将温、湿度调控至适宜,配置保护隐私的窗帘或屏风。尽量排除病房周围噪声,让患者可更好的休息。依据患者要求增加病房温馨度,提升患者心理舒适感。③饮食护理。在肠梗阻未解除前,对患者进行禁食处理。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情绪状况,采用SAS、SDS评分反应护理前后患者的情绪变化,SAS:50分~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分~69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表示患者存在重度焦虑;SDS:53分~62分表示轻度抑郁;63分~72分表示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表示重度抑郁。②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分反应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从心理健康、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进行评价,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3.2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腹胀及腹痛完全消失,排气、排便恢复正常,腹部X线摄片显示气液平面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腹部X线摄片显示气液平面减少;无效:患者不适未改善,腹部X线摄片检查气液平面无减少。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例(%)

3.4.2 两组情绪状况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情绪状况比较分)

3.4.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4 典型病例

李×,男,48岁,体质虚弱,于2018年1月12日初诊。自述:存在腹胀、腹痛情况,停止排气时间超过3 d。查体:腹壁膨隆,存在明显压痛,腹部透视见多处气液平面。采用胃肠负压引流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1 h后患者腹部温热,腹痛加剧,在排出核桃状粪块后腹痛减轻。后再次进行灌肠,排出大量恶臭粪块。再次透视显示气液平面消失,患者恢复正常。

5 讨 论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以及肠癌的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导致肠管本身解剖及生理功能上的改变,还会引起全身性的生理紊乱,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4~6]。胃肠负压引流可避免胃肠压力进一步升高,从而抑制疾病进展。在中医理论中,肠梗阻属于“腹痛”“便秘”等范畴,临床通过调和胃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大承气汤中,大黄可泻热通便;芒硝有着软坚润燥的作用;川朴及枳实在行气散结的同时还能强化芒硝治疗作用,发挥荡涤积滞的效用;桃仁、赤芍有着活血化瘀的功效。利用上述药物组成的大承气汤进行保留灌肠,可有效消除胀气,促进肠胃蠕动。中药保留灌肠与胃肠负压引流的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胃肠压力,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解除肠梗阻情况。受病痛折磨,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会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各项医疗措施的实施进度也会受到影响[7]。为改善这一情况,在治疗期间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心理干预、环境护理及饮食干预等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8]。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胃肠负压引流治疗肠梗阻可取得良好效果。在赵玲茂研究中[9],对40例接受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后,护理组治愈率为90.00 %(18/20),高于参照组55.00 %(11/20)。提示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更强调患者的中心地位,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胃肠负压引流治疗的肠梗阻患者应用该护理模式可强化治疗效果。在不良情绪方面,本次研究中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期间开展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在李玉桃研究中[10],对54例接受中药保留灌肠的肠梗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12.24±3.42)分、(12.32±3.26)分,低于对照组(20.15±2.24)分、(20.24±2.15)分。提示综合护理有着全面、系统、科学等优点,其辅助临床治疗可强化疗效,在治疗期间也可考虑该护理模式的应用。生活质量方面,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胃肠负压引流治疗肠梗阻可取得理想效果,治疗期间辅以有效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灌肠肠梗阻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