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骨生岩韵八方来寻茶

2022-04-27 22:14郑王恺
茶道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坊七巷八方岩茶

郑王恺

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文化的見证者和担当者,人们徜徉于南后街,穿梭于坊巷,漫步于院落,从纵横的坊巷到深广的庭院,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行走之间,体会“中国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厚重。于坊巷间行走会发现,隐藏着不少清新淡雅的茶馆,而“八方寻茶”茶馆正是其中之一。

“八方寻茶”茶馆像一个逆世的隐者,藏在巷子深处,是喧闹繁华的景区中的一抹宁静。它坐落在雅道巷147号漫咖啡边上的一条小路上,对于想要品茗的雅士而言,这里是绝佳的去处。当你推开木门,进入茶馆,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口承载着院落记忆的古井,边上有一个碧波涟漪的鱼池、些许春意盎然的花卉,还有临水榭及藏书楼,楼下正中为厅,两侧为厢房,上为藏书楼,一眼万年,深深感受到什么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看见我们一行人的到来,“八方寻茶”的主理人茶蛉子谦和地领我们入座,并谈起了她与这座茶馆的故事。这里原来是由董道行、董执谊故居西北侧的后花厅,由茶蛉子重新修缮改成茶馆的。董道行,又名炳章,字琅山,号纫兰。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历任上杭及台湾淡水教谕。对台湾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董道行之子董执谊对文化颇有贡献,他将民间有出入的手抄本《闽都别记》重新整理出版。

茶蛉子告诉我们,她其实属于半道出家做茶,对于茶、对于这个茶馆都是“情不知所起”。从太爷爷那代起是武夷山做茶的,但是到了爷爷那代就断了,原本茶蛉子是从事其他行业,对于茶也不上心,直到2014年去一个茶客朋友家喝茶,有幸喝到一泡红印,喝完后感觉全身发汗,回来后她和朋友说我家乡的岩茶也能让你喝完全身发汗,朋友不相信有好的能让人发汗的岩茶。于是茶蛉子不服,回到武夷山找了很多岩茶和朋友品鉴,朋友告诉她:“如果你有一天真想做茶,就一定要做出让武夷岩茶真正打动人的口感来。”从此茶蛉子决心全力做茶,要让茶客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岩茶。

“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茶蛉子希望自己能坚持住对岩韵的初心,梦想能做出岩茶中的罗曼尼康帝,所以茶蛉子坚持做纯料,寻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出身高贵,以三坑两涧山脉展开的核心山场为主;第二、要有好的树龄;第三、要有好的茶园管理。在八方寻茶里,仿佛茶叶自己也是会说话。飘散在空气里的花香味老树味给人很干净的感觉,就像王维写的“空山新雨后”,大雨刚刚将森林洗净。

茶蛉子把创业融入了生活,想着如果在福州一个最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开茶馆,那就一定是三坊七巷了。第一次来到董道行故居的后花厅,茶蛉子就爱上了这里,“开门闹市,闭门深山”一切都那么契合茶蛉子的追求,于是像经营红酒庄园那样,“八方寻茶”茶馆开始了。下雨天来茶馆喝一泡老枞,看着花厅的雨景,让人不禁想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怎样一种禅意。晴天坐在临水榭三五人小聚,感受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在茶杯当中感应天地之中,那山那水向你走来,真切感受到卢全《七碗茶歌》那般“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干卷。”

猜你喜欢
三坊七巷八方岩茶
八方电气
武夷岩茶
八方风味,美酒润佳肴
从岩茶看客家茶文化
“天价岩茶”折射茶业乱象
千年瓷都: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小品种,不寂寞
古食疗八方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