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巧妙地渗透德育

2022-04-28 21:54刘俊鹏
成长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小学

刘俊鹏

摘 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行业进入了新一阶段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伴随着新教育理念的深入,要求教师应开展有效地教学活动,明确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当注意学生其他方面的提升,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层次,实现素质教育下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巧妙地渗透德育。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德育 问题 策略

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态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德育成为了小学阶段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终身教育的关键阶段,教师应竭尽全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国家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所面临的问题

1.1 教育环境较差

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生活的便捷性,另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危害。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提升,让互联网成为了施暴的有力武器。暴力信息和视频的传播,模糊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形成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稍有不适就会对同学拳脚相向,加上有些父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导致校园霸凌的事件屡屡发生。

1.2 教师对德育观念的认识有待提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德育本就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由于有些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不高,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很难把德育融合在教学目标中,管理班级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常以自身的主观意念来处理学生间的问题,导致矛盾不断加剧。以数学课程教学为例,有不少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传授书本上的逻辑知识,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中逻辑思维较强的复杂知识点,导致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渗透德育工作,进而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1.3 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为主,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无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培养学生的某一项知识技能时,片面认为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就可以解决,忽视其他学科和课程的辅助作用。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尤其是新一輪课程改革的不断渗透,使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有了较大的改变与优化。为更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开始不断转变。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仍把自身的思维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将课堂活动操控在自己手中,难以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切入点,以致于学生只能被动得接收数学基础知识和固定的解题思路,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和兴趣,“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效果,还制约了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整个课堂活动的内容缺乏实际生活的支撑,难以与现实生活相契合。

1.4 缺乏正确的德育渗透方式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使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一些教师缺乏正确的德育渗透认识,普遍认为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会耽误整体的教学进度,制约学生文化课程的正常学习,以致于对于相关德育工作的落实性较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基本不涉及德育方面的教育,侧重点主要在大篇幅的数学知识讲解,无法实现数学基础知识与德育教育的完美融合,这种分离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削弱了数学课堂知识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环境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

1.5 课外活动的延伸性较弱

由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比较浅薄,欠缺对于课外活动的延伸性,在教学活动中常出现教学模式布局多元化和教学内容单一化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学习的氛围比较乏味和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加上德育理念方面的认知偏差,整个教学活动过于注重学习效率,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对教学环节和实践应用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1.6 德育辅导制度与现实教学活动不符

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制定了先进的德育渗透机制,只不过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些德育辅导制度存在着与现实不符的情况。伴随着新课改小学数学课程管理、程序、内容方面的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全面的优化,然而多数学生仍存在不愿与教师沟通、厌学、逃学的问题,为了不被同学当做异类,采用比较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久而久之,整个学习处于一片混乱和杂乱无章的境地。

1.7 教学与德育的本末倒置

基于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有些教师认为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忽视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学与德育本末倒置的情况屡见不鲜,进而难以明确德育的目标定位和数学教学活动的地位。整个课堂内容教学活动不仅缺乏相关的素材,达不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丧失掉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还会影响学生数学思维框架的建立,弄巧成拙、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降低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作用,使原本的教学失去意义。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策略

2.1 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学校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和理解,把学生的德育作为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深入落实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小学数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积极寻找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以便在教学活动中完美融合德育知识。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数学中复杂的理论知识和重点,融会贯通至德育教育的开展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比如,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有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利用这些任务的真实事迹,开展相关的德育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2.2 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发挥榜样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最理想的方式是教师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在学校中的一言一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领者,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德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熏陶的过程,教师通过相关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身为一名教育的传承者,教师应该学高为师,以身作则,凭借自身的高尚品德和言行举止,认真开展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具备严谨的教学目标、认真的工作态度、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整齐的板书等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标准,从而陶冶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间的榜样作用,及时表扬和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

2.3 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数学课程是一门论证严密、逻辑性较强的科学性基础学科,数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复杂,要求学生具备清晰的计算方式,科学规范的分析以及逻辑缜密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注重引导学生找寻理论知识的逻辑规律,进一步分析和推理,保证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理可推,有章可循,让学生严谨地计算每一道题目,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力。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渗透相关的德育教学工作。比如,教师在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自行查询相关资料和案例,亲身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或者独立思考等途径,积极发表个人见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好处颇多,一方面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尊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4 优化教学活动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渗透德育,可以转变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采用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授课。比如,组织辩论赛。教师可以根据授课教材内容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辩论题材展开活动。首先,将辩论赛的选题和标准提前告知学生,以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其次,可采用分组合作或者自由组合的形式,组建不同的辩论小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教师可以提出“德育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没有意义”的辩题,让学生利用所查询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找出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科学合理地展开辩论。最后,教师需根据选题做出最后的总结,通过正反案例的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2.5 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需要,创设适合德育教學开展的教学环境。比如,在学习“平均数”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假设情境。如果学校组织了一场去看望孤寡老人的活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贫困老人购买生活用品,大约需要多少钱。按照班级内的学生实际数量,每个人至少需要捐赠多少钱。通过这种虚拟的假设情境,让学生在掌握平均数的理论概念时,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巧妙地延伸书本的理论知识,渗透相关的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利息”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进行分类,根据不同银行的利率情况,分析自己的压岁钱存在哪些银行更加划算,这种情况既能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自理能力。

2.6 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生活化教学模式饱受好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学习“比例尺”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地图上两市的距离进行测量,利用比例尺的理论知识,计算两市的真实距离。在课程结束之后,根据两市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实际的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比如,在讲解“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物体进行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总结物体的形象特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逻辑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互帮互助的好处。

2.7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课后习题开展德育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具备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的特点,不同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速度和程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帮助学生改变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有些学生在课后的做题过程中,一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开始上网查询,久而久之,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种情况会降低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自主地研究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安排课后习题任务时,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梳理题目的知识点,明确解题步骤,让学生边读题目边思考,引导学生自主锻炼解题能力,巧妙地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是现阶段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德育工作的开展存在着诸多阻碍。如今,在新课程改革观念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优化创新教学方式,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清晰认识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坚持“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核心,不仅重视口头上的教育,更要做到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玉龙.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263-265.

[2] 张守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57.

[3] 杜佳敏,张清海.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的探究[J].才智,2020(20):152-153.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德育小学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