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机下《社会医学》线上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2022-04-29 15:47刘燕群
学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医学疫情防控线上教学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地方性大学开设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医学》线上教学进行了探索,充分顺应基于社会主义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新形势,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跟上发展的步伐。这也启发高校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的培养人才的新思想新模式。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更好地将社会医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推动全民健康的伟大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疫情防控;思政教育;社会医学;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5-001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5.004

青年学生一般对外界变化比较关注,思维也相对活跃,把握和时事相关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热点问题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也是课程思政的有益推手。在社会医学线上教学时适当引导和结合,将社会医学的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教育,能正确面对现实社会,贯彻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国家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一向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便保证思政教育的实施,且要求高校必须安排与思想政治有关的课程,借助上课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讲授,有利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3]。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目前全球防疫形势下,对我国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觉悟要求更高,格局要求更大。

二、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医学》线上教学开展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社会医学是一门即研究医学的学科,也研究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它涉及的范围较多,不仅需要具备医学知识,还要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所以,最初在中国的医学院校中,社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之一开设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意识到社会医学的重要性,后来逐步发展为所有医学院校的公共选修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服务。本课程在我们学校是跨学院选修课。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基本宅在家,又没有社会医学教材,要全部在线上完成这门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一些社会医学的社会实践不能很好地开展。特别是目前新冠防疫阶段,国家提出的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思想不能深刻领悟,当然对影响人群健康的一些因素也不能正确全面分析,学生社会医学实践和理论知识没有统一起来,不能全面综合地认识医学问题,更难提出如何解决医疗卫生问题了[4]。

从20世纪以来,医学模式的主打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不仅关心疾病,而且关心病人,在医学教育中,要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高等医学院校不再是单纯的医学教育,而是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要求的全方位人才。

当前我国社会医学是各医学院校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医学观。我们学校开设这门课程,2013年以前只是作为医学院的学生选修课程,后来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把社会医学作为全校学生都可选修的课程。这就对原来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学对象改变了,教学方法和理念也要随着改变,才能缩小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学习的差距,做好医学传播的引路人。

现代社会,人们都意识到不仅要长寿,而且要健康地生活。这对社会医学的教学提出改革的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把社会医学的大卫生大医学观理念树立起来,培养青年学生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看待和应对当前人们关心的健康问题。人人享有健康,人人关心健康,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达到医学的真正目标。社会医学这门课程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5],完成高等学校的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真正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民的希望。

十九大进一步确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因此,有必要探索疫情防控期间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医学》线上教学。从社会医学的观点来看,这次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突发疫情,青年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家国情怀、爱国热情,学习用社会医学的理念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牢固树立社会医学的整合观,大卫生观,全方位多角度认识当前疫情,认识到中国强大的力量,健康中国人人有责,从而培养有担当有理想的社会主义的高素质的接班人。

三、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医学》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機融合

(一)在教学中融入辩证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范围很广。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基本要素是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用唯物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帮助我们正确看待世界,是我们认识自然的行动指南[6]。如在《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章节,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能正确分析社会因素或经济因素对健康之间互相有影响,是双向关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提出重大挑战,也对我国经济有很大的影响。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良好的经济环境,不再只要求解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还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了,自然有力量去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之,经济与健康双向作用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学生能正确理解为什么当前国家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让学生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认知和把握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二)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新工作方式是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所以,我们要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融入。保证政治思想工作能够与时俱进,也是我党思想工作的人性化和社会化进步,打造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这一章节,帮助大学生们进行正确对待,结合当前防疫形势,树立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不信谣,不恐慌。把“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渗透到教育工作中,为青年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良好气氛,使他们有意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能正确地对待事物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他们的认知功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阳光向上的优秀品质。

2.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疾病的三级预防思想是预防医学的中心思想,也是社会医学的主要内容。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引入我国古代预防医学思想。扁鹊提出的“良医治未病”的思想,和《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一个道理。这些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是一致的。说古道今的理论疏导,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融入国家意识、爱国情怀。如在《卫生保健制度》这一章节,就把这一内容融入,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针对这次疫情,国家医疗保障局和财政部在2020年1月22日就聯合发文,要求“两个确保”: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当前我国全民医保的正确实施,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吃了一个定心丸,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到《弱势人群的卫生服务》这一章节,关注人口老龄化。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情况下,日前部分地区养老机构却相继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引起社会高度关注[7]。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让群众“老有所依”,更让“老有所医”。2020年疫情重灾区的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老年人口基数大,我们把“武汉市医养结合调查”作为本学期重点实践项目。也就是项目式教学,运用所学的社会医学的知识,单独或者以自由组合小组的形式,亲自设计调查问卷,利用网络,发放及回收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来分析并撰写论文。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关心国家大事,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与当前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

社会热点相当于一个现实的教材,让学生可以在线上学习中认识社会、关心社会。这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是十分有帮助的。新冠肺炎疫情警示我们要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当前,医改是全世界范围的一个困难问题。我国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人口老龄化进度加深,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加大卫生资金的常态化投入,确保经济快速运转。所以在学习《卫生服务研究》这一章节时,进一步深化医改,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就主要是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四)《社会医学》教学与培养民族自信心相结合

当今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特别这次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同心,共同作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座孤岛,都是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在学习《健康管理与治理》这一章节,健康管理,面对同样的疫情,中国是积极应对,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和治理模式,真正做到社会医学提倡的全球管理。这次新冠在全球流行的教训及中国有效防治的全社会行动,就是社会医学的大卫生观的最好注释。当今世界各国共同抗疫,提倡人类命运共体融入社会医学的健康管理教学中意义更加重大。不仅能增强团结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而且能培养民族自信心。

四、学好社会医学,助力中国全民健康

在新冠疫情泛滥全球的关键时刻,高校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科研,也要做好疫情防控,打好防疫战。高校师生更要相信党,相信人民,坚定信念,保家卫国[8]。要不断强化师生的学习,与时俱进,更应注意年青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注青年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和优良品质的精准个体培养。促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伟大的人民。所以,我们要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充分发挥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真正作用。

社会医学的研究核心是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与现在大力提倡“健康中国”的理念很符合。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医学》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激发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的信息综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课程育人。培养中国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有理想,有担当,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努力的信心与行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的别样风采。

社会医学这门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我们会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对我国教育的重要指示,发挥课程思政的真正作用,达到培养新时代新人才的特色目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符合实际来操作。众所周知,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医学类专业课程,也是属于文史类或哲学类课程,或也可属于经管类法学类课程,所以有它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何从它的医学性、社会实践性、革命性及人文法兼备等方面挖掘教学,打造一门特色鲜明的思政课,值得好好探索与研究。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意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要推进社会医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因素,育人先育己,自己思想觉悟提高了,再有能力教育别人,辅导别人,率先示范,实操性才强。例如鼓励专业教师外出培训相关的课程,或者请有相关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教学,作经验交流或典型现场示范,或者支持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与专业课程的教师互相探讨,深入融合。我们要养成全面广泛能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意识到人才是关键,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努尔古丽·穆斯林.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07.

[2] 张慧杰.“课程思政”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J].文教资料,2019(22):227.

[3] 刘佳.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0):151.

[4] 刘燕群.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6(12):9.

[5] 刘燕群.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6(22): 3543.

[6] 姜爽,李璐,王星云,等.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1):43.

[7] 杨一帆.大疫之后的养老服务业需要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策略[J].新华月报,2020(7):48.

[8] 王茜,王健,张悦.学好社会医学助力健康中国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8(12):1.

作者简介:刘燕群(1968.10— ),女,汉族,湖南人,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汉大学2020年10月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猜你喜欢
社会医学疫情防控线上教学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缅怀我国著名社会医学家
——梁浩材教授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的比较分析
少数民族地方医学院校加强社会医学教学必要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