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2022-04-29 22:05吕琳
客联 2022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吕琳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根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重视和研究,不仅可以让国人汲取到源源不断的精神源力,同时也能为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找到新思想和新路径。文章基于此展开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切入点,先简单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产生,而后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在思想和实践中的体现,最后笔者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价值的体现进行思考,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现代价值的体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价值体现

中国文化历经千年,本身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延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理念等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一部分人逐渐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精神内涵和独特魅力,因此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势在必行。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工作进入深水区,人们对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视程度更是逐渐提升,期待在未来各项建设活动开展时,可以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如何才能在工作实践中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协同呢?各层级工作人员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深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逐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协同。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产生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进行积累和沉淀,进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对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言,其本身与区域地理环境、民俗、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理念等是不能分割的,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产生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和表达。具体分析,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贯穿中国的历史。大体而言,中国的农业文明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游牧文明,游牧民族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过着逐草而居的生活,始终跟着季节的干湿变化在迁移,其本身对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依赖性,所以在游牧文明的发展中,他们的精神思想中含有对自然浓浓的崇拜之情。如蒙古族,其本身除了对大自然有着较为强烈的依赖和崇拜之情之外,也会将对大自然的依赖和崇拜之情具象化,直接显示在不同的生物上,从而对这些生物进行保护和模仿。第二类是灌溉农业文明,除了传统的五谷种植之外,也包含以林业为生的其他行业。相较于游牧文明而言,灌溉文明本身对自然的观察要更为科学、系统、精细和复杂,他们不仅将种植活动与天气、气象等进行了关联,还将种植活动与地形、地貌等多种不同的环境要素进行了关联,进而逐渐衍生出天文、历法、气候、水文等多种不同的学科内容,此时人们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依赖自然、顺应自然,而是利用自然。综上所述,无论是游牧文明还是灌溉农业文明,其本身都需要人们对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和思考,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便会产生,而后再经过无数代人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从而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更加地科学、系统,也正因如此,德国社会哲学家赫尔曼·凯泽林才会发出:“在对于自然的控制方面,我们欧洲人远远跑在中国人的前头,但是作为自然的意识的一部分的生命却迄今在中国找到了最高的表现。”的感叹。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早已经渗透进中国人的思想,让它体现在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当我们在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时,可以尝试从思想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我们既能够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理论基础,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认同感,进而真正有效地提升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工作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在思想上的体现

1.以善待自然为基础,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重要思想观念。《易·序卦》对此的表述是“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较为直观的阐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后在中国儒家的思想中,其将“仁”作为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要求人在行事作为上,不仅要对人“仁”,还要对自然“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要做到热爱、尊重和顺应自然。如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梁惠王因“民不加多”等问题询问孟子,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不仅承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告诫世人在与自然进行相处时,不可过多的消耗自然。另外,在儒家的思想中“天人合一”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儒家在追求朴素哲学时,要求“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以善待自然为基础,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

2.以取物顺时为核心,追求仁民爱物的生态观念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大都停留在人类的索取上,只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与自然之间的索取关系逐渐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却并不是索取位置的调换,而是人们将温和的索取关系转变成为了更加直观、残暴的索取关系,从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伤害,所谓的酸雨、雾霾、土地荒漠化等无疑是自然给人類的最直观的警告。中国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未单纯地从“索取”的角度思考,而是以一种更加长久、稳定的观念为基础,逐渐搭建出更具生态智慧的索取关系。如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中国古人并不是要求人类不要向自然一味的进行索取,而是要求人们在索取时,应当做到顺时、有度,这样自然才能养人,人也从能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国古人尝试将人的行为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结合,“二十四节气”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古人借助太阳的运行规律和“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等反应出来的微妙特征,掌握自然发展的规律,从而引导人们更好地运用自然来生存、发展和养生。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以取物顺时为核心,追求仁民爱物的生态观念。

3.以尊重生命为原则,追求保护环境的生态精神

人是什么?自然又是什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什么?这些问题并不是近年来的热点,而是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求长久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我国古人在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以人文情怀为基础,尝试从更高的维度去解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答类似于人是什么、自然又是什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淮南子·精神训》提出:“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六合所包,阴阳所啕,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也。”其认为,天所涵盖的、地所承载的,凡是在六合之内,阴阳所吐纳的、雨露所滋润的以及道德所扶持的,所有的生物都能够像同一个父母所生的一样相处,而后才能达到和谐的程度,从而将人文情怀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让人们能够更为正确的看待自然、看待生命。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如佛教所言“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就是要求人们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平常心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索取,不需过度索取,也不需要暴力索取,尊重每一种生命,真正实现和谐相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一种以尊重生命为原则、追求保护环境的生态精神。

4.以道法自然为导向,追求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

道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要求人们将天道与人道进行结合,用更加朴素的辩证法思维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让人类的行为规则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则相契合,从而使得天、地、人、万物等之间的和谐共处。庄子主张“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劝说人类不要随意地打破自然界的运行规则,这样才能做到不伤害自然、也不会伤害自己。反观现实,无论是楼兰的消失,还是玛雅文化的灭亡,其本身都存在有违自然运行规律的行为,所以,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也是一种以道法自然为导向,追求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在实践上的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在生产活动中的体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古国,生态智慧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体现无疑是最多,也是最为明显的内容。以“二十四节气”为例,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其最早出现在上古时期,人们根据气候变化的明显程度,将节气分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四个最基本的节气。但随着人们对气候观察和研究的加深,人们对节气的划分逐渐精细,直至三百年前,人们以“定气法”为依据,结合太阳运转的周期,将一年内的节气,按照时令、气候、物候等的一般变化规律,并将之与农耕的规律进行结合,从而产生了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它将一年的时间划分为24等分,并用特定的节气名进行命名,用以指导农耕活动。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谷雨”等。虽然“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指导农耕活动,但在后期的发展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二十四节气虽然以指导农耕为基础,但其作用和价值却不仅停留在农耕活动。除此之外,《天工开物》作为明代的一部著作,其中涉及到了农业、手工业、机械、砖瓦、陶瓷等多个不同方向的内容,其中在农业、纺织等方面,作者不仅从技术上对相关的生产活动进行了指导,也适当的渗透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我国的不同行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在建筑活动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在建筑中的体现是尤为直观和精彩的。如苏州的园林,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设时,从“咫尺之内造乾坤”入手,适当地融入了美学、地理、人文、生态等多种不同的学科知识,让苏州园林除了可以体现“一角便是一景”的特点之外”,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精髓。时至今日,在苏州水文、防灾以及城市环境净化等工作中,苏州园林依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另外,都江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態智慧实践的具体体现。作为一项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做到了截流建坝的基本要求,切断了上游和下游的生态循环,还在其独特的“无坝引水”的设计下,保证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出了中国古人“因时制宜,乘势利导”的设计理念和“顺应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在建筑活动中的体现,“风水学”是不可忽视的内容,除去“风水学”中封建、迷信的部分,风水学本身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风水学所涉及的内容来看,风水学中包含哲学、美学、心理学、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而让风水学可以被运用在建筑、勘测、规划、设计、营造等多种不同的领域中。从风水学发展的根本来观看,所谓的风水学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综合运用。

3.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在法度建设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不仅被运用在生产活动和建筑活动中,在中国的司法建设中亦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如在周朝,人们设立“山虞”之职,要求其掌管与山林相关的一些政令,与之相似的,还有“林衡、柞氏”等。而秦汉时期,虞衡变成了“少府”,但其仍旧是以山林川泽的管理为主,下设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而在法度的建设上,我国古人更是对生态建设尤为重视。如在西周的《伐崇令》中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而在秦代时,更是颁布了专门的法律《田律》,而在西汉之后,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规定越发的具体和明确。如清代湖北麻城《鲍氏宗谱》规定:“庙前后各有禁限,盗砍树木者,杖二百。”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相较于一味的索取,人们更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从多个不同的方向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部分前人也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做出了实践成果,可以给后人以启发和指导。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进行研究和分析便有了较高的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可以给人们在思想和价值观念上进行指导,让人们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现代价值的体现路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持续进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进入了新的深水区,人们不仅期待可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需要以“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为基础,更为有效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进行研究和实践,从而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全面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和意义。

五、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一种独特且先进的思想理念,对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为了能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各层级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生态”、“环保”、“绿色”以及“可持续”等概念的意义,全面提升各项发展工作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舒心心.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3):29-33.

[2]张庆国. 浅析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J]. 艺术科技,2019,32(2):295.

[3]王佥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蕴含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43(3):8-13.

[4]王艺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6):7-15.

[5]陈俊秀.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生态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41(6):54-58.

猜你喜欢
价值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音乐表演艺术在舞台实践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体现研究
意见领袖在微营销中的价值体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