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人民服务》透析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

2022-05-01 17:46慕振东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张思德传播

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在“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从提出到写入党章再到成为全党普遍遵循的历史演进中,毛泽东于1944年在追悼张思德时的演讲《为人民服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人民情怀的文献以鲜明的宗旨和典型的具象,坚持自身建设和形象维护相统一,个体形象与整体形象相一致,宣传鼓动与学习组织相呼应,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相结合,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凝聚力、号召力、引领力和影响力,不仅对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对新时代做好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政党形象;传播;张思德

基金项目: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唯物史观讲授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19GJJB026)。

作者简介:慕振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总编室编辑,博士(北京100053)。

中图分类号:D2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4-0001-05

中国共产党刚刚走过一百年峥嵘岁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样子”问题是关涉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设与传播的重大时代课题。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样子”。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并将其作为党的宗旨。党的七大将这个宗旨写入党章,十一大党章将其修正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后一直延续至今。在“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从提出到写入党章再到成为全党遵循的过程中,有一篇文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1944年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时发表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它通过“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张思德,“对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意义,阐述至详”[1],以其鲜明的宗旨和典型的“样子”,为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典型榜样和生动形象,深刻影响了广大党员群众,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将《为人民服务》演讲稿与新闻稿结合起来,通过文献产生的舆情背景、深刻根源及对张思德形象的呈现和传播进行探讨,可以厘清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与传播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一、政党形象:从构建到传播

随着社会日趋多元和传播技术迅猛发展,政党形象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它是人们了解、评判和认同一个政党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政党的政治生命力。习近平深刻指出,“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2]。这表明,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对增强民众对政党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目前,政党形象作为一个范畴尚未确立,对其定义、内涵、构建路径等都缺乏学理性的探索。学术界对政党形象界定有两种基本倾向:一是侧重主体的外在呈现,比如有些学者强调,“党的形象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外在的、整体的表现”[3]146;二是侧重受众对主体的认识、感知和评价,比如有些学者强调,“党的形象是党员和人民群众以及国外公众对党本身、党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4]。

政党形象是一个关系范畴,主体和受众两个维度都不能忽视。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不仅要加强政党自身的建设,也要推进政党形象的传播与维护,如何描述、如何传播、如何宣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受众越关注,政党形象的传播越显得重要。在大数据时代,社会生活、媒体格局、受众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党形象贵在自身建设,重在传播维护。如果没有一个系统有效的传播体系,就会被各式杂乱的信息乃至歪曲错误的信息所覆盖,从而阻碍良好政党形象的树立。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对党的形象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新闻宣传本质上体现了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能影响和左右广大受众对我们党的形象的认知和判断。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最经典的形象。在这一经典形象的确立过程中,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追悼战士张思德的会议上发表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极为重要。1944年9月21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以《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亲致哀悼“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是死有重于泰山”》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目前看到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根据该新闻稿整理而成的。因此,这篇新闻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元典新闻作品,其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习近平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5]。《为人民服务》的新闻稿及演讲稿,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具有示范意义和标杆作用,而其中有许多隐藏的信息值得深入挖掘、认真总结、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为人民服务》:从新闻到文献

《为人民服务》作为文献文本,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演讲稿,一部分是新闻稿。两个部分展现了不同维度:前者作为新闻事实,凸显的是思想价值维度;后者是基于演讲等新闻事实而产生的新闻行为,凸显的是新闻传播维度。过去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演讲稿上,甚至将其等同于《为人民服务》文本全部,将《为人民服务》局限于一篇极为重要的演讲,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一系列新闻传播行为,由此遮蔽了这一文献的重要实践意义和作用。对新闻稿的关注,意味着《为人民服务》新闻传播维度的回归,以及在政党形象塑造方面作用的展开。

(一)《为人民服务》的成文历程:演讲与新闻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烧炭时不幸牺牲殉职。时任警卫团团长兼政委吴烈将情况报告毛泽东后,毛泽东说:“要开一个追悼大会,到时我也参加。”[6]三日后,在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毛泽东作了“历时一时半之久的讲话”[1]。追悼会一结束,李克农立刻安排整理讲话,并刊发于中央警备团的团报《战卫报》上。1944年9月21日,经毛泽东认可,《解放日报》以通讯稿的形式刊发。目前《战卫报》版《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仍未可知,于是,《解放日报》版被视为《為人民服务》的原版和母本。稿件发表后被国内外的报纸相继转载。

1951年在修编《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觉得标题《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不能直达文意,不能突出讲话精髓,就划掉了原来的标题,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作为题目。通过规范化、艺术化处理,新增文章的标题、发表时间、题解、注释等,校对相关人物及数字,并利用语言技巧进一步增强语义表达效果,篇幅也由新闻稿中的710字变为770字(包含标点符号),这篇文献最终收录在了195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东选集》(第三卷)中。

《毛泽东选集》出版后,广大干部群众把《为人民服务》(1944年)与《纪念白求恩》(1939年)、《愚公移山》(1945年)合称为“老三篇”。1966年3月,人民出版社把《为人民服务》等三篇文章合起来出版单行本。这个版本大受欢迎,被各地大量印刷。196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把“老三篇”作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必修课》。党内外、军内外乃至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老三篇”的新热潮。这个颇有创意的概括,是受众对政党形象的积极反馈、参与和塑造。

(二)《为人民服务》的产生背景:舆情与形象

《为人民服务》如今已成为耳熟能详的经典文献,其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透过新闻传播视角,这个背景便凸显出来。首先,从主题来看,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事情经常发生,张思德并不是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也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事迹,毛泽东参会演讲乃至新闻报道的新奇性和重要性何在。其次,从结构来看,演讲稿三个部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搞好团结之间联系并不紧密,三个片段要突出表达的是什么。

根据新闻稿记述,毛泽东的讲话“历时一时半之久”,不该只有几百个字,应该是谈到了很多内容。而新闻稿作为时政报道,无疑反映了当时的客观现实,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当时的舆情。其直接原因与当时延安和各根据地正在进行的大生产运动及“精兵简政”有关。1940年前后,由于日军疯狂的“扫荡”“清乡”运动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生活空前艰难。缺衣少食的生存窘况让不少人缺乏斗志、思想迷茫,再加上个别干部工作方法过于粗暴引发群众不满情绪,军民团结和干群和谐受损。新闻稿开篇即描述张思德“今年才三十岁,但为党为人民已经战斗了十二年,走过雪山草地,受过长期艰苦的锻炼,也曾光荣地负过伤”,这样“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却不幸“在安塞石峡谷烧炭遇险殒命”。有人因此质疑大生产运动及“精兵简政”的必要性,认为历经长征洗礼的张思德,因为“精兵简政”被从班长降为普通士兵、因为从事大生产运动而挖窑烧炭死得太不值了。

这一紧迫的舆情把“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这个团体”有什么宗旨、是什么样子的政党形象问题凸显出来了。毛泽东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7]138。对张思德因烧炭挖窑死得不值的质疑,根源是对共产党及其所领导武装力量宗旨的含混。张思德乃至广大共产党员及战士的形象能否树立起来?毛泽东认为有必要进行澄清。

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特别提出“表现工农兵群众”的问题。他说:“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8]856-857无疑,在对张思德的表现中,毛泽东做了亲身示范。表现共产党的战士,难道必须是衣冠楚楚、文质彬彬、战功赫赫的儒将风范,才能立得住吗?不,毛泽东回顾张思德的经历,介绍他工作中团结同志、热爱人民、服从组织、乐于奉献的点点滴滴,把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诠释得生动而深刻。张思德的生平事迹连同毛泽东的演讲一同刊发传播,回应了舆情质疑,阐明了共产党的宗旨立场,特别是通过刻画张思德这一“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榜样典范,扭转了从“太不值了”到“比泰山还重”的认知偏差,树立起“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这个团体”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生动鲜明、易于传播的形象。

三、《为人民服务》在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

大众化的表达方式是一个政党展示自身形象的有效手段。在《为人民服务》中,“毫无现在某些报道里的文字游戏和华丽辞藻,没有套话和空话,均很实在地叙述事实和观点”[9]。通过大众化的叙事表达和平民化的模范塑造,党员的身份标识、政党的良好形象得以充分展现,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勤务员”形象。

(一)自身建设和形象维护相统一,提升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凝聚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整风运动等开创了用整风方式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范例,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人格力量。《为人民服务》并未列入整风文献,但作为整风运动重大成果的“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作风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都有鲜明体现。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对自己形象定位已经非常清晰、准确。张思德团结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不搞“团团伙伙”、宗派主义;热爱人民,密切联系群众;乐于奉献,任劳任怨,等等,这些是当时整风运动的要求,也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我修养的体现。因此张思德的榜样形象不容模糊。

《为人民服务》深刻回答了张思德作为“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8]1004中的一员,如何对待劳动、对待工作,乃至如何对待生命的问题。历经长征洗礼的张思德,在延安实行“精兵简政”时,从班长被降为普通士兵,是值得的,因为“精兵简政”“对人民有好处”[8]1004;他从事大生产运动、挖窑烧炭,这“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所以他的死,比泰山还重”[1]。毛泽东不只点明了张思德工作和生命的价值,更校正了一些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宗旨信念的偏差,点明了每一位党员干部对待工作和生命应有的态度。

(二)个体形象与整体形象相一致,提升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号召力

整体形象,不是个体形象的简单集合,特别是对于政党,其形象的塑造不只是宗旨、理念、作风的外化,还必须有行動、事业、成就等执政实绩作为依托。没有个体形象,整体形象就不能生动亲切,难以发挥其感召力号召力;没有整体形象,个体形象像是个案、孤例,也没有传播力影响力,甚至树立不起来。党员干部作为政党使命的执行者、具体任务的承担者,展现机会多,影响范围广,具有现实性和典型性。党员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工同酬,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这些事实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并不断地见诸报端,人民群众可以从中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1]。中国共产党的整体形象便通过大众传媒、群众大会和人际传播等渠道向外界传播开来。

《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及新闻,起因是对张思德同志的纪念和缅怀。但其经久不衰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展现了党员个体形象,也展现了党员整体形象。以《为人民服务》为代表的“老三篇”的传播学经典意义,就在于通过树立一个个榜样,刻画出先进党员的具象和群像。《为人民服务》是站在整体形象的高度展现了个体,通过展现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现了二者的统一。这一点,在新闻稿中得到了更直白的展现,由此更凸显了张思德同志的典型代表意义,及其与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之间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三)宣传鼓动与学习组织相呼应,提升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引领力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0]287对于宣传来说更是如此,“宣传上的正确策略并不在于经常从对手那里把个别人物和一批批成员争取过来,而在于影响还没有卷入运动的广大群众”[11]51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需要不断扩大阶级基础、群众队伍、主体力量。我们党非常重视运用组织传播的形式,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参与。通过宣介传播先进典型,引导人们学习、看齐、争先,从而完成特定任务与工作,这在中国共产党内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乃至一种制度。

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的会上提出,“今后我们团体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伙夫是战士,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而且“要成为一个制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逝者,慎终追远,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别是考虑到当时边区干部、战士、群众的文化程度,追悼会这种传统仪式,无疑更接地气、更具象化,更有宣传动员的作用。对于还没有读报读书习惯的边区战士和群众来说,这种大范围的口头传播不仅比较及时、可靠,并且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追悼会,是逝者的“在场”,尤其是逝者精神的“在场”,既是一种群体的组织和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和传承。新闻稿提到,毛泽东讲话完毕,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备团同志致辞并“代表警备团全体战士宣誓,要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榜样,继承他的遗志更加努力地干下去”。人们“用这样的方法,寄托他们的哀悼,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四)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相结合,提升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影响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孤立、诋毁造成的新闻封锁和“舆论困境”,强化新华社等对外宣传工作,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借助外国媒体和记者主动与外界联系,实现了“延安故事”的广泛传播,向全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展示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形象。当时成立了由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央宣传委员会,在统一管理中央宣传部、《解放日报》、新华社等的同时,还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机关报《新华日报》。《新华日报》实际上成为陪都文化界的“舆论领袖”。而借助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等一批外国记者不带意识形态偏见的报道,中国共产党党员形象得以展现,让世界看到“红色中国”。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就始于斯诺的《西行漫记》,并因此调整了对华政策:由“扶蒋”改为“扶蒋联共”[12]。《为人民服务》新闻稿在《解放日报》发表后,由新华社转发到各根据地报纸相继转载。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让《新华日报》转载,还让通过外国记者转至国际刊物,《为人民服务》新闻稿开始向全世界传播。《为人民服务》树立张思德这一政治行为模范,以价值引领、情感沟通和形象塑造等方式,向政党成员发出行动指令,也强化了对党的形象的客观塑造。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仍是风华正茂。认真研究和解决党的“样子”“形象”问题,对于进一步树立和保持党的良好形象、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具有现实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深深扎根于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政党。这种联系是现实地、日常地、全方位地通过具体党员的言行和形象发生作用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个充满故事素材的“富矿”,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黄旭华……一个个前仆后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物,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典型。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形象设计、形象建设、形象传播,使党的本质通过党的形象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并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善;必须充分重视和运用好党建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外事工作、外宣工作等,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塑造和传播党的形象,避免消极形象产生及蔓延,防止真实形象被抹黑扭曲,不断提高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亲致哀悼“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是死有重于泰山”[N].解放日报,1944-09-21(1).

[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N].人民日报,2014-10-09(2).

[3]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4]管文虎,邓淑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塑造新世纪党的良好形象[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

[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6]吴烈,孙国.《为人民服务》诞生前后[N].解放军报,2012-01-09(6).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陈力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成文与《解放日报》的新闻[J].新闻与写作,2021(7).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敖带芽.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涤荡污名化[N].学习时报,2020-05-15(5).

责任编辑:钟雪

猜你喜欢
为人民服务张思德传播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张思德尝毒草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新时期“中国梦”视域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考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不忘初心”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