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轨迹护理对COPD患者的影响

2022-05-05 11:34司文艳
哈尔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慢性病弹性轨迹

司文艳

(河南省许昌医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临床特征为气流阻塞,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等特点,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等,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影响[1]。目前,药物为临床治疗COPD的主要手段,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且COPD需长期服用药物治疗,但由于大部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心理弹性较差,易影响服药依从性,进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2]。因此,在治疗期间需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弹性,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慢性病轨迹护理已成为临床干预慢性疾病患者的首选护理方式,且在多种疾病中已取得较好的临床干预效果[3]。但鲜有其干预COPD患者中临床效果的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对慢性病轨迹护理干预COPD患者对自我管理能力与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8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慢性病轨迹护理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女性21例,男性17例;年龄42~73岁,平均(55.48±3.74)岁;患病时长2~7年,平均(4.68±1.12)年。观察组女性22例,男性20例;年龄42~74岁,平均(55.19±3.52)岁;患病时长2~7年,平均(4.72±1.0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有可对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诊断标准[4];②经痰培养与胸部CT检查确诊;③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过敏体质;③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

1.3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入院后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合理安排病房,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同时口头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给予生活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慢性病轨迹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在诊断阶段:向患者发放病疾健康知识宣传册,就COPD相关行为与日常生活习惯进行干预,一对一为患者讲解疾病诊断方法、疾病预后情况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加重病情,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正确引导患者将内心不良情绪宣泄出来;②在治疗阶段:a:疾病相关行为:一一向患者介绍每种药物的作用及用法用量,说明服用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禁止自主改变用药时间与用药剂量,或停用药物,强调遵医嘱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以提高服药依从性;强化并发症预防,定时为其进行排痰,防止分泌物长时间停留在呼吸道内加重感染,必要时实施氧疗,以维持呼吸通畅,预防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b:自我概念行为:由于COPD病程较长,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加心理压力,故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引导患者将疾病带入生活中,主动适应疾病,重新树立自我概念,同时向介绍患者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C:日常生活行为:依据患者饮食喜好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方案内容以清淡饮食为主,并注意补充维生素,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打太极、慢跑、散步等,同时指导患者锻炼呼吸肌;告知患者尽量减少出入人流量密集的场所,必要时需佩戴防护口罩;③在疾病稳定期阶段:围绕疾病相关行为再次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定期复诊、生活指导。

1.4 评价指标:①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分别采用本院自制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ronbach’sα系数是0.85,重测效度是0.88)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合理用药、日常生活、自我效能、症状管理4个方面,每个方面评分0~3分,共12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好;②心理弹性水平: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5]进行评估,包括25个条目,可分为坚韧、乐观、自强3个维度,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心理弹性水平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和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管理能力: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1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s)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观察组(n=42)7.26±1.84 11.69±0.36 15.313 <0.001对照组(n=38)7.34±1.11 9.35±1.12 7.752 <0.001 t值 0.232 12.533 - -P值 0.817 <0.001 - -

2.2 心理弹性水平: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1个月后心理弹性水平评分较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弹性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心理弹性水平对比(±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观察组(n=42)61.23±2.36 93.36±3.02 54.328 <0.001对照组(n=38)61.06±2.74 89.16±2.81 45.254 <0.001 t值 0.298 6.420 - -P值 0.766 <0.001 - -

3 讨论

COPD病理特征为不可逆性气流受阻,损伤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引起一系列呼吸系统症状,吸烟、感染、环境污染等均未诱发该疾病的危险因素,已成为我国慢性疾病病死的重要因素[6]。临床在治疗该疾病期间多需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以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疾病预后情况。常规护理模式在以往临床干预COPD患者中较为常用,但其护理方法仅能满足基本需求,未根据病情制定具体护理方案,导致干预效果欠佳。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病轨迹护理在1991年首次提出,该护理模式认为护理需要根据疾病变化轨迹而改变,其主要目的在于辅助临床缓解疾病症状、预防并发症、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主要包括疾病相关行为、自我概念行为、日常生活行为3个方面[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1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心理弹性水平评分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表明慢性病轨迹护理干预COPD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理弹性。分析其原因在于,本研究将COPD分为诊断、治疗、疾病稳定期3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在诊断阶段,主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疾病认知度,进而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同时适当缓解心理压力[8]。在治疗阶段分别进行3个维度干预,疾病相关行为中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与预防并发症为主,有助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概念行为中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为主,主要目的为缓解心理压力,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日常生活行为中以改善患者生活习惯为主,如饮食、运动等,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9-10]。在疾病稳定期指导患者定期复诊,并给予生活指导,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疾病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慢性病轨迹护理应用于COPD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还可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慢性病弹性轨迹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轨迹
轨迹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